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老樹茶和台地茶,你知道怎麼辨識嗎?

老樹茶和台地茶,你知道怎麼辨識嗎?

老樹茶和台地茶,你知道怎麼辨識嗎?

近年來,追隨普洱茶界的「古樹熱,白茶行業也掀起了一股「老樹潮」,眾商家紛紛言說老樹茶的滋味、口感是如何勝於台地茶,這也俘獲了很多茶友的心。但是,老樹茶的鑒別是一個較為困難的問題。

老樹茶是從樹齡較老的茶樹上採下的茶葉製成。老樹有明顯的主幹與樹冠,樹齡在幾十年到幾百年之間,一般是自然生長,樹枝較為高挺,分為栽培型和野生型兩種,栽培型的老樹茶一般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經過人工種植放養;野生型的老樹茶一般形態是直型的,這類的茶樹很少,有部分上百年的老樹野生茶,已經被保護起來了。

台地茶是指運用現代茶葉種植技術的現代茶園產出,它們通常樹齡較短,品種較新,品質上較老樹茶稍遜。台地茶也稱茶園茶、基地茶、小樹茶,目前福鼎白茶台樹茶的樹齡在幾年到幾十年之間,基本上都是人工修剪選育的,樹枝矮小,密植成片;目前市場供應的白茶產品主要還是以台地茶作為原料。

在福鼎,老樹茶一般指1984年以前種植的老茶園,多為鄉村集體、國營茶場種植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青「上下鄉」墾荒。1984年之後,福鼎大力推廣扦插育苗繁殖技術,免耕密植法成為茶園耕作主要方式之一,現代茶園興起,產量與品質更加符合食品健康安全發展形勢。

打個通俗的比喻,台地茶就是飼料雞,養殖規模大,便於管理和生產,出欄時間短,符合商品經濟的大眾市場需求;而老樹茶就是土生土長的土雞,生長周期長,生態健康和品質相對優異。台地茶的採摘頻繁,發芽時間早;老樹茶的採摘頻率低,時間生長周期更長。

由於不同的品種、山頭、海拔、採摘、加工,甚至施肥情況等均會對茶品本身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目前沒有誰能提供一種適合大眾的100%準確辨識白茶老樹茶的方法。但是還是有一些相對可靠的方法。

1、干茶外觀

老樹茶的條索更粗大,顏色也更深一些。雖然台地茶也可以做出類似效果,但仔細觀察,老樹茶的芽頭及一葉二葉,一般呈現黃潤色澤,這點台地茶一般難以體現。但現在也有用台地茶粗老葉仿製的老樹茶餅,也有用老樹茶一芽二葉製作的條索緊結芽頭多的老樹茶餅。

2、香氣及香韻

一般而言台地茶香氣飄揚而短暫,老樹茶香氣沉穩而持久。老樹茶在數泡,甚至10幾泡之後,茶水中還是透香的,葉底也還是香的。

另外,老樹茶根系較深,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樹齡就越大,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台地茶很難出現此種香韻。

3、茶湯滋味

回甘生津:台地茶回甘和生津持久度較差,老樹茶則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有時甚至一兩個小時後還能體會得到。

苦澀度:台地茶苦澀度較高,且很難化開。同一山頭同一樹種的老茶樹茶相對苦澀度低且化得快。

茶湯粘稠度:台地茶或許會有較強口味,但多數口感單薄。老樹茶入口較為順滑,且內質豐富(尤其是果膠質),在口感上會出現溫厚稠密感,這種稠密感即是大家所說的「厚」。

耐泡度:在茶葉鬆緊度、投茶量以及沖泡手法等同的條件下,老樹茶普遍更耐泡,一般可以泡10幾泡,甚至20幾泡。台地茶則底蘊的不足,10泡過後湯質變薄,出現樹葉味和水味。

4、茶氣及喉韻

茶氣:茶氣反應是指喝老樹普洱之後的體感反應,包括後背發熱、發汗,指尖滲汗,身體的通透感、輕鬆感,氣血通暢,面色紅潤等等。甚至有練過氣或體感敏感者還能感到經脈的疏通與氣血運行。這並非玄虛,確實存在。另外有性繁殖的台地茶會有較弱茶氣,無性繁殖的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喉韻就是喝完茶後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韻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時這種韻味會隨呼吸帶入口中,此時您會產生錯覺,怎麼我的喉部也能嘗到甘甜,香韻。喉韻的產生是因為茶品內質豐富時,茶湯喝下時滋味會在喉部累加釋放。

喝完老樹茶後喉韻均能持續5分鐘以上;台地茶內質不足,所以還沒有累加就已經釋放,不能形成喉韻,這種喉韻喉韻越久就代表內質越足。

5、葉底

同一山頭、品種和季節的古樹茶,葉底一般顏色更深、葉片更厚實、葉脈更顯,葉子彈性和柔韌度更好。台地茶會較細嫩,芽頭多,基本無茶梗。(來源:白茶時間,圖來源:南茗佳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茶再好,也要適度
飯後嚼黑茶葉能去口臭嗎?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