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絕不偶像崇拜 要與菩提道相應

絕不偶像崇拜 要與菩提道相應

妙見對善財講此生中,聽聞妙法,依教奉行。這是總說。在生命覺醒的過程,聽法是必不可少的,然後依之起行。

聽法,有了意識形態的參與,很麻煩,我們聽的只能叫「佛法」,「這師父與那師父講的不一樣」等等。有選擇地聽法,聽自己喜歡聽的。聽法,分為這裡講對,那裡有問題,這是法執,不能聽聞妙法。

講得對,要懂得欣賞他,讚歎他,隨喜他;這樣講,與我見解不一樣,要深入去了解,然後去包容他,有更好層面的認知,這樣才不會有選擇。

聽法,絕不偶像崇拜,一定先要與菩提道相應,才能進入聽聞妙法的階段。自己建立起來,嚴格要求。有所心得,要感受一下:我的看法可能不究竟,文字懂,法義上並不懂。

佛法的語言模式,不是自己想像的。心靈方程式指的境界標的,我們不知道。如數學方程式,幾個字母幾次方,都懂;運用出來實際狀況可能是一座橋樑。當質量互變時,廣島就沒了。

超過冤親債主階段,進入菩提道行,與菩提道相應時候,冤親債主就能全部除掉了。因菩提道功德福報相當大。當在這裡不退心,就進入入法界的次第道,完全不同的生命領域了,才有辦法到達行位這個地方。

學佛有兩種人。一種,各個道場都走,好的法都接受;另外一種,別的道場不去。即使去了還是以自己道場根本法為主,這人屬於十方道場的佛子!

依教奉行也一樣,實際上指心性的調整過程。很難的,需要舉一反三。

第一、自己認為我會跟著師父講的在調整,事實上是有選擇的,要改或不要改,是意識形態在指揮,這很危險,而自己不知道,一定挑出來。當有的,我是不要做的時候,還沒有到達相應。如布施,某些情況你會特別投入,某些時候就不願投入,分別心產生。

第二、選擇時,微細的會有輕重,一般人感受不到。如供養,這老的,這小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菩薩大慈大悲指這個,要學這個。要破執著與分別,自己相應!(海雲導師講華嚴,圓明心要筆記11.5)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行位有次第又圓融 一位歡喜位位歡喜
修禪定歷三劫 與身體變化相對應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