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萬達商業年內剝離地產業務,為了達到 A 股上市要求

萬達商業年內剝離地產業務,為了達到 A 股上市要求

萬達商業年內剝離地產業務,為了達到 A 股上市要求

受國內文旅項目、酒店資產以及海外資產拋售影響,萬達集團 2018 年收入和資產均縮水。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 1 月 12 日舉行的年會上宣布,去年萬達收入 2512.7 億元,同比下降 5.7%;總資產為 6257.3 億元,同比減少 10.61%。

具體來看,旗下包括影視、寶貝王樂園、文旅和體育的萬達文化以 692.4 億元的年度收入,位居四個業務之首,同比增長 9.2%;地產次之、收入 540 億元,同比減少 34.9%,是唯一下降的業務;金融和商管分別收入 433.6 億元和 376.5 億元,同比增速為 28.6% 和 25.9%。

地產業務是萬達的起家業務,由於多方面原因,萬達 2017 年出現流動性危機,開始甩賣資產,降低負債率、回籠現金。單在 2017 年 7 月以近 638 億元將大部分文旅和酒店項目出售給富力和融創,同時還向合生創展出售多個萬達廣場。

萬達集團的組織架構也在同期開始調整,從原來的商業、文化、網路、金融和大健康調整為四大板塊:商管、文化、地產和金融。其中商管的前身即為萬達商業,主要經營萬達廣場和海外項目。

那些地產項目賣出後,按協議還是由萬達負責運營。比如文旅項目,由萬達文旅負責運營,融創需要每年為每個項目支付 5000 萬元品牌許可使用費、周期 20 年,預計萬達至少可以收回 130 億元。但 2018 年 10 月,萬達以 60 億元將文旅運營的公司和團隊,也都交接給融創,後者可以隨時更換品牌名稱。

但是光這樣還不足以讓萬達走出流動性危機。2018 年 1 月,王健林曾表示打算用 2-3 年時間負債降至絕對安全水平。2017 年萬達商業資產負債率從前一年的 63.51% 降到了 53.5%,不過同期有息負債比從 42.86% 升至 47.78%。在本次萬達年度報告會上,王健林沒有公布 2018 年萬達商管的負債率,但稱其有息負債同比 2017 年減少約 30%。

根據 2018 年半年報,到今年六月前萬達商管至少要還 150 億元,其他負債包括債券和長期借款。而截至去年年中,萬達商管擁有大約 820 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王健林在業績報告會上稱,為了資本市場的需要,2019 年將徹底把商業管理和地產業務剝離。「一平方米房地產開發也不能有,這是投資協議的約定。」王健林說。根據報告,2018 年萬達廣場新開業 49 個、其中輕資產占 39%,並計劃從今年起新開業的輕資產廣場佔比提高至 50%,往後繼續提高比例。

投資協議指的是,2018 年 1 月急需現金的萬達從騰訊、京東等戰略投資人處募資 340 億元,投資方要求萬達商業在 2023 年 10 月 31 日前完成上市。而根據當前中國對地產企業的嚴格管控,包含地產業務難以上市。2016 年從香港退市,承諾到 2018 年 8 月底前在 A 股上市,但見不到可能性後,萬達引入戰略投資讓簽批私有化股東退出。截至 2018 年 12 月萬達商業在 IPO 排隊列在第 71 位。

簡單地說,萬達將會繼續保留地產業務,從商管中將其剝離轉到地產集團中。「地產集團不追求銷售額,追求每年保多少萬達廣場開業,地產集團就是為商管而存在。」王健林說。

另外,他還表示,在還沒上市之前萬達不會再發布工作報告了,「我們不是上市公司,沒有義務發表。(而且)發表壓力大,這個話不能說,那個話也不能說。」

題圖來源:chinaq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今日娛樂:獨立遊戲節獎公布提名,《殺死伊芙》第二季4月7日回歸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