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款3D原子級硅量子晶元架構問世

首款3D原子級硅量子晶元架構問世


  據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校科學家證明,他們可以在3D設備中構建原子精度的量子比特,並實現精準的層間對齊與高精度的自旋狀態測量,最終得到全球首款3D原子級硅量子晶元架構,朝著構建大規模量子計算機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最新研究中,新南威爾士大學量子計算與通信技術卓越中心教授米歇爾?西蒙斯領導研究團隊,將原子級量子比特製造技術應用於多層硅晶體,獲得了這款3D原子級量子晶元架構。


  西蒙斯解釋說:「對於原子級的硅量子比特來說,這種3D架構是一個顯著的進展。為了能夠持續不斷地糾正量子計算中的錯誤——也是量子計算領域的一個里程碑,我們必須能並行控制許多量子比特。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方法是使用3D架構,因此在2015年,我們開發出一個垂直交叉架構,並申請了專利。然而,這種多層設備的製造還面臨一系列挑戰。現在,我們通過新研究證明,幾年前我們設想的3D方法是可行的。」


  在新的3D設計內部,原子級量子比特與控制線(非常細的線)對齊。此外,團隊也讓3D設備中的不同層實現了納米精度的對齊——他們展示了一種可實現5納米精度對齊的技術。


  最後,研究人員還通過單次測量獲得3D設備的量子比特輸出,而不必依賴於數百萬次實驗的平均值,這有望促進該技術的進一步升級。


  西蒙斯教授說,儘管距離大規模量子計算機還有至少十年時間,但我們正在系統性地研究大規模架構,這將引領我們最終實現該技術的商業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國產22納米光刻機治不了咱們的「芯」病!
潘建偉:我們要承擔起科技報國的歷史使命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