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雷軍很「苦惱」,市值跌了2500億,小米未來何去何從?

雷軍很「苦惱」,市值跌了2500億,小米未來何去何從?

上周,小米市值再創新低,已跌破300億美元的大關,同比下跌376.15億美元,市值縮水約合人民幣2500億。儘管此次的市值下跌有著股票總股本解禁,投資者和股民拋售的影響,但小米的市值已經下跌,何時才能再回到高點,情況並不明了,相信雷軍一定很「苦惱」。一切都需要看小米公司的表現,但是小米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呢?

2018年度小米的年度報表並不算太差,依照最新的數據統計,小米的全球出貨量突破了1億台,僅次於三星、蘋果和華為。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又能看到曾經可以和華為「平起平坐」的小米,如今在總的出貨量上已經被領先接近1億一台的銷量。整個小米手機的銷售量僅僅相當於華為旗下品牌榮耀的銷售量。

而小米這兩年在智能家電領域逐漸發力。小米的智能電視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智能電視的第一品牌,在印度市場也完成了9個月出貨100台的驚人銷量。近一段時間,小米還與TCL達成了合作,準備繼續在這方面發力。但是小米在智能家電領域的運營模式,卻被不少網友指出,類似聯想在PC領域的運作模式。大二不強,逐漸成為整合機器。

而這些不禁讓筆者聯想到小米的自主研發晶元澎湃。澎湃S1在研發成功之後曾經被搭載在小米5C上銷售,但是技術上存在缺陷的澎湃S1顯然還不夠成熟,在退出後被迅速冷藏。而計劃中的小米澎湃S2,經歷了漫長的籌備時間,卻逐漸失去消息。這不禁讓人懷疑,小米是否還能發售搭載自主晶元的手機。

筆者能夠在小米最近今年的發展中,看出小米在雷軍的帶領下做大了,比如將紅米獨立,讓紅米成為一款自主運營的品牌;比如和TCL的合作;比如在港股的上市。但是無論是在小米傳統的手機領域,還是在小米最近發力的智能家電領域,小米都沒有做強,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技術上,小米沒有一款讓人嘆服的核心科技。

如果,小米擁有一樣和蘋果一般的核心科技,那麼股市上2500億的縮水,回復只是時間問題。但是現在,小米就只能慢慢的等待市場的恢復。企業之間的競爭相當殘酷,如果你不能超越別人那麼就會被別人超越,而這又體現在技術上,沒有技術帶來的亮點優勢,誰會選擇你的產品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雁過留痕 的精彩文章:

兄弟之爭,華為Nova4和榮耀V20針鋒相對,哪個才是王者?
營收1500億,增長34%,怪不得董明珠能這麼任性!

TAG:雁過留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