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企業挖角 AI 教授是不是「原罪」?

企業挖角 AI 教授是不是「原罪」?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AI 學者該不該在企業掛職?掛職的話,精力又該如何分配?這些問題隨著 AI 的全面火熱在學界頻頻被提起。最具代表性的一次交鋒,要屬去年 8 月份 Yann LeCun 與 UC 伯克利大學 Ben Recht 為首的教授們分別對此撰文表達截然不同的立場:前者認為這將有助於「推動 AI 的創新」,後者則認為這將「扼殺、冷藏」創新。

近日,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副教授 Ariel Procaccia 同樣撰文表達了自己對於企業過度招攬 AI 學者現象的憂慮,只是他並未偏頗早前的任一立場,而是呼籲大家一起找到擺盪於兩者之間的「可持續性模式」,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吧。

企業挖角 AI 教授是不是「原罪」?

Ariel Procaccia 發表在彭博社「意見」專欄的這篇文章名為《科技巨頭,搶奪 AI 教授對你並無好處》,文中以英國經濟學家威廉·福斯特·勞埃德(William Forster Lloyd)描述人類社會困境的「牧場」理論為例,指出理性行為背後的本質是「自私自利」的——即便牧場存在懂得體恤他人的牧民,那些逐利的牧民還是會無視他人的剋制,讓自己的羊群吃光牧場上有限的草,最終傷害所有人的利益。在這裡,逐利的牧民毫無疑問指代科技巨頭,而草則指代 AI 學者們。

根據他的觀察,導致 AI 學者流向企業的因素不只是 7 位數的年薪,還包括企業獨有的海量數據和強大計算力,以及有機會解決重大、引人注目的問題,這樣導致的結果是:高校學術人員被「挖空」。

以華盛頓大學的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為例,Ariel Procaccia 表示這所美國最優秀的 AI 研究學院之一在當下可謂是「損失慘重」:從事機器人技術、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的 11 名終身教職員工中,其中 8 名成員要麼在休假,要麼將自身 50%的精力花在了與亞馬遜、Facebook、英偉達等一批科技企業的合作上。而卡內基梅隆大學與斯坦福大學同樣沒能從這波「挖角」浪潮中倖免,不停地傳出學術人員離職的消息。

Ariel Procaccia 認為這種現象是在損害企業長期的利益,文中他對此進行了兩點論證:一、對人才培養機制的破壞,而這原本需要緩慢、長期的智力變革過程,過去一些推動商業化進程的重要研究如 AlexNet,GAN 和 Libratus 等最開始都出自博士研究;二、切斷了人才循環流程,越來越多學術人員流向企業,博士生再沒人培養,人才更是無從談起。

他認為,最理想的方案介於企業發展與學術發展兩者之間,讓學術人員在不耽誤自身履行學術職責的情況下參與到企業的研究工作中來,他補充,最好由企業全權負責支持學術人員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他以 Yann LeCun 領導的 facebook AI 研究部門為例,表明該部門通過一系列行動允許學術人員在保留自身教職的情況下為 facebook 研究提供支持,對於這種做法,他表示樂觀其成,因為這是「最有希望擺脫 AI 行業人才矛盾的方式」。

文章的最後,他表示 AI 學術人員顯然比牧場上的草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因此可以在這張博弈中試圖將自己變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有望探索出更理想的業界合作模式。

早期爭議

2018 年 8 月 3 日,人工智慧界大牛、Facebook 首席 AI 科學家 Yann LeCun 在 Business Insider 上刊發了一篇呼籲矽谷的 AI 人才「跨界」的文章,文中稱為雙重聯盟 ( dual-affiliation ) 的模式(即學術界的學者參與到企業中工作,但同時也保留其在學校的職位)被 Yann LeCun 認為有助於推動 AI 的創新。

總結文中核心觀點,即是加盟雙重聯盟 ( dual-affiliation ) 模式的學術人員能夠享受到以下幾點好處:

一、不受限制的研究資源(計算能力、資金、與他人的合作)

二、立刻採取最有前景的方法來進行研究實踐

三、學生有機會接受專業的訓練,提前體驗更快的計算能力,更真實而龐大的培訓數據。

四、研究成果有機會解決將近十億人的現實問題

五、研究成果以技術論文、開源代碼和教材等形式公開分享

這篇文章發出後獲得人工智慧界的熱烈反響。

企業挖角 AI 教授是不是「原罪」?

Yann LeCun 的文章發出一周後,2018 年 8 月 9 日,UC 伯克利大學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系副教授、《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雜誌編委 Ben Recht、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視覺教授 David A. Forsyth、UC 伯克利大學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系教授 Alexei Efros 三人在 argmin 博客發表一篇文章質疑 Yann LeCun 的呼籲。

他們以人類無法「像一台電腦一樣地分割他們的時間和注意力」為由徹底否定雙重聯盟模式的價值。在他們看來,大學和企業都是人組成的社區,擁有各自獨特的使命和價值追求,不同社區之間的價值追求經常會出現衝突,研究者必須抉擇自己要主要致力於哪一面。一旦選擇了「模擬兩可」,將會「傷害高校同事、傷害紀律、傷害所有人的未來。」

關於這種傷害,文中舉例兩點進行了論證:一是好奇心驅動型研究可能會被「扼殺、冷藏、或者重新安排」,因為它們可能觸及到權威機構的勢力範圍,或者僅僅因為與企業的主營業務無關;二是待在企業將減少教授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意味著學者身上的「勇氣、獨立性、安全感、長期訓練養成的判斷力」無法有效引導學生對「什麼是值得做的、什麼可能是無關的、什麼是錯的」形成好的觀念。

他們認為要加強學界與業界聯動的話,企業只要做好以下事情即可:


一、給研究生冠名贊助,給本科生髮獎學金

二、雇學生到公司實習

三、在學校設立贊助主席,出錢修新的建築

四、給一大批教授贊助研究經費,每個人不需要很多

五、製作並公開一些開放數據集

六、讓學校教授方便地使用業界規模的計算資源

總的來說,壓根就沒必要讓學術人員到企業去「上班」。

對此,你又是怎麼看呢?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 雷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降幅超23%,《2018年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出爐
新能源汽車後補貼時代,詳解吉利的應對策略和技術路線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