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蘇貞昌「新內閣」充斥老面孔 台媒嘲諷:敗選者聯盟

蘇貞昌「新內閣」充斥老面孔 台媒嘲諷:敗選者聯盟

台灣「行政院」13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宣布新「內閣」人員名單,然而多數「閣員」留任讓島內難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雖然蔡英文當局為了拼選舉要力求穩定,但媒體提醒說,若能拼好經濟,才能間接為民進黨拼好選舉,如果反其道整天只想贏得選舉,尤其蔡英文不肯尋求兩岸和解,最終只會害蘇貞昌成為「輸內閣」。

新任「行政院長」蘇貞昌14日正式進行交接,13日下午他搶先由已決定留任的「行政院」發言人等宣布新「內閣」成員名單。發言人稱,新「內閣」的核心理念是「立刻上手、能接地氣、強化溝通」,而且要提拔中生代。

不過看一下新「內閣」成員名單,基本沒什麼新面孔。比如8名「政務委員」全部留任以及6名財經首長全部留任,兩岸、「外交」和「國防」部門官員包括「外交部長」吳釗燮、「國防部長」嚴德發、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和「僑委會主委」吳新興也都留任。之前表示「重新回到民間」的「文化部長」鄭麗君13日又改口稱,面對蘇貞昌「三度懇切而堅定的邀請,我決定留下來與內閣團隊一起打拚」。聯合新聞網注意到,之前外傳「科技部長」陳良基要接任「教育部長」,不過最後卻留任,主要是因為科技界抱怨「部長」更換頻率太快,加上陳良基任內推動很多重大科技投資需要他繼續完成。「教育部長」最終是由因「拔管案」辭職的潘文忠回鍋擔任。全台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黃耀南稱,「教育部」因「卡管案」導致幾名「部長」相繼走人,現在「內閣」改組,「教育部」又由潘回鍋,真是情何以堪。《中國時報》認為,這次「內閣」中還算有新意的是前台中市長林佳龍接任「交通部長」。「交通部」一向有「小行政院」之稱,可成為蔡英文制衡新潮流系的利器。該報同時提及,這次「內閣」的特色就是「沒有特色」,未來會是個「聽命內閣」,「換句話說,未來一年多,將是看蔡蘇兩人表演」。

針對蘇「內閣」成員多是舊面孔留任,民進黨「立委」許智傑13日稱,「內閣」改組應先微調,以穩定政務優先,但缺點是讓人民覺得改革決心不夠,後續應增加中生代,才會有新鮮感和期待。蔡英文13日稱,執政黨2018年輸了一場戰役,但沒有輸掉這場戰爭,蘇貞昌「內閣」14日就要上任,她拜託支持者要全力支持執政團隊,「今年我們一定要很堅定、很有自信,替台灣在2019年創造一個更好未來」。

不過,島內對「換湯不換藥」的改組頗不看好。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3日稱,希望新「內閣」對藍營15縣市要不分當局跟地方,不分在野跟在朝,而在過去兩年半時間裡,蔡當局的表現的確讓台灣人失望。同為綠營的「時代力量」黃國昌直言,這次感覺更像是更換正副「行政院長」,而非「內閣」改組。一些媒體則嘲諷當局組成「敗選者聯盟」,在高雄市長與台中市長選戰中落敗的陳其邁、林佳龍都陸續入「閣」為官,領導那些打敗他們的市長。

蔡英文上任不滿3年,「行政院長」已任命3人,耗損率為台灣地區歷任領導人之首。台灣《經濟日報》回顧稱,蔡英文剛就任,財經專家林全受命「組閣」,在施政一年4個月後,因支持度下滑、且「獨派」頻以「老藍男」攻擊,他於2017年9月下台;時任台南市長賴清德接手後,施政敗象導致他的支持率大幅下滑,任期和林全一樣也僅有一年4個月。文章認為,蘇「內閣」主要面臨三大挑戰:一是面臨正在下滑的全球經濟,台灣雖然前兩年景氣因出口轉旺表現不錯,但去年秋冬兩季已經下滑,今年更是幾乎無人看好;二是新「內閣」應該讓民眾有信賴感,否則面臨的將會是社會的人肉搜索;第三,陳水扁曾任用當時新黨的郝龍斌擔任「環保署長」,馬英九也用了綠營的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顯示「內閣」心胸寬闊,對緩解政黨對立也會產生效果。《中國時報》13日認為,從新「閣員」名單來看,未來成為「橡皮圖章」的概率很大,必須完全聽命於蘇貞昌及蔡英文的意志,所以主要看蔡英文與蘇貞昌兩人之間的磨合問題。文章稱,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前,只當過民意代表及台南市長,行政歷練比蘇貞昌嫩很多,蘇除了行政經歷完整外,還曾是蔡英文的長官,為人相當霸氣,「蔡英文若不願意授權閣揆有發揮的權力,蔡蘇合體的新團隊,最後還是會如火山大爆發」。

還有媒體點出,蘇貞昌此刻明顯是為蔡英文的連任之路扶轎,但要扶得好,關鍵還是在蔡的兩岸政策;蘇貞昌若在兩岸政策上與蔡英文靠攏,「等於是綁在一起,死路一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韓國瑜女兒參加父親就職典禮 自爆穿什麼都從夜市買
一生「柯黑」?王世堅:韓國瑜要遠離「壞蛋柯文哲」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