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中國的科舉制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朝,而真正創建的是隋煬帝。

隋煬帝大業三年四月,隋煬帝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唐朝的時候,科舉制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到宋朝的以後,科舉制已經趨於完善,成為當官的主要手段。所以說科舉制是偉大的發明改善了用人制度,下層有了往上爬的渠道。但科舉也分為三六九等,有的人升遷快,有的人生前慢。

比如唐代的科舉制度。唐代分為明經和進士科,明經科考儒家經典,進士科考時務策。前者只要死記硬背,後者卻要真才實學。不僅如此,唐代通過了禮部的考試只是及第,吏部還要再考。通過吏部考試獲得「春關」以後,才可以「持證上崗」正式成為官員。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所以說,在唐代即便是及第,依然還要考試。我們可以看到韓愈,韓愈一生考了6次才考上,而考上後,慢慢往上爬,等到成為吏部侍郎的時候,已經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了。

相比韓愈,柳宗元和白居易要好很多。柳宗元,貞元九年(793)中進士,用了七年時間,就升遷為禮部員外郎;而白居易,貞元十六年(800年)中進士,到元和三年,才八年時間,就做了翰林學士,負責草擬詔書,參與國政。他們二人都是比較快的,因為二人都是進士科出身。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從唐朝開始,進士就是高級官員的候選人。所以進士及第是萬眾矚目的,他們自己也志得意滿。除了用泥金帖子向家人報喜,拜謝考官參謁宰相,出席名目繁多不計其數的各種宴會。

而且到宋代,凡擔任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樞密使及其副使等宰相、副宰相者,基本都是進士出身。而其中升職最快的估計就是狀元。

比如呂蒙正。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公元977年,太平興國二年,34歲的呂蒙正在科舉考試中嶄露頭角,奪得了殿試狀元。中了狀元後的呂蒙正被任命為將作監丞、升州通判。兩年後,宋太宗在親征太原北漢政權的時候,又特意把呂蒙正召到了自己的身邊,為自己出謀劃策。

之後呂蒙正又升為都官郎中,入朝任翰林學士,擢升為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參知政事在宋朝相當於副宰相,呂蒙正出任參知政事的時候不到40歲。也就是說呂蒙正從高考狀元到副宰相只用了6年之間,創造了奇蹟。

不僅升遷快,而且年齡相對小,因為通常情況下,擔任參知政事的官員,都在五十歲上下。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而呂蒙正升宰相用了十一年,這個速度恐怕是史無前例的,在整個科舉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第一人。就連鼎鼎大名的王安石都沒辦法跟他相比,王安石升任參知政事花了整整二十七年,而且同為第一等進士的文彥博,升副宰相花了整整二十年。

可見其他人,不是進士出身的升職的更慢,比如靠著蒙蔭而當官的南宋呂祖謙,他在二十五歲時就靠著蒙蔭而當官,不過他沒看上,依然去參加科舉考試,到孝宗隆興元年,終於考中博學宏詞科和進士科,拿到了雙學士文憑。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按照宋代慣例,「兩科皆優選,宜有以旌其能,資敘超升,是亦常典,可特授左從政郎,差遣如故」。也就是說,雖然呂祖謙不是狀元,但具有兩個文憑,升遷速度還是應該很快的。

但事實上呢?並非如此,在他短暫的十七年官場生涯里,先後因為父母去世而守喪六年,三任妻子及子女相繼去世,又給他的精神以巨大打擊,根本無心拼搏官場,直至臨死前,他才做到國史院編修官與實錄院檢討官。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所以陞官不是那麼容易的,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宰相,有多少個呢?況且以前很多都不是科舉出身的,真正科舉出身而做到宰相的少之又少。

科舉考生的升遷速度,到了明清兩朝,情況又發生了變化。進士科的一二三甲進士,若想以後升遷快,就需要進入翰林院再「深造」。一旦進入翰林院,就等於跨進了官場快車道。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比如明代有「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清代則有「南書房行走及上書房行走例由翰林官為之」的規定。清代名臣李光地,康熙九年中進士,進翰林,十九年即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短短十年就做了副宰相,速度不慢。但還是比不上呂蒙正。

所以綜合來看,歷史上既是科舉出身,又成為宰相,升職最快的就是北宋的呂蒙正,其實,呂蒙正還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開創一個家族的百年榮光。

中國歷史上科舉升職最快的,僅用6年時間就從科舉狀元升為副宰相

呂蒙正為太宗朝與真宗朝的宰相,呂夷簡(呂蒙正之侄)是仁宗朝的宰相,呂公弼(呂夷簡之子)是英宗朝的副樞密使、神宗朝的樞密使(相當於副宰相),呂公著(呂公弼之弟)也是神宗朝的樞密使,還是哲宗朝的宰相。呂蒙正的七個兒子也很優秀,家族人才輩出,群英薈萃,這與呂蒙正的言傳身教分不開。

值得一提的是,呂蒙正出身很低,出身貧寒。所以說他能創造這樣的奇蹟,絕對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

朋友,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顏威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戰是中西首次真正最強實力對決,中國成功擊敗當時西方第一強國
此人是中國歷史上最牛宰相之一,一生換了6個主人,卻成千古名相

TAG:顏威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