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臨滄勐庫十八寨之那蕉

臨滄勐庫十八寨之那蕉

那蕉,也叫那焦,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距離鎮政府22公里。國土面積10.1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1000毫米。

那蕉屬於勐庫十八寨的東半山,那蕉的海拔很高,而且那焦一帶村寨都沿著公路呈現密集型分布,公路兩側全是藤條茶,那蕉七個寨子都產茶,古茶園零散分布,大大小小不計其數,但樹齡不是很大,超過兩三百年的古茶樹就比較少。

那蕉的藤條茶

在勐庫大葉種當中,勐庫東半山的藤條茶,無論是從茶樹大小,還是茶園規模都是令人耳目一新且拍案叫絕的!東半山的藤條茶茶樹堪稱天下一絕,其茶樹形態優美,一顆藤條茶樹上有幾十甚至上百根藤,最長的藤長達四米,藤纏樹,樹纏藤,藤纏藤,茶樹排成行,蔚為壯觀,遠遠看去,藤與樹相互纏繞,如同天然織成的藤網,令人驚嘆!

藤條茶其實在勐庫並不少見,西半山的邦改,丙山沙河鄉的邦木、邦協,忙糯鄉的滾崗等村寨,也有大面積的藤條茶園,但是就論藤條茶的規模和名氣而言,東半山的藤條茶絕對是「無人能出其右的」,尤其是東半山的壩糯茶園,那蕉茶園聲譽極高。

在這裡,不得不由衷的佩服先人們種茶的技術。先賢們以大智慧將古茶樹種植修剪成藤條狀,讓樹形態更加優美;樹根與樹枝裸露可見,樹枝上長有細軟的枝藤,枝藤上,基本沒有鮮葉,只有枝藤最頂端有茶樹新葉,茶枝猶如柳枝般低垂柔軟。

東半山藤條茶,為何會具有藤類植物的特徵。據了解,從清朝開始,勐庫東半山,居住均為漢人,漢人與布朗族,對於茶樹的管理是完全不同,布朗任其生長,而漢人對茶樹精心培育。每年春發時,將枝條上新發新芽採摘只留兩個芽頭,芽頭兩邊保留兩到三片嫩葉,其餘的芽葉,連同根蒂全部抹除。年復一年的發新,與修剪,茶樹枝條延伸3—4寸,新葉通過長期去除,枝條上就無保留。枝葉特徵也就形成了藤類植物的特徵。新葉的生長形態就形成了枝條頂端生長的模式。

那蕉普洱茶特點

蕉茶的普洱茶聞干茶,隱約有清香,茶入口濃郁,飽滿,滋味鮮爽,入口含香,香濃於湯,入口清甜,湯濃化的很快,不拖泥帶水,給人一種甘甜凌冽的泉水般的清冽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滇藏號 的精彩文章:

滇紅茶的七大功效,不看後悔
普洱生茶放了10年好嗎?

TAG:滇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