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 | 水青衣

01

年底最火的話題,應該就是年終獎。

近日的《吐槽大會》上,李誕以老闆的形象,再現了每年年末給員工「畫大餅」的情景。

「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去年一張「畫出來的大餅」,今年又是一張「煎餅」。

「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漂亮話說來說去,就是為了逃避發錢。

網友們紛紛評論,感同身受,扎心了。


「都2019年了,2018沒發的年終獎,還會遠嗎?」

前段時間,網上曝出美國一家公司「年終獎人均130萬美元」的消息,消息剛一出,就在朋友圈炸開了鍋。

這家名叫Juul的電子煙公司,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電子煙,坐擁七成市場份額,毛利高達75%。

它的老闆說,每個員工都是公司的利益相關者,於是出手就是20億美元,發給1500名員工。

年終獎的發放態度,是檢驗老闆的最好標準。發不發,發多少,怎麼發,最能見公司的格局。

02

公司怎麼樣,發次年終獎就能知道

這兩天,「玩命才能拿年終獎」事件引發熱議。

「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重慶一家公司忽發奇想,要求員工去某景區玩驚險項目:

所有項目全部玩過,才能獲得全額19000元的年終獎,如果只體驗了一個項目,只能拿到500元。

重慶某公司的「玩命年終獎」

這個全額一點也不好拿!

有一個項目叫21米懸崖鞦韆,相當於被拉到7層樓的高度,然後被忽然鬆開拉環,一秒飛向懸崖之外,很多人叫都叫不出來,下來後臉嚇得煞白。

「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除了21米懸崖鞦韆,還有360度大擺錘、彈射飛人等,都建在懸崖邊,帶來極大恐懼感。

老闆說:


「設計這個特別年終獎的初衷,是公司基本為年輕人,希望大家都更有挑戰精神,更有狼性。」

對此,該公司員工卻表示,這可能就是老闆不想發年終獎。

網上關於最坑年終獎的吐槽,遠遠不止這些。

有一家公司,老闆獎勵一張值班表,總計5天假,值班2天;有的老闆倒是肯給假期,但是要扣工錢。

有一家公司,明明說好了發「蘋果牌筆記本」,拿到手的時候,是蘋果、牌、筆記本。

「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還有一家公司,老總很大氣,「今年年終獎,有可能你就是百萬富翁!」員工們無比激動,拿到手後發現,每人一張2元彩票。

兜里有錢,才好過年。一家公司怎麼樣,發次年終獎就能知道。

03

談錢,才是對員工最大的尊重

朋友周周跟我吐槽她的年終獎。

她的老闆在公司30人的群里,發了5個100塊的紅包,隨後艾特所有人出來搶。周周前4個沒搶上,唯一搶上的1個,只有1.4元。

老闆說,快過年了,500塊是給所有員工的年終獎。

周周氣炸了,辛苦工作一年,年終獎連2塊錢都沒有。

她找老闆談,老闆笑眯眯地告訴她,要往長遠看,要有奉獻精神,做人最重要是有情懷。

情懷這東西,就跟李誕畫的餅一樣。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實際上填不飽肚子。

員工幹活,連馬斯洛最底層的需求都達不到,還談什麼奉獻?

人力資源專家管宏說過一句話:


「如果老闆一直只跟你談理想,不跟你談錢,那你可以把他炒了,因為他跨越了你的生存需求。麵包還沒有呢,談詩和遠方有何意義?」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成功上市,市值衝破千億港元,成為全球第五大餐飲企業。

「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海底撈成功靠什麼?

毋庸置疑,靠服務。

為何能把服務做到如此極致?

秘訣是創始人張勇的那句話:


「談錢,才是對員工最好的尊重。」

黃鐵鷹老師曾寫過《海底撈你學不會》,裡面講一個餐飲大佬找他,讓幫忙挖海底撈北京大區經理袁華強。

他搖頭:「我不挖海底撈的人。挖不動。」

為什麼挖不動呢?因為張勇給的錢太多了。

張勇說:


「在海底撈工作非常累,能幹到店長以上的人,都對海底撈做出了很大貢獻。不論出於什麼原因,只要他們想走,我就會送『嫁妝』。 小區經理走,給20萬。大區經理走,送一家火鍋店,大概價值800萬。」

黃鐵鷹問:「袁華強走,你會給800萬嗎?」

張勇說:「一定給。」

張勇捨得給錢,大家自然願意跟著他玩命干。

相比產品、資金和一時的利潤,優秀、忠誠、願與公司一同成長的員工,才是企業最大的財富。

而培養一個這樣的員工,所需要的時間和物質成本,以及他最終可能為企業帶來的豐厚回報,不是短視的老闆能夠看見的。

好老闆看到的是十年後的員工,壞老闆看到的是十分鐘後的員工。

捨得為員工花錢,才是一個老闆最有情懷的表現。

04

年終獎,藏著老闆的格局

一家公司好不好,不單要看它年終獎發了多少,更要看它是怎麼發的。

有不少老闆制定的年終獎發放規則很奇葩,年底拿一小部分,年後分幾個月慢慢給大家。

說白了,就是要牽著員工的鼻子走,用年終獎控制員工。

這樣的公司格局太小,也肯定留不住人。

願意主動的老闆,才是有大格局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任正非特別看好華為骨幹李玉琢,他派了一個大神三顧茅廬,想再請李玉琢出山。

李玉琢還是不願意,任正非死心了。任正非告訴李玉琢的上司,等到12月31日再同意他的離職申請。

任老闆是想拖著,不讓李玉琢找下家嗎?不是。

華為有規定,在當年12月31日之前離職的員工,不能發上一年的獎金。

任正非感恩李玉琢對華為的一切付出,所以為他保留了年終獎。

拿到年終獎時,李玉琢非常意外:整整200萬!是他在華為拿過的最多的一次。

經營之神傑克·韋爾奇曾說:


「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都是必要的,兩者缺一不可。我遇到過只給員工發獎章的老闆,他認為多給錢是愚蠢的。我認為這大錯特錯,金錢和精神鼓勵應雙管齊下。」

錢是抵禦意外的底氣,沒有錢的談理想,都是一種虛偽。

年終獎,既是衡量員工個人價值的最好標準,是公司對其一年業績的肯定,同時,也是一家公司實力與格局的體現。

真正有智慧的老闆,最不該省的就是錢。

作者:水青衣,生活技能一言難盡的職業寫作人。入廚打破碗,出門即迷路,宅家執拙筆,閑讀二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 的精彩文章:

人為什麼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後哭了……
《紅樓夢》告訴我們的5條社交潛規則

TAG: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