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為何跟鄉親強行討要紅包?曾國藩:沒有紅包就做不了名臣

曾國藩為何跟鄉親強行討要紅包?曾國藩:沒有紅包就做不了名臣

曾國藩在成為名臣前,有過一次浩大又隆重的討要紅包的經歷。曾家雖是小地主,但是沒有這些紅包,曾國藩說不定就做不了名臣。

曾國藩經過多次復讀,27歲得中進士,被道光授予翰林院庶吉士。這與當今考生經過千辛萬苦考上大學一樣,自然要大肆慶祝一番,順便收收紅包。大姨送來300元,二舅送來500元……很多人的大學學費就是這樣掙來的。曾國藩也不能免俗,親戚朋友的紅包當然不能少。但這遠遠不夠,什麼同學、同族、老鄉、當地官員也要趁機宰一筆。

討要紅包的目的不能太直接,要有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曾國藩給出的理由是「議修譜牒」,也就是修族譜。以這個名義,曾國藩四處出擊,甚至按圖索驥,近至湘鄉,遠至省內,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同族也去騷擾一番。

親戚、鄉親自然不必說。光宗耀祖的事當然要舉辦慶功宴,給了你請柬,你自然要給個紅包。比如曾國藩岳父家就大擺筵席八桌,鄉親鄰居肯定都要捧場。曾國藩最後一結賬,給岳父留點兒本錢,餘下的7.5兩銀子就揣入了自己腰包。這筆紅包按當時的物價,可以買220斤豬肉。

鄉里鄉親都是小老百姓,真的想要大紅包還得去找官員。各地官員對曾國藩這個未來的政壇新星自然都不敢怠慢,又是請吃又是請喝,還送他大紅包。如耒陽縣令、武岡刺史、新化知縣等,少則二三兩,多則二十兩。當然,曾國藩也要表示表示,通常會給對方寫幾幅字以示謝意。

曾國藩每到一處,可謂上下掃蕩,連當地老鄉開的店鋪也不放過。老闆們一看,未來的京城大官光顧,自然要賞曾國藩一個紅包。但做生意的人都很精,跟你又不熟悉,自己辛苦掙來的錢不可能像官員一樣出手闊綽。在新化,曾國藩拜訪了八家店鋪,大約收到紅包7.5兩,與他岳父家的八桌酒席效果一樣;在寶慶,曾國藩拜訪了90家店鋪,共收紅包33.4兩。不過,曾國藩還是相當滿意的。

當然,不是所有紅包都收得那麼順利。曾國藩在拜訪某個曾氏家祠時,當地人也很熱情,一會兒讓他拜祭掃墓,一會兒讓他寫對聯,但忙乎了一天也沒給他紅包。曾國藩徹底怒了,將曾氏族人大罵了一通。後來,這些族人生怕曾國藩找自己的麻煩,於是找人說情,又奉上了四兩銀子,這才擺平此事。

除了給曾國藩紅包外,還有人給他禮物。有的鄉紳送了曾國藩一簍茶葉、一對鴨子、四匣點心,還有送鮮魚、送酒的,曾國藩都是照單全收。

曾國藩為了討要紅包,真沒少跑路,涉及湘鄉、衡陽、耒陽等州縣,大概用了近二百天時間,走了約三千里路。最後,他一共討到多少紅包呢?大約討要了1200家,共得近1500兩銀子—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曾國藩一個年輕小伙為何要用洪荒之力討要紅包呢?主要是為了籌措進京當官的路費、生活費、應酬費等。那時,從湖南到北京,光路費都要一二百兩。到了北京,還要自己租房,曾國藩做翰林的工資又很低,生活、工作、應酬哪樣都不少花錢。

曾國藩這種討要紅包的方式用當今流行的模式來講,就是變了味的「眾籌」—「眾籌」最起碼不會強要。所以,像曾國藩這樣討要紅包的手段不是誰都能學得來的,畢竟要想討到紅包,臉皮必須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職業,若在明朝你會飛黃騰達,可若在宋朝你會苦不堪言
法國軍人寫了一本書,法國軍方將其當笑料,德國軍方用它打敗法國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