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無價國寶出借日本,用作政治獻媚!還記得之前碎掉的兵馬俑嗎?

無價國寶出借日本,用作政治獻媚!還記得之前碎掉的兵馬俑嗎?

近日,有旅日中國網友爆出,在1月16日—2月24日東京博物館的「顏真卿時代書畫特別展」中,台北故宮博物院將單方面出借顏公書帖《祭侄文稿》真跡...

不出意外,消息傳出,海峽兩岸佛系吃瓜群眾被成功激怒...

被出借的《祭侄文稿》

或許有人會問了:不就是一份書稿嘛,犯得著這麼大動肝火嗎?

沒錯,從字畫分類來講,《祭侄文稿》確實只是一份書稿,但是倘若在得知這份書稿是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尊為「天下第二行書」的公認書法地位後,恐怕沒有人敢於用「只是」這樣的辭彙來對其進行形容!

特別,還是在「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真跡,早已不知所蹤的今天。

沒錯,《祭侄文稿》是無價的!

從文物價值看:它是不可多得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在中國現存文物排行榜上,《祭侄文稿》一定是享有列居前列的超然地位,此前,台灣就將其核定為「國寶」等級,比核定為「重要古物」的翠玉白菜還高。

從歷史情懷看: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其字裡行間忠義之情,一千多年來激勵著無數愛國志士殞身不恤!

但是,就是這樣一篇揮筆華夏忠義,飽含家國血淚的「謳歌之作」,竟然被台北博物院出借日本,用作「政治獻媚」...

為什麼不能借給日本?

不可否認,台北故宮博物院此次的做法,已經觸碰了我們的底線!

大陸官方的態度很明確:對於元代以前的一切書畫、絲作品等,都禁止出國(境)展覽。

自然,作為有著「天下第二行書」之稱,作品於唐代的《祭侄文稿》,同樣包含其中!

究其原因,除了這樣一篇彰顯我民族忠義的文稿,被台灣當局以「獻媚」的目的出借給日本方面展覽,是民族情感上所不能接受以外,更為重要的還是出於文物保護的目的。

都說「紙壽千年,絹壽八百」,《祭侄文稿》面世至今,粗略算來已近1400年,換一句話說:他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是個奇蹟,而這個奇蹟之所以能夠實現,離不開歷代收藏者的精心呵護。

事實上,早在1984年時《祭侄文稿》就被台北故宮選定為了70件「限展品」之一,強制規定它的每次展出時間不得超過42天,並且每次展覽後,還需要休息三年!

為了保護,《祭侄文稿》上次的面世,還是在2008年的「晉唐書法展」,而最近一次的海外展,則已經是1997年在美國華盛頓美術館的展出...

「展一次傷一次,傷一次少十年」,可謂是對《祭侄文稿》脆弱性的最好描述,但是就是這樣脆弱珍貴的絕世珍品,卻生生的被台北故宮博物院給送入了「虎穴狼窩」!

還記得兵馬俑嗎?

1983年,應大阪建城四百周年展會邀請,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前往日本,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兵馬俑接受了120多萬人次的觀賞,考慮到觀賞效果,部分兵馬俑並沒有設置玻璃櫥窗,而且盲人也可以通過佩戴手套觸摸兵馬俑。

11月23日這天,一名日本暴徒越過鐵柵欄,打碎玻璃櫥,推倒了一具高1.92米、重300公斤的「軍吏陶俑」,導致毀滅性的損壞;

雖然最終暴徒被逮捕,日本首相中曾根派人前往中國道歉,但對於那具兵馬俑已經於事無補!

還記得西泠八家印存嗎?

2003年,曾一度消匿半個多世紀的「西泠八家印存」,在印鑒專家丁仁孫女丁如霞的尋找下,重新問世。

但是,躲過了戰火的國寶,卻沒躲過日本人的惦記。

2011年,日本文化學者內藤富卿在舉辦展覽時,數次登門懇求丁如霞將西泠八家印存出借日本展覽,在內藤富卿的信誓旦旦下,丁如霞選擇了「相信」。

但是,國寶借出展覽結束之後,內藤富卿卻開始以各種借口為拖延不肯歸還。丁如霞多次催要,最後內藤富卿雙手一攤說:對不起,上廁所丟了。

萬般焦急的丁如霞和對方交涉,這個傢伙耍無賴說:

賠償可以,十萬人民幣就夠了。不滿意的話,隨便告去。

丁如霞當然選擇了控告,然而文物的丟失,至今依然成謎...

但是,就是在日本「劣行累累」的警示前,台北博物館甚至台灣當局,依舊選擇了「出借」!

此次《祭侄文稿》從台北到東京,即使一路細心保存,無論是紫外線照射所導致的紙張變脆泛黃還是塵埃蟲卵所導致的風化,甚至是潮濕空氣所導致的黴菌,對於這則千年文稿而言,都將是災難性的!

中國有句話叫「崽賣爺田心不疼」。

而要想杜絕這種敗家的憤恨,只有早日統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一個中國文盲,卻讓美國知識分子崇拜不已,甚至名字成了旅遊景點
戰爭到底有多殘酷?他正迎著毒氣衝鋒,被擊中倒地犧牲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