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常做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鬱

常做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鬱

常做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01

以前很多觀點經常說,人之所以煩惱和痛苦,是因為慾望太多。那麼,沒有慾望是不是就真的沒有煩惱,或者是否就可以像神話里的人物一樣,因為清心寡欲而變的自由自在了呢?

從現實的角度說,可能不但不會好,還會讓自己身陷於一種更大的困境中。

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抑鬱患者。而抑鬱症的最重要特徵就是失去對生活的興趣和慾望,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無價值和無意義。所以,慾望也好,需求也好,雖然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煩惱,但也是我們生活動力和活力的源泉。

那麼,我們怎樣做才能夠讓自己更有活力,從而保護自己將來不受抑鬱之苦呢?今天,實用菌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預防策略。

常做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鬱

02

1. 跑步和運動

如果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是堅持運動。有研究發現,相對於各種抗抑鬱的藥物,運動的效果會更好更健康。

比如經常跑步的人經常在運動的時候會體會到一種愉悅感,這就是因為當運動量超過某一階段時,運動會把肌肉內的糖原用盡,只剩下氧氣,大腦里的內啡肽就會分泌。內啡肽可以改善我們的情緒,讓我們的心情好起來。

最好的運動量是每周至少三天,每次持續三四十分鐘的時間。當然,運動的方式並不局限於跑步這一種,像游泳、騎單車、打球、有氧運動舞蹈等等都可以,只要能讓我們的身體運動起來,讓新陳代謝正常運作就可以。

運動能讓我們的身體放鬆,既能幫助我們減輕對日常事務的壓力,還能促進我們的睡眠,同時讓我們的大腦釋放出天然的抗憂鬱的成分。

常做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鬱

03

2. 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知道我們喜歡做什麼,然後去做,這才是好生活。」

不管是讀書也好,參加一些興趣小組的活動也好、還是其他一些活動,當我們有一項或多項興趣愛好的時候,會發現做這些事情一方面會給我們帶來熱情,另一方面會暫時的忘記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體驗,當自己完全沉浸在一件事情當中,幾乎忘記周圍的一切時,就會進入一種暢快的狀態,同時感到一種強烈的滿足感。

心理學家米哈里·希斯贊特米哈伊提出了一個叫心流的概念,意思是指當一個人將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時而產生的感覺,處在心流中的人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所以,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當我們總是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時,抑鬱的就能被有效的抑制。

常做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鬱

04

3. 建立積極樂觀的思維模式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經歷一些負面的事件,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因此抑鬱。關鍵之處就是我們對負面事件持什麼樣反應。

法國心理學家勒朱瓦耶認為,抑鬱的人和健康的人在思維模式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具體如下:

正反兩種思維模式對比一覽表

常做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鬱

常做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鬱

05

4. 為自己的生活設定一些目標

目標一方面會給我們提供方向感,另一方面,在為目標而奮鬥的過程中,這種充實和富有意義的感覺會也會改善我們的心情,顯著降低我們抑鬱情緒的產生。

當然,這個目標的設定應該是切合實際,並且可以實現的。目標定的過高,難以實現的話,反而會加重我們的無助感。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目標的制定應該是具體而明確的,而不是一些模糊難以衡量的概念。比如,如果設定的目標是「我要多與人交往」就會有一些問題,因為這樣的目標難以衡量,我們沒有辦法來判斷究竟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多。

相反,假如我們把目標設定為:每周至少參加2次和朋友們的聚會,目標就會非常清晰,效果也會更好。

常做這4件事的人,不容易抑鬱

06

最後,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是:

預防抑鬱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感受生活中瑣碎和細微的快樂。

我們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意識的帶寬也是有限的,感受快樂的時間多了,負面情緒自然的產生自然就會減少,好心情是預防抑鬱最好的「藥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暖心理 的精彩文章:

當媽以後的雞飛狗跳,我是這樣解決的
18歲,一個什麼都做不好的年紀

TAG:暖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