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就是「腎虛」?處理好這塊肌肉,比吃大補丸更有用!
那麼,究竟是那塊肌肉的損傷,會讓人看起來像「腎虛」呢?我們對此能以怎樣的思路來進行評估呢?此外,從手法或運動的角度,我們可以給患者提供怎樣的治療方案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問題。
1、為什麼「腎虛」是腰的問題?
2、處理腰大肌損傷的4步方針
3、腰大肌損傷的3個評估方法
4、腰大肌損傷的4種處理方案
為什麼「腎虛」是腰的問題?
腰疼,比較容易理解,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都會引起腰疼。然而,我們為什麼會感覺到「疼」呢?也許讀者會問,「你怎麼會問這麼幼稚的問題?我有病當然會疼啊!」從生理角度來講,你之所以會有「疼痛」的感覺,是因為「神經」。
Ⅰ神經
脊神經由椎間孔走出後分為前支、後支、脊膜支和交通支4個分支,前支較粗,向前走行,在脊髓不同水平彼此相互吻合形成5個神經叢,即頸叢、臂叢、腰叢、骶叢和尾叢。而腰痛,很可能就是腰叢或者骶叢周圍,出現了肌肉的緊張,繼而神經受到卡壓。
Ⅱ腰叢
由第12胸神經前支的一部分,和1~3腰神經前支以及第4腰神經的一部分組成。(第四腰神經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經前支合成腰骶干)
腰疼是腰叢神經出現問題,但這跟「」腰膝酸軟有什麼關係啊?我們繼續往下看。
腰叢的分支包括髂腹下神經(T12、L1),髂腹股溝神經(L1),股外側皮神經(L2~3),股神經(L2~4),閉孔神經(L2~4)和生殖股神經(L1~2)。今天就聊一下「股神經」。
Ⅲ股神經
股神經是腰叢中的老大,發出後分為肌支和皮支,肌支支配的除恥骨肌以外,股四頭肌和縫匠肌全部都附著於膝關節,皮支分布於大腿和膝關節前面的皮膚。股神經損傷後,屈髖無力,行走困難,是不是也有些像「腎虛」的癥狀呢?
此外,其他神經的肌支支配的肌肉也廣泛附著於膝關節(如閉孔神經支配的內收肌群等),皮支也分布在大腿內外側的皮膚。因此,腰部出現問題,勢必膝關節也不能免禍,也就出現了「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現象。
處理腰大肌損傷的4步方針
上一節我們已了解了複雜的神經結構,其實也在同時掌握了解決方法。我們先問,腰叢神經從哪裡穿出呢?——腰大肌!沒錯。腰叢位於腰大肌深面,各分支均出自腰大肌內緣或外緣,股神經更是直接在腰大肌和髂肌之間下行。因此,一旦遇到「腰膝酸軟」癥狀,我們可以通過處理腰大肌的思路,來解決「腎虛」的問題。
具體思路是怎樣的呢?可遵循以下4步方針:壓扁—拉長—縮短—催眠。
STEP 1. 壓扁
手法壓揉操作,對腰大肌進行松解
STEP 2. 拉長
現代人長期久坐,腰大肌長期處於短縮狀態,只有將其拉長,才能讓其更好地工作
STEP 3. 縮短
短縮的肌肉並不一定就是有力的肌肉。在長期久坐體位下,腰大肌實際處於短而無力的狀態,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能夠激活腰大肌。令其在發揮屈髖功能時更為有力。
STEP 4. 催眠
催眠並不是什麼玄幻的東西,相反它能提高患者的身體認知能力,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只有這樣,療效才能長久。
腰大肌損傷的3個評估方法
Ⅰ觀察體位
「無診斷,不治療」,是我們的首要原則。在針對性治療前,我們首先要確定一點,患者的疼痛確實是由腰大肌引發的問題。那麼怎麼判斷呢?這裡有兩個體征:
1,「腰膝酸軟」,這是很重要的體征
2,經過對多例病人的觀察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姿勢:貓腰弓背體位。有這種姿態的患者,通常會捂著後腰說自己「腰疼」。實際上,這個姿勢本身就是保護性體位,正如女生來例假時會蜷縮在床上一樣。這種體態提示我們,是前面發生了問題。對於這類病人,光做推拿而不處理前面的腰大肌,永遠只能治其表面。
Ⅱ評估方法
▼前屈不痛後伸痛,雙腳外八會減輕
從解剖上來看,腰大肌向上通過粗纖維束附著於T12和全部腰椎體和相應椎間盤,通過薄纖維束附著於橫突前表面和下緣,在骶髂關節前方,沿骨盆邊緣向前穿過髖關節頂部的前方,並向深部經腹股溝韌帶穿出骨盆形成股三角的外側邊,向下附著於股骨小轉子。
因此,在後伸狀態下,腰大肌被拉長,出現疼痛;但雙腳呈外八字狀態下時,股骨小轉子向前移動,腰大肌的拉長微有減輕,所以疼痛也減輕,這是一個很有指示意義的簡單檢查。
▼精確定位:托馬斯改良試驗
患者半坐在床邊,仰躺,雙手抱住一側大腿膝關節,此時,會有幾種不同的情況發生,提示不同的肌肉發生病變。
1,另一側大腿隨之抬起,提示腰大肌短縮緊張(如下圖)
2,另一側不止大腿抬起,小腿也「按耐不住」抬起,提示股直肌緊張(如下圖)
3,另一側腿髖關節外旋,提示外側緊張,即縫匠肌、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等出現問題
4,另一側腿髖關節內旋,提示內側緊張,即內收肌等出現問題。
▼伴隨癥狀
看看患者是否存在:「不能平躺,只能側睡」、「從座位上起身困難」、「不能仰卧起坐」等伴隨癥狀,像嬰兒一樣的蜷縮側卧位感覺最舒服。
腰大肌損傷的4種處理方案
Ⅰ壓扁:手法松解
患者仰卧,屈髖屈膝,治療師面對受檢者腹部站在一側,指尖先觸及髂前上棘向內上方滑動手指,深及腰椎體外測,手指壓到腰大肌的纖維,來回彈撥以松解。
PS:注意避開腹主動脈,可由外向內觸診;注意患者不要飽腹前來,避免壓迫到腸道。
Ⅱ拉長:肌肉拉伸
▼方法一
體位還是托馬斯改良試驗的體位,康復師可以一隻手幫助患者固定另一側腿,將腳尖墊在患者想要拉伸的一側腳下,並向下引導患者,進行拉伸。
▼方法二
患者呈弓箭步,右側膝關節屈曲90度,拉伸的左側盡量後伸,尋找拉伸感,雙手放鬆,可以放在右側膝蓋上,此時,以左手為牽引,帶動身體向右旋轉,拉伸感會更明顯哦(見下圖)。
▼方法三
將拉伸一側的腿後伸,置於治療床上。同理,此時身體向對側旋轉,也可以加強拉伸感(見下圖)。
Ⅲ強化:肌肉訓練
▼方法一
向心收縮,康復師雙手抱住患者膝關節,囑患者用力屈髖,逐漸做向心運動,感受腰大肌向心收縮的感覺(見下圖)。
▼方法二
離心收縮,姿勢同上,不同點在於讓患者緩慢做離心運動,同時感受腰大肌在收縮的同時慢慢被拉長,注意控制好節奏(見下圖)。
▼方法三
身體直立,雙腳踩住彈力帶,做原地踏步,即屈髖屈膝運動,動作盡量放慢,感受雙側腰大肌的交替收縮和放鬆(見下圖)。
Ⅳ催眠:身體認知,心理暗示
現代人由於客觀上工作性質的原因,和主觀上「懶癌」的影響,每天坐著的時間要長達8-12小時不等,這些習慣會導致我們的腰大肌一直處於短縮且無力的狀態,長此以往,必然出現腰痛等問題。中醫常講,「久坐傷肉」,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緊張工作的同時,要定時起來走走路,做個舒展的小動作,不止放鬆身心,而且還預防疾病哦!
合作/投稿 手機/微信/QQ/支付寶號:15313343001(←長按複製)
關注 康復醫學網微信號:cnkfyx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搶報康復認證課程http://t.cn/RnXXma6

※實用PNF治療(第四版)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技術圖解指南
※新年第一天,請用一個字形容你的2018!
TAG:康復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