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淺論冰雪畫的特殊「語言」——礬墨

淺論冰雪畫的特殊「語言」——礬墨

畫不耐看的原因不一而足,但少趣寡韻則為常見。袁枚論詩時曾經說「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說到了要害。

高宏《迎春圖》

冰雪畫派創始人於志學先生為了豐富國畫表現形式,創新中國畫藝術,研究發明了礬墨畫法,發展和豐富了畫冰雪的技法。古之畫卷體現雪景只以「留白」、「彈粉」等簡單的手法。「留白」是以宣紙原色為雪,用墨色在其上渲染出溝壑紋理,而「畫白」則是以礬墨的特殊方法,在已經著墨的地方畫出冰雪的質感和肌理,這樣創作自然給人一種雪落山野,冰覆萬物的立體感受。

網路配圖

於志學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創造出了使用膠礬做調劑直接表現冰雪的新技法,如潑白、滴白、雪皴等等,在這裡雪已經不是留出來的、不是彈出來的,而是直接畫出來的。於先生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墨有韻,白有光」、「冷逸之美」、「冷文化」等等學說,徹底從理論到實踐解決了冰雪畫的創作原理及技巧,在中國畫的體系中,增添了全新的畫種、畫法、畫派。

在冰雪山水畫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最重要的調劑是「礬」,通過變單純以水為調劑改為礬水做調劑所產生出礬水水痕線,利用它,可以畫出冰雪的效果,結合墨的使用,稱之為「礬墨」,它不但沒有背離中國畫的精神,如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等,反倒激活了水墨沒有發現和利用的潛能,為水墨延伸、重新整合創造出無限可能的形態,展示了一個新的空間。中國畫一旦加進礬,礬首先和墨形成新的關係,各自起到不同作用:墨仍然向黑色靠攏——布黑,礬卻向白色逼近——布白。黑白變化充分發揮,既保持了東方水墨的神韻和本體價值,豐富了水墨表現形態和精神內涵,又沒有丟掉民族繪畫的特質,滿足了中國畫對筆墨情趣的需求,可以說冰雪畫史無前例地由礬墨完成了中國畫的黑白新篇章。

高宏《風骨》

礬墨畫不僅實現了「白」,而且還實現了「光」。光在中國畫中是「模糊不清」的,前人不承認中國畫中的明暗素描關係,礬墨卻可以畫出光來。冰雪在消融時一滴水珠被「滴白法」凝結在宣紙上,這是中國畫從來未有過的奇蹟,那一滴水珠,正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這是最典型、最具說服力的例子。光在中國畫上起到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中國傳統畫論中的「畫留三分空,生氣隨之發」之說,就是伴隨著光的出現營造出的一種氛圍。

網路配圖

光給畫面帶來升級和一種生命的存在。中國畫藝術歷來是講究詩畫結合的,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中國古代的畫很難見到光,但中國古代的詩卻光芒四射。如唐詩「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等等不勝枚舉。是礬墨技法讓中國畫補上了「光」這一課,礬墨技法讓中國畫大放「光」彩!

原文作者:高宏

原文來源:《收藏投資導刊》2018年12月刊《淺論冰雪畫的特殊「語言」——礬墨》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收藏投資導刊》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家網 的精彩文章:

豐子愷畫畫「不要臉」,竟是跟他學的!
精美絕倫的手工藝代表——百寶嵌

TAG:中國美術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