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難以挽回的的品牌坍塌 蘋果「禁售令」強制執行勢在必行

難以挽回的的品牌坍塌 蘋果「禁售令」強制執行勢在必行

距離2018年12月初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稱「福州中院」)頒髮針對蘋果七款iPhone產品的禁售令,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該生效法院裁定也已經被蘋果公司公然無視了如此之久。

儘管通過升級iOS系統、提出複議等方式作為回應,但是蘋果公司從未停止過市場上任何一款iPhone的銷售。在法院裁定的執行陷入僵局的同時,人們不禁好奇,在蘋果公司眼中「訴中臨時禁令」是什麼?福州中院又算什麼?

兩面派的蘋果藐視中國法律

最應該與來自中國的禁售令關聯起來的,是2018年12月20日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判決蘋果公司侵犯高通的智能手機節能技術侵權,並頒髮禁令。該判決做出後,雖然並未生效,蘋果公司迅速在德國15家零售店停售涉及的四款手機,並將它們從德國官網下架。而在2019年1月初高通公司提交擔保金申請執行該判決之後,蘋果公司迅速聲明將立即停止在德國所有直營零售店銷售涉案手機,並從所有第三方銷售商召回所有侵權產品。

一邊是火速響應,一邊是拒不執行。蘋果的兩面派做法已經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也有諸多媒體開始嚴肅批判,但最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法律界人士的聲音。

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國家知識產權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主任李明德就此事表示:「蘋果拒不執行禁令,呈現對於中德禁令採取的不同態度,是對中國司法的挑戰。」

李明德分析稱,首先,作為一個跨國公司,蘋果公司應該充分尊重所在國的法律,執行所在國法院的判決,如果蘋果公司認為判決不合理,可以依照相關程序推進。其次,從法律規定角度來說,禁令在複議期間不停止執行是一個基本原則問題。

這和此前福州中院的說法一致:按照我國法律規定,該禁令生效後,中國範圍內的蘋果專賣店必須立即停止售賣該裁定所指定的機型。如果蘋果不服裁定,可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日內複議一次,但複議期間不得停止裁定的執行。

然而正如我們所見,蘋果公司對於此事的態度以及做法有著非常大的問題。

針對與高通的專利糾紛,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一個月來接受媒體採訪時都表示,雙方几乎沒有達成庭外和解的可能,但卻並沒提及庭內的裁定如何執行。

其實,福州中院裁定被公布的當晚,蘋果公司就對媒體表示:「試圖禁售我們的產品是高通公司的又一絕望舉措,該公司的違法行為正受到世界各地監管者的調查。高通公司正在就他們以前從未提出過的三項專利提出主張,包括一項已經失效的專利,我們會通過法院尋求所有的法律途徑。」

從這番言論中不難分析出蘋果公司的兩層意思:

一,企圖轉移視線,對自己的違法行為閉口不提;二,在拒不執行中國法律裁定的情況下,蘋果公司要尋求法律途徑保護自己。

一面藐視法律,一面還尋求法律保護。這就是兩面派的蘋果。

福州是一個地方,但是法律不分「地方」全國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在蘋果眼中可能只是一個普通地方。但「地方」這個詞還有一層意思,是相對「中央」、「最高」和「國家」的一種行政區分。蘋果公司與高通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恰恰超脫了「地方」的限制。

蘋果公司和高通公司都是跨國企業,兩家的業務遍布世界各地,雙方的專利糾紛也從2017年就開始,可以說從時間和空間上福州中院的這場官司都顯得只是雙方專利糾紛的一部分。但恰恰這一個「點」,代表了整個中國法律的「面」。

2018年12月14日當天,蘋果公司就向福州中院提出複議申請,不過當天蘋果公司在美國對媒體表態:「所有在售型號的iPhone仍然可以購買」。此後至今,所有涉案iPhone機型的銷售情況也的確如此。

12月14日,蘋果公司表態「我們尊重福州法院及其裁定」,並單方面表示,為中國的iPhone用戶發布一個軟體更新就可以解決合規性問題,即升級iOS系統。

針對這一問題,北大法學院教授、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易繼明認為,更新iOS操作系統能否規避侵權,應該由法院來裁決,而不是蘋果公司單方面可以認定的。而最重要的是,合理的順序是:禁令發布——執行禁令——合規化改進,而不是蘋果自認為的:禁令發布——合規化改進——不執行禁令。另外,複議並不影響訴中臨時禁令的執行,這也是法律界的常識。

蘋果公司一方面在輿論中渲染和高通的糾紛,讓風聲蓋過法律的裁定以混淆視聽,另一方面「自行靈活」地規避侵權,這些小聰明路人皆知,但背後的疑點則需要一個隱藏的細節來解開。

從時間節點上,實際上福州中院2018年11月30日就簽發了「民事裁定書」,由高通公司2018年12月10日在其官方網站公開「訴中臨時禁令」的主要內容,才引起了全球的關注。

但是,根據《中國經營報》報道,蘋果公司在中國的4家子公司中,北京蘋果福州公司於2018年12月7日接收裁定書,上海蘋果電腦公司、北京蘋果公司、上海蘋果公司的代理機構在第一次收到福州中院郵寄的裁定書時拒絕簽收,函件退回後,由福州中院重新郵寄並電話催促代理人簽收,代理人才簽收了裁定書。

註:四家蘋果中國子公司全稱分別為: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蘋果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和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福州泰禾分公司。

也就是說,從最開始,蘋果公司就選擇性地區別對待了福州中院的裁定,企圖在全國範圍內免受禁令影響。

正如李明德所說:「專利權在整個中國都是有效的,不能因為是地方法院下達而拒不執行。」 任何人在中國的某一省市被法律判定為犯罪嫌疑人,在全國範圍內都是犯罪嫌疑人,不會因為逃出這一省市就疏漏於恢恢法網。

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蘋果對中國法律在全國範圍內的有效性存在誤解,或者,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地挑戰我國的司法權威。

值得注意的是,1月9日,在福州中院授予高通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的消息公布滿一個月的前一天,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微信賬號發布文章《重磅!福建法院公開發布執行工作「八個一律」承諾舉措》,其中第四條是:拒不履行法律義務的一律依法嚴懲。這一條明確闡述:對於執行通知書確定的履行期限過後仍未履行的,一律對被執行人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對於報告財產令送達後拒絕報告或報告不實的,一律依照規定對被執行人採取納入失信名單、司法拘留或罰款等措施;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履行,或有轉移、隱匿財產行為抗拒執行的,一律將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意思非常明確:福州是中國的一個「地方」,但中國的法律不分「地方」或者全國。按照福建高院的明確表態,如果蘋果公司仍拒不執行禁令,等待它的將只有強制執行和中國法律下的嚴重法律後果,包括刑事責任。

強制執行意義重大,也勢在必行

法律界人士如此關注科技圈的熱點事件,可能這還是第一次,但恰恰法律界的專家們指出了蘋果的明路。

據了解,針對蘋果拒不執行「訴中臨時禁令」一事,目前10多位國內知名法學專家形成了中國法學界較為統一的看法:「一旦臨時禁令發布,蘋果公司的四家中國子公司就必須履行」。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肖建國表示:「裁決已生效,就必須進入執行程序」。意即,蘋果公司現階段應無條件執行福州中院此次下達的訴中禁令。

他表示,繼續銷售涉嫌侵犯專利權的iPhone毫無疑問違反了保全裁定的要求,而蘋果公司重複性的、持續性的侵權行為,表明高通申請法院強制該執行行為保全裁定,已經完全符合法定條件。換句話說,如果高通的律師提交申請,法院可以將被執行人的負責人納入失信名單,限制消費或者是高消費,禁止乘坐飛機、高鐵等措施迫使其履行義務。

提及失信,值得注意的是,發改委等三十八個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正是在福州中院做出裁定後不久發布,蘋果禁令事件恰恰踩在這一時間點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知識產權與科技法研究所所長孫國瑞評論蘋果禁令事件時表示:「若裁決已經生效,當事人雙方在司法程序上已經行使了其合法權利,接下來應當進入執行程序,要麼主動履行,要麼申請強制執行。」

而從《備忘錄》角度,蘋果公司主動履行或者法院強制執行任一種結果,都將對中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執行力度上意義重大。國內知識產權保護髮展至今已經卓有成效,如果高通與蘋果訴訟案的行為保全裁定能得到執行,將對中國知識產權領域的行為保全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而保全裁定的最終執行,顯然是勢在必行。

目前來看,蘋果公司並沒有主動履行禁令的態度,也堅持不與高通和解,強制執行已經是唯一的選擇。但一個月過去,對蘋果公司的強制執行還尚未啟動。孫國瑞表示,行政執法是法院執行部門的第一關,可以彌補司法程序時間太長的問題;「但在現實情況中,各地的行政管理部門,執法條件有限,人力、資金、設備都存在問題」。

肖建國也表示,在我國現有的《民事訴訟法》和強制執行司法解釋中,除了少量間接執行措施外,很少涉及停止侵權或者責令被告停止銷售、停止進口的裁判文書如何強制執行的規定,從立法層面依據不足。

不過,據蔣洪義介紹,基於強制執行的考慮,高通方面已經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在收到「禁令」之後繼續銷售被禁售型號iPhone的行為進行了公證取證:其中,2018年12月11日在福州蘋果店公證購買了iPhone 7、iPhone 8、iPhone 8 Plus各一台;2018年12月17日在北京和上海的蘋果店公證購買了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各兩台,為後續法院的強制執行已經準備了充分的證據。

至此,蘋果的選擇已經非常明確,主動履行這條法律專家指出的明路,或在庭外與高通和解。但法律層面上,蘋果打著升級iOS系統的幌子繼續銷售涉案iPhone等既成事實,已經構成對中國法律的藐視、對法律權威的挑戰。即便案件圓滿結束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企業三觀正,方能走得更遠。對裁決態度的反覆無常會影響到企業在社會及公眾中的信譽,從市場層面理解,影響的無疑是蘋果的品牌。

品牌從來不是慢慢倒下的

近年來,在競爭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不斷有品牌淡出,從廠商角度,品牌可能是慢慢式微的,他們或許從產品、供應鏈、營銷等不同層面分析、反推銷量下滑的原因;但從用戶角度,品牌從來不是慢慢倒下的,都是一瞬間坍塌。

產品品質上的殘次、功能體驗上的下滑、性能表現上的限制等,用戶遇上任何低於預期的情況都可能是這個品牌在心中坍塌的瞬間,而這種坍塌大概率會讓用戶就此遠離這一品牌。

此前蘋果手機出現的各類「門」事件已經不勝枚舉,曾經實力雄厚而養成的傲慢態度也讓人記憶猶新,但此次在法律判罰面前的自以為是、拒不服從一事的嚴重程度顯然不同以往。

在產品層面已經與「創新」二字漸行漸遠的同時,蘋果品牌本身也病入骨髓。就如專家的分析和福州高院的暗指一樣,如果蘋果不與高通和解,最終逃不開強制執行。這次風波的最終結果將會是蘋果彎腰,不論是向中國法律,還是法庭外的高通。只是經此一役,蘋果的形象已經在很多人心目中坍塌,想要重塑,會是難上加難。

更多重磅新聞:

1.「淫穢用品」?女性情趣用品創業公司被奪回CES創新獎 ;

2.從簽約到開建僅6個月 特斯拉刷新上海對外開放新速度 ;

3.美國聯邦政府停擺或導致5G網路部署推遲 ;

4.TCL、三星、LG等公司宣布組建8K協會,促進下一代顯示技術發展 ;

5.白宮停擺 或將阻礙美國5G網路部署 ;

6.消失」的押金:ofo上千萬用戶等待退押金內幕 ;

7.蘋果市值百天縮水3700多億美元 是特斯拉市值近6.3倍 ;

8.中國聯通首批用戶開通5G:這速度拋棄寬頻 ;

9.蘋果:曾考慮用三星聯發科5G晶元組裝2019款iPhone ;

10. 亞馬遜成市值最大公司並不意味著它將統治世界 ;

11. 從新零售到商業操作系統, 阿里巴巴化指為拳開啟零售業數字化革命 ;

12.騰訊智慧零售田江雪:用小程序幫商家打造自營渠道 ;

13. 聯通這一重磅福利突然消失了 無語! ;

14.三星7nm工藝確認下半年量產!3nm也在路上 ;

15.蘋果AirPower已經投入生產 可能很快上市 ;

請下載愛集微APP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投資聯盟 的精彩文章:

蘋果砍單對富士康衝擊嚴重,富士康廠區四個部門被裁
未來,我們將進入怎樣的IC時代?

TAG:半導體投資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