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諾獎得主涉種族言論,稱黑人智商不及白人,被剝奪一切榮譽頭銜!

諾獎得主涉種族言論,稱黑人智商不及白人,被剝奪一切榮譽頭銜!

因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著名科學家詹姆斯·沃森,在90歲高齡的時候,為自己的種族主義言論付出了代價。近日,沃森曾經領導的冷泉港實驗室宣布,詹姆斯·沃森的言論應該受到譴責,實驗室決定剝奪他冷泉港實驗室名譽校長、名譽教授和名譽受託人在內的所有榮譽稱號。

沃森是著名分子生物學家,20世紀分子生物學的領頭人之一。他和同事佛朗西斯·克里克一起利用X光衍射數據建構DNA模型,提出了革命性的DNA雙螺旋結構,結果發表在1953年4月25日的《自然》雜誌上,開創了分子生物學的先河,兩人也因此與莫里斯·威爾金斯共同獲得了1962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沃森於1968年開始擔任位於紐約長島的冷泉港實驗室(CSHL)主任,1994年擔任總裁,1998年成立了沃森生物科學學院,專註生物學教育。但沃森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種族主義言論,2007年沃森在接受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採訪時聲稱,黑人先天智力不及白人,他因而對非洲的未來未敢樂觀。此言一出,舉世嘩然,冷泉港因此解除了他的職務,沃森隨即對此表示毫無保留的書面道歉,冷泉港保留了他的榮譽頭銜。

在此之前,沃森一些不當的言論就曾引發爭議。1997年,沃森對英國《星期日電訊報》說,應該允許女性因任何原因墮胎,例如在胎兒中發現同性戀基因;在2000年的一次演講中,他聲稱一個人的體重、志向、膚色和性能力之間可能存在聯繫;2003年在英國播出的電視紀錄片中,沃森認為愚蠢是一種應該治療的遺傳性疾病。

導致沃森被剝奪所有榮譽頭銜的輿論風波起源於1月2日美國PBS播出的紀錄片《美國大師:解讀沃森》,沃森在該片中表示,他對自己多年前種族和智力之間關係的看法沒有改變,他倒希望有所改變,希望有新的知識來表明,後天培養比先天重要得多;然而在智商測試中,黑人和白人的平均智商確實是不同的,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就是——遺傳;但他並不對白人和黑人之間的區別感到高興,而是希望它不存在。

冷泉港迅速對此發表聲明,稱沃森博士的言論毫無科學根據且魯莽,應該受到譴責,沃森的道歉將不會再得到認可,他的榮譽頭銜也不再被保留,冷泉港實驗室譴責濫用科學來證明偏見是正當的。

作者公眾號:xudewen02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德文 的精彩文章:

南極出現史上最大規模的糞便,太空里都看得見!
地球直徑每天增加1厘米會發生什麼?人類將丑得打飽嗝!

TAG:徐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