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衛報:主流媒體正向我們強制灌輸AI萬能論

衛報:主流媒體正向我們強制灌輸AI萬能論

騰訊科技訊 英國衛報網站報道發表評論稱,所謂「人工智慧」是一個現在被廣泛使用(或者說被濫用)的科技術語,定義鬆散,且大多數時候都存在誤解,現階段的量子物理學概念也是如此。但這兩者之間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雖然量子物理現象不太可能對大多數人的生活產生直接影響,但是AI的機器學習已經對我們產生了可量化的影響。

目前,在AI方面擁有足夠話語權的科技巨頭還希望進一步加大AI、機器學習的這種影響力,並為此精心設計了自己的一套說辭,那就是「雖然在通往美好科技未來的道路上,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和負面影響。但總的來說,人工智慧對人類大有好處,且科技進步的滾滾車輪是不可阻擋的。」

在英國,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已經在最近的演講中已經將人工智慧確定為英國工業和醫療保健的未來主要增長領域,而她也絕不是唯一一個願意為此買賬的政客。

至於人們為什麼會如此買AI的帳,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是:新媒體時代下人們往往容易受到主流媒體的影響。

近期,研究人員對2018年前八個月英國六大主流新聞機構發表的760篇文章進行了系統統計。而且,所挑選的這些新聞媒體代表著不同的政治傾向,其中包括《每日電訊報》、《在線郵報》、《衛報》、《赫芬頓郵報》、BBC和英國版《連線》雜誌。這一研究的主要結論是,「媒體對人工智慧的報道是由行業本身主導的」。

數據顯示,在這760篇文章中有將近60%的文章專註於新產品、產品發布和涉及人工智慧技術的倡議方面,其中還有12%的文章中明確提及了未來的「火星殖民者」埃隆-馬斯克(ElonMusk)。

最關鍵的一點是,在這些文章中人工智慧產品往往被描述為一系列公共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媒體撰稿人很少質疑人工智慧是否可能是這些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不承認關於這項技術可能帶來的公共影響。

一名研究人員指出,「媒體報道通過放大行業對人工智慧的訴求,已經將人工智慧視為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方案。雖然這一技術存在的問題可能會擾亂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他們通常不願承認人工智慧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

分析認為,這項研究揭示了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對人工智慧給基本權利和法治帶來的挑戰視而不見。另外,根據牛津大學展開的獨立研究表明,這樣的戰略正在取得成功,主流新聞業正在無意中幫助和慫恿這一戰略。

的確,任何人都不應該被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所蒙蔽。正如歐盟委員會首席顧問、司法部基本權利與公民聯盟主管保羅-內米茲(PaulNemitz)在皇家學會發表文章中指出的那樣,「任何技術的開發和部署都存在倫理、道德問題,但最終應該由法律,而不是倫理來決定是否繼續使用這些技術。就像建築師在設計房屋時必須考慮建築法規一樣,科技企業需要從一開始就思考『他們的未來項目會如何影響基本權利和法治,以及如何確保該項目不會破壞社會基本原則』。」(騰訊科技編譯/湯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工業富聯:推2.25億股股權激勵計劃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為何重新調查Facebook隱私問題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