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不滿俄德「北溪-2」輸氣管項目 美國大使寫信威脅德企

不滿俄德「北溪-2」輸氣管項目 美國大使寫信威脅德企

【文/觀察者網 郭涵】

為了阻撓俄德兩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美國駐德大使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新年剛過就給部分德國企業發了封「警告信」。

據德國《周日圖片報》1月13日透露,格雷內爾在信中強調,與俄羅斯能源出口業務有關的公司都可能面臨「嚴重的制裁風險」。格雷內爾曾多次毫不掩飾地批評默克爾政府各項政策,被德國政客稱為「被派往殖民地的右翼極端主義官員」。

格雷內爾的發言人表示,信件並不是要威脅(德國企業),而是就美國的政策「發出清晰信號」。自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政府就曾多次施壓德國,要求停止與俄羅斯在「北溪-2號」管道上的合作。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11日回應稱,歐洲的能源政策問題「應該由歐洲來作出決定,而不是美國"。

《周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標題:美國大使威脅制裁德國公司

率先透露信件內容的是德國《周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該報創刊於1956年,是德國周日發行量最大的報紙,總部位於柏林。該報還與周一至周六發行的德國右翼小報《圖片報》(Bild)是姊妹刊,但是編輯部各自獨立。

「北溪-2號」將繞開烏克蘭等東歐國家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於2018年5月開建,其計劃修建兩條從俄羅斯海岸穿越波羅的海通往德國北部海岸的管線,全長1200公里,預計每年總輸氣量550億方,將使德國對俄天然氣進口量翻一番。

「北溪-2號」將繞開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東歐國家,經波羅的海向德國輸氣 圖源:德國之聲

該項目造價95億歐元(約737.7億人民幣),其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作為唯一股東出資50%。

此外,法國ENGIE集團、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 Group)、荷蘭皇家殼牌、德國的Uniper公司與Wintershall公司各將提供9.5億歐元(項目造價10%)的融資。兩家德國公司各持股15.5%。

據報道,格雷內爾在信中警告參與該項目的德國公司,「凡是涉及俄羅斯能源出口業務的公司,都可能面臨嚴重的制裁風險"。

他還說,"從最終結果來看,支持修建這兩條天然氣管道的公司,都是在主動參與破壞烏克蘭和歐洲的安全"。

《周日圖片報》還引述了格雷內爾發言人的回應,後者表示信件不應被視作「威脅」,而是「就美國的政策發出清晰信號」。

美國政府多次反對「北溪-2號」並威脅制裁

美國政府則始終反對「北溪-2號」的建設,認為這將增加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此外,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過境烏克蘭時需繳納一筆不菲的過境費用,「北溪-2號」也將令烏克蘭失去這筆收入來源。

在2018年7月的北約峰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批評德國因能源問題成為「俄國人的俘虜」,還威脅「誰跟俄羅斯建『北溪2號』管道就制裁誰」。

去年12月13日,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反對「北溪-2」號的決議,支持美國政府在「北溪2」號問題上實施制裁。

格雷內爾去年12月底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採訪時也表示,凡是參與北溪2號項目的專業公司,「始終都面臨危險,因為制裁是完全有可能的」。

去年8月在德國戈森的管道建築材料 圖源:視覺中國

《商報》還援引德國和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稱,參與在波羅的海海底鋪設天然氣管道的專業公司,已經被美國納入「瞄準半徑」,其中包括總部設在瑞士的Allseas集團和義大利Saipem石油和天然氣服務公司。

據行業人士透露,Allseas公司承擔了超過90%的天然氣管道鋪設任務,而Saipem公司則已經完工。《德國之聲》援引消息人士稱,如果美國方面真的出手制裁,將會觸及項目的"中樞神經",因為"尋找合適的替代方案幾乎是不可能的"。

德國政界回應

對於格雷內爾以及美國政府的批評,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11日曾表明立場稱,"關於歐洲的能源政策問題,應該由歐洲來作出決定,而不是美國。"

德國執政聯盟黨外交政策發言人尤爾根·哈特也批評格雷內爾的做法,稱 「美國大使現在對德國公司進行直接威脅,這在大西洋兩岸關係中是一種新的,不可接受的語調。 聯邦政府應該表示抗議「。

哈特還說,「儘管就能源安全問題,歐盟及其合作夥伴需要進行討論,但我們將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進行」。

聯邦議院左翼黨議會黨團副主席法比奧·德·馬西(Fabio De Masi)則呼籲聯邦政府傳喚格雷內爾。他上周日批評說, 「美國大使顯然覺得自己是華盛頓帝王在德國的州長」,

事實上,格雷內爾早就因其毫不掩飾對德國政府的批評態度而在柏林遭到冷落。

據《德國之聲》介紹,格雷內爾去年5月就職第一天就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與伊朗進行石油貿易往來的德國公司應立即減少業務」。對此,前歐洲議會議長、社民黨前任黨首舒爾茨(Martin Schulz)批評他像一個「被派往殖民地的右翼極端主義官員」。

格雷內爾與德國總理默克爾 圖源:視覺中國

1個月以後,格雷內爾又在接受美國極右翼媒體「布萊特巴特」(Breitbart)採訪時批評默克爾的移民政策,並拿強硬對待移民問題的奧地利右翼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勝選作對比,表示「絕對希望動員歐洲其他的保守派」。

《明鏡》網站評論認為,格雷內爾這番言論「幾乎等同於要求(在德國)政變」,而布萊特巴特則稱讚他是「特朗普在歐洲的左右手」。

去年12月24日,當立場偏自由派的德國《明鏡周刊》陷入旗下記者雷洛蒂斯造假醜聞時,格雷內爾曾致函該刊編輯部,抨擊其存在「機制性的反美主義偏見」,要求第三方機構進行內部調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紐約時報:伊朗制裁效果不明顯,沙特將與俄羅斯討論減產
韓國海域發掘中國宋元陶瓷 底部漢字清晰可見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