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趙麗穎《知否》一句話打臉,「讀書無用論」要禍害多少人

趙麗穎《知否》一句話打臉,「讀書無用論」要禍害多少人

人類歷史上最蠢的話,一定繞不過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

比這更蠢的,當屬「讀書無用」。

最近的熱劇《知否》里出現了一些字詞語法的錯誤用法。錯了立正挨打,官方的態度,在後期修復版本里可見一二。

懟過了來說說優點,這部劇在教育的觀念上,倒是值得一誇。

刷過劇的朋友,相信你已經知道我要說啥。

1

讀書這項長期投資

已被證實其價值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書讀不下去,反正多少大佬高中都沒畢業;學念不下去,反正學歷也沒那麼重要。

我們對自身的寬容,在失敗歸因時最易量出尺度。

《知否》里生於古代、長於深閨的明蘭(趙麗穎飾),卻給出現在看也不過時的反駁:

「依我看,讀書無用論這話,就是騙人的。」

「讀書,畢竟不是女孩子的分內事」,祖母故意陳述的觀念,誘明蘭說出這句話。

明蘭反駁「讀書無用論」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下同)

明蘭的解釋帶著特定的時代印記。

「如果讀書無用,為什麼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難道是閑得慌?

我覺得這句話,不過是那些男人們,希望女子一輩子渾噩愚昧、乖巧聽話、好擺布。」

從小教導明蘭獨立的祖母,和明蘭持同樣的觀點:

「不願女子讀書,那是短見。

歷朝歷代,世家大族的女子,哪一個不是從小讀書明理。」

祖母同樣不認同「讀書無用論」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聽到這,我第一個想到的是謝道韞。

《世說新語》里記載,一日,長輩面對大雪紛飛,問及子侄何物可比。

謝道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把雪比作風吹柳絮滿天飛舞),得眾人稱讚。

後世更以「詠絮之才」稱讚有才情的女子。

學習,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古代上學因著性別、出身、門第被限制,如今不再那麼艱難。

讀書,成一種普惠教育。

奇怪的是,它易得了,重要性卻被看輕了。

如同去年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做的畢業演講:

社會上有一股奇怪的風氣,不少話語者宣稱大學生太多了。

或是說焊工掙得比畢業生多,以此來證實讀書無用。

而這種短視的騙局,終將破壞我們的未來。

教育本身,就是一項長期投資。

經濟學家 Jaison Abel 和 Richard Deitz 在2014年的數據顯示,在扣除支出損耗外,投資一個大學學位的年平均回報率在9~16%;且過去20年,這一數據平均約15%;

股票市場僅為7%。

經濟上的高回報可見,其他隱形益處同樣可觀。

2

教育讓人有格局

目光長遠

人生一大半的憂慮,都在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如明蘭所說,上學堂,可以不讓女子囿於閨中小事。

時間花在正處,自然沒啥時間生事。

劇里有這樣一幕。

學堂之上,先生要大家討論「立嫡立賢「,這一正好契合立儲的熱門辯題。

學生依次發表自己的觀點。

作為嫡子的學生覺得長幼有序,立嫡長子有利於穩定;

作為庶子的學生認為立賢能者,聰慧能幹有利於發展。

大家引經據典一番爭論,依然沒有定論。

一直沉默的明蘭,被先生點名。

總訥言的她,給出了一番頗有見地的言論。

「大丈夫當忠君愛國,不如做個純臣,何必無謂爭執。」

她這番話,還在危機時刻救了父親一命。

家中科考失敗的庶子,同酒肉朋友對立儲之事「高談闊論」,話傳皇帝耳中,明蘭父親被懷疑、扣留。

面對皇帝的質問,生死一線的父親想起女兒明蘭的「純臣」言論,回復到:

這番回答打消了皇帝的猜忌,使其轉危為安。

受教育使人有大智慧,考慮事情更是目光長遠。

劇中,男主顧廷燁(馮紹峰 飾)與侯府決裂,帶著女兒四處尋找他被外室帶走的兒子。

看到顧廷燁從侯府嫡子變成江湖人士,他女兒也跟著過這樣的生活,明蘭勸說他應該做長遠計。

江湖帶給孩子的快樂,只是一時的。

「人這一輩子,不能只看眼下。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怎麼只顧當前眼下呢?

三歲就要想十歲的事,十歲就要想十六歲的事。

人無遠大慮,必有近憂。」

明蘭的智識遠見,與她所受到的教育息息相關。

讀書給人的好處,已經一再被證明。

它能擴大視野,增加了周遭的理解能力;

它是你關於世界熱情與好奇心的最好載體;

它讓你遇見不熟悉的事,跳出陳規來審視新的自我;

它也讓你看到別人眼中的世界。

作家Ann Morgan分享自己的讀書經歷 / 《不讀書的人到底輸在哪兒》

所以學習,是任何時候都要做的事。

3

英雄論出處

你可以做「一代」

一個無可迴避的現實,這並不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時代。

家庭資源,呈代際傳遞。

許多人一出生便含著金湯匙,擁有比他人更優質的資源與環境。

他們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的事,許多人奮鬥一輩子,也無法達成。

2013年北京大學公布的新生數據,3145名本科新生中,農村生源比例為14.2%。這是連續幾年上漲後的結果。

清華大學公布的數據同樣沒超過兩成。

去年北京高考第一名說,自己家境不錯,在學習上有很多捷徑可走。

憤憤不平的人不少,但不得不承認,除了平日的刻苦努力,家庭條件帶來的先天優勢,在高考成績中佔了尤其重要的一部分。

人的差異是巨大的,那麼為什麼要學?

不過是因為讀書,仍然給改變命運,留下了可能性。

以改革開放為背景的電視劇《大江大河》,主人公宋運輝家境貧寒,且受到迫害,上大學的機會渺茫。

通過背誦上百遍報紙文章,他換得接受教育的最後一絲機會。

就是這點機會,改變了他的一生。

《大江大河》里宋運輝背誦文章 / 視覺中國

接受大學教育,拼了命學習,他得以進入國企作為技術員。

後來一步一步提高,擔任廠長。

這對於當年的他,是不敢奢求的人生軌跡。

誠然,宋運輝的命運,有著特殊時期的「條件加成」。

對於社會發展到今天的普通人,也許越來越難讓自己的命運「天翻地覆」。

可是,一點一點的改變,終究是生命質量的上升。

美國經濟學家調查了1980-1982年的1080萬名大學生,按照家庭收入分為幾個等級。

哈佛大學最普通家庭的大學生,只佔學生總數的4.5%。

美國大學分析:教育真的能改變層級嗎? / 梨視頻(下同)

但從學校畢業後,他們大多獲得了上升。

甚至,一般家庭的學生,畢業十年後走到了最上面。

同樣的案例,也發生在耶魯等名校。

每個人都擁有受教育改變命運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去嘗試?

它縱然不能彌補那些生下來就產生的差距,但它帶來的認知、閱歷、人脈、圈子……至少給你增加了有利砝碼。

4

讀書

可能是最好走的捷徑

條條大路通羅馬。

人生的路當然不止一條,除了念書,還有許多方式可以走向「成功」:技術、嫁娶、從商……

《知否》中,男主角顧廷燁的科舉之路被惡人封死,科考之路已不可指望。

最後棄文從武,一樣建立一番功名。

這也是許多人「讀書無用論」的類似論據。

只是當下,似乎無論怎樣的路,都離不開知識。

中國校友會網公布的2019年大學財富創造力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無一不是叫得上號的大學。

2019中國最具財富創造力大學排行前十名 / 中國校友會網

其中北京大學以超過8000億的校友總財富,遙遙領先。

網上流傳的名企老闆聚會圖,有人統計他們的畢業院校後發現,受教育水平都不低。

名校光環,高等教育,漸成各行各業頂尖人才的標配。

聽起來功利,但確實是不少人不成文的認知。

如果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那讀書,對普通人來說一定是最近的那條。

1000個人受教育,其中1個過得不好,不該也不能成為批判升學的理由。

把極個別反例當規律,再把這個規律套來批判讀書,是最大的反智主義。

世界每天的變化速度已經超乎想像。

而學習帶來的視野、能力、人脈、資源,一定是能夠讓你緊緊追趕時代的資本。

一個人真不適合學習,那可以考慮其他的人生軌跡。

但如果,你有哪怕一點適宜的能力,且擁有能夠機會,請一定要牢牢把握。

因為,這是為數不多的,可以靠努力改變的事。

最後,如果有丟丟收穫,就給文章點個好看吧,願你的精神世界,和現實一樣富足。

—END—

《讀者·原創版》

讀者傳媒綜合性新銳原創青年雜誌

2019年破季訂閱正在進行中

隨時隨心 全國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笑著活下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得不到的人,為什麼最難放下?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