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孫權英明一世,卻在對待人才時犯了迷糊,白送給劉備2個人才

曹操孫權英明一世,卻在對待人才時犯了迷糊,白送給劉備2個人才

三國是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無數英雄人物登場,再加上《三國演義》一書的潤色,這個時代成了熱血男兒們最嚮往的時代,其實三國是殘酷的,尤其是對於各路諸侯來說,一個小小的決策也許會改變自己的一生,呂布多次易主,最終淪為「三姓家奴」,下場凄慘,袁術無腦稱帝,最終成眾矢之的,看起來就數曹孫劉三家主公最為英明,沒有做過啥錯誤的判斷,其實不然,孫權和曹操就曾因為同一個原因而各錯過一位人才,若是這兩人屬於魏、吳,那劉備也許就該早早退場了,也就不會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了。

(劉關張劇照)

曹孫劉三家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大的三股勢力和他們知人善任是離不開的,比如袁紹、袁術等人就缺乏這種禮賢下士或者說是慧眼識珠的能力,劉備可以為了趙雲摔阿斗,曹操為了愛將典韋的死去而痛哭,孫權敢放大權給都督,看起來都是明主,但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以貌取人。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對於本文的兩位主角來說,這話真是太貼切了,因為他們都屬於那種其丑無比的人,也正因為如此而受到了曹操、孫權的歧視。

(曹操劇照)

第一位登場的是龐統,外號「鳳雛」,與諸葛亮齊名,但諸葛亮是一副書生模樣,龐統卻濃眉掀鼻,讓人看著都煩,這人原本是東吳大都督周瑜手下的功曹,位不高權不重,但有才的人總是口無遮攔,周瑜死後魯肅向孫權推薦龐統,可孫權一見他就給嚇著了,然而龐統自己還作死,將周瑜批判了幾番,孫權哪受得了這種氣?於是便將龐統趕走。

龐統投了劉備,其實起初劉備也和孫權犯了一樣的毛病,但劉備夠虛偽,他沒孫權那麼過分,只是不重用龐統而已,後經張飛推薦,龐統這才真正進入劉備的視野,最終還引劉備入川,幫劉備續命。

(龐統像)

另一位人才名為張松,這人論長相只怕還不如龐統,這人是額钁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除了身材矮小外,筆者很難想像這額頭長得像鋤頭是怎樣一種長相,若真要有某人長這樣,那也的確是夠丑了。

在赤壁之戰前,張松便想獻那細川四十一州圖給曹操,只可惜曹操也是個「外貌協會」的,見這張松太丑,也對他嗤之以鼻,張松也是懷才之人,哪受得了這種氣,便諷刺了一番曹操,赤壁之戰後,他也轉投了劉備麾下。

(張松劇照)

有了龐統在前,劉備這次似乎懂了「不要以貌取人」的道理,於是接納了張松的西川地圖,後在龐統等人的輔佐下順利入川,可以說曹操、孫權這兩波「相貌歧視」是各錯失了一位人才,這事真是細思恐極,若是他們不嫌這兩人丑,那劉備也不會得到兩位人才,更沒有入川的機會(至少沒這麼順利),這天下還能三分嗎?只怕就曹孫之爭了。

曹操、孫權大氣了一輩子,自詡知人善任,卻在面對人才時因為最膚淺的「顏值」問題而犯迷糊,實在是不應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梁山好漢中的3個人渣,別人好心收留他們,他們卻殺了人家的女兒
古代一皇妃,其子2歲早夭,金庸一出手,她死去的兒子成了大反派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