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排名前三的戰役,第一戰曹操得大利,第三戰蜀漢希望徹底沒了

三國排名前三的戰役,第一戰曹操得大利,第三戰蜀漢希望徹底沒了

三國時期發生了很多慘烈的戰役,其中最慘烈的還要數赤壁、官渡、夷陵三大戰役。


TOP3官渡之戰

袁紹首先派遣大將顏良進攻白馬,面對顏良的進攻,荀攸提出了聲東擊西的策略,曹操採納荀攸的建議,假裝進攻延津吸引袁紹主力,卻又親騎奔襲白馬並派遣張遼、關羽救援白馬。關羽於萬軍之中取顏良首級,袁紹軍群龍無首,遭到大敗,但是袁紹軍力此時依然強於曹操,面對袁軍主力的反撲,曹操當機立斷的選擇戰略撤退,同時也是誘敵深入之計。

袁紹派遣大將文丑渡過黃河,追擊曹操,沒想到在白馬山遭遇部署伏兵,丟棄輜眾,文丑被誅殺。之後曹操又後撤到官渡,決定北方格局的官渡決戰即將展開,當時曹操只有2萬兵馬,可是袁紹卻有11萬大軍。 相持之下,曹軍漸漸堅持不住了,兵力糧草,都遠遠不如袁紹,士卒疲弊,後方動搖。曹操當時也想要放棄官渡,退守許都,但是荀彧卻建議曹操繼續堅守官渡,尋找戰機,不久以後,曹操派遣曹仁襲擊袁紹軍糧道,燒毀袁軍數千糧車,取得一個小勝利,袁紹又派遣劉備襲擊曹操,卻依然被曹操打敗。

當然這兩次小勝利,並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袁紹軍力是曹操的5倍,如果在僵持下去,曹軍都快要奔潰了,決定官渡之戰勝負的關鍵,居然是袁紹的一個謀士,許攸本來是袁紹手下重用謀士,掌握袁紹很多軍事機密,他叛變以後,把袁軍重要情報透露給了曹操。許攸建議曹操偷襲烏巢,同時袁紹大將張頜也投靠曹操,曹操之後大獲全勝,這場戰役,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典範,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鑒定了基礎。


TOP2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經典一戰,此戰鑒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又兵不血刃的得到了荊州,劉備則被曹操打的逃竄到江東,孫權僅僅據有江東而已,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赤壁之戰,曹操絕對可以在有生之年統一天下。

赤壁之戰以後,損失最大的是曹操,雖然曹操依然是最強大的勢力,但是面對孫權和劉備,只能望洋興嘆,再也無力統一天下,得益最大的是劉備,劉備的勢力發展則突飛猛進,傳檄而定荊南四郡,又從孫權手上借得江陵,之後又先後奪取益州,漢中,出力最大的孫權在赤壁之戰以後又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卻只是得到了半個南郡,這半個南郡還被劉備借走了。這樣孫權當然不滿意了,當劉備奪取漢中之時,基本上達成了隆中對跨有荊益的目標,實力已經超過了孫權,更加引起孫權的不安,劉備得到了大部分荊州領地,也為孫權日後密謀奪取荊州埋下伏筆。

三國演義中龐統獻上了「連環計」,這是為了增加故事的戲劇性,其實在歷史上,鐵索連環並不是龐統的計謀,而是曹操自己下令鐵索連環的,赤壁之戰曹操二十萬大軍,被六萬孫劉聯軍打敗。三國演義中,說曹軍被一把火燒的全軍覆沒,在歷史上,雖然有火攻曹軍事件,但是損失的大多還是荊州水軍,曹操的嫡系部隊並未參與水戰,赤壁之戰曹操雖然失敗了,但是依舊有一戰之力,曹操之所以撤退,更多的是因為曹軍將士多為北方人,水土不服之下多染疾病。


TOP1夷陵之戰

劉備稱帝不久,便起兵討伐孫權,發誓要為關羽報仇,趙雲勸諫劉備無果之後,再也無人敢勸阻劉備。張飛奉命從閬中至於江州,準備與劉備合兵一處,卻在出征之前便被范強、張達刺殺,劉備把這比帳也算在了孫權頭上。新仇舊恨之下,劉備盡起傾國之兵討伐孫權。所謂哀兵必勝,劉備初戰告捷,在巫地打敗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當時孫權集團周瑜、呂蒙先後病逝,劉備以為東吳已經沒有人才能夠和自己抗衡。

這時候名不見經傳的陸遜臨危受命,率軍抵禦劉備,三國演義中說劉備有七十萬大軍,但是歷史上劉備此時已經失去了荊州,僅僅據有益州一州之地,實際出徵兵力只有4萬人,後期沙摩柯等五奚蠻夷加入,總兵力大概5萬多,而陸遜部也有5萬人,所以這場戰爭,劉備兵力並不佔優勢。陸遜擔任大都督以後,並沒有選擇和劉備一決勝負,而是選擇了戰略性撤退,這和官渡之戰曹操面對袁紹大軍的進攻,有異曲同工之妙。最終陸遜在夷陵火燒劉備七百里連營,劉備軍幾乎全軍覆沒,夷陵之戰使得蜀漢再也沒有希望收復荊州,國本動搖瀕臨奔潰,蜀漢自此以後,隆中對徹底化為泡影。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亭殿閣歷史 的精彩文章: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赤壁之戰郭嘉如果還活著,真的能改變結局?
三國最重要的三座城,如果孫權奪了第三座,無懼曹魏!

TAG:亭殿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