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最前線|萬達電影又拿了票房第一,但撐不起危機中的萬達

最前線|萬達電影又拿了票房第一,但撐不起危機中的萬達

1月14日,萬達電影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2018年實現國內票房79.8億(不含服務費),同比增長10.1%,高於全國票房增速,萬達電影票房連續十年位居全國第一。

但是,萬達電影全球票房及觀影人次的同比增長率正在逐年下降。2018年,萬達電影的全球票房為95.6億元,同比增長8.9%,觀影人次2.3億,同比增長7.5%。而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票房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9.6%、20.5%、13.14%;觀影人次2.3億,觀影人次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8.9%、22%、12.98%。

最前線|萬達電影又拿了票房第一,但撐不起危機中的萬達

萬達電影票房增速放緩受到整個市場環境的影響,近兩年尤其是2018年中國電影行業整體形勢不容樂觀。經歷了前幾年的高速增長後,影院數量和屏幕數量即將到達天花板,電影市場的人口紅利也在逐漸消失。2018年,全國電影市場票房累計565.4億元(不含服務費),同比增長7.9%,遠遠低於2017年13.45%的同比增長率。

為了解決院線運營效率下滑的隱憂,萬達集團通過打通影視行業上下游來對衝風險。2016年2月,萬達電影宣布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將以372億對價收購萬達影視,但該方案被深交所問詢,後宣布「中止」。2018年11月5日,萬達電影停牌489天後復牌,卻四度跌停。

11月26日,萬達電影發布了兩年半來的第四個收購萬達影視的方案,承諾萬達影視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承諾凈利潤數分別不低於7.63億元、8.88億元、10.69億元以及12.74億元。

經歷了一波三折的重組後,萬達電影目前的市值為378.53億元,較2017年7月停牌前市值近609億元縮水230億。

萬達電影從屬的萬達集團在過去兩年同樣經歷了重大調整。

2016年,王健林宣布萬達集團將由單一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型,並主動出售核心資產實現「去地產化」。2016年萬達主動調減了近600億元的房地產收入;2017年商業地產收入1125.4億元,同比減少21%;2018年地產集團收入540.2億元,同比減少34.9%。

與此同時,以影視為主體的文化產業在萬達集團總體營收中的佔比越來越大。1月12日,王健林在萬達2018年工作總結大會上公布萬達文化集團收入692.4億元,其中影視公司收入580.6億元,同比增長9.2%;以影視、體育、兒童為主的文化產業集團,首次超過商管、金融、地產成為萬達第一大產業。王健林在會上還要求萬達商業(已更名為萬達商管)必須於今年內完全剝離地產業務。

由此看來,文化產業對萬達集團營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過去三年,雖然文化產業的營收比重顯著增加,但主要是因為集團總營業收入逐年下滑。轉型中的萬達集團尚未補足「拋棄」的地產業務營收,2018年總收入為2142.8億元,同比下降5.7%;2017年總收入2273.7億元,同比減少10.8%;2016年總收入2549.8億元。

在業績承諾壓力下,重組後的萬達影業能否真正帶動萬達集團的整體營收上漲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