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不用燒油,我們中國發明過木炭汽車

不用燒油,我們中國發明過木炭汽車

如今娶媳婦三大件:房子、禮金、汽車。話說咱單身狗,勒緊褲腰帶,掏空兩代人的積蓄,好不容易走進了神聖的結婚殿堂,才發現苦日子剛剛開始。媳婦天天吃外賣要錢,柴米油鹽要錢,更可怕的是三大件之汽車花錢多。

保險費、保養費一樣少不了,最怕聽到的新聞就是油價又漲啦。但今天,我要帶著大家回憶一下過去,看看當年有車一族不燒汽油,燒木炭的日子。

話說汽車第一次進入中國還是在清朝末期,大清的人們對這種不吃草料而且跑得快的東西非常稀罕。汽車行駛在街頭,經常又圍觀的人們。當汽車發動的時候,發動機轟隆隆的聲音又會嚇到一些看熱鬧的。

那時候的汽車清一色的進口貨,人家是燒汽油的,由於中國當時不產石油,因此所有的油料也是進口的。慈禧太后也是一個趕時髦的主,做為女人,她的好奇心還是很強的。


為了討好她,袁世凱特別進口了一輛大奔,自己掏腰包做為禮物送給了老佛爺。

但老佛爺笫一次乘坐就感覺不對勁,因為她發現,司機竟然坐在她的前面,比自己還有面子。這可不成,於是她下令,讓司機跪著開車,並且認為這已經是開恩了。

結果可想而知,司機這手上下忙活,腦袋既要照顧前方道路,又要看下面的油門和剎車,差點出了車禍。後來,這輛車就閑置下來。再後來,據說德國廠家還特意來到北京,準備買下這個限量版的老古董,咱沒賣。

時代腳步走得快。到了30年代,汽車在中國已經非常普遍了,但依舊存在著巨大難題,這就是缺少汽油,車開不起啊。於是,聰明的中國人有了自己的發明。

1931年,木炭汽車發明了,發明人叫湯仲明,他還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車身上。這種車使用壓製成小煤球一樣的木炭,非常耐燒,汽車加一次木炭,能開4個多小時,最高時速40公里。也就是說能開160公里。

這和如今的很多電動小汽車充一次電的里程差不多了。據說後來,德國科學家也借鑒了中國人的發明,他們在二戰期間研製成功了木炭坦克,一下子解決了在高寒地帶汽油打不著火的問題,更解決了燃料不足的問題。

不過,這種坦克似乎沒有在實戰中看到過。

要說這木炭車啊,比燒汽油要費事的多。發車前助手要提前點爐,一般從點爐到啟動需40-50分鐘。行駛中,還要添料、捅爐、掌握木炭燃燒程度,司機和助手每天工作相當辛苦。木炭車行駛速度慢,載重能力差,主要承擔客運。

當時,由市區發往百多公里以外鄰縣的班線,每天只能行使一個單程。由於車輛老舊,汽車中途拋錨現象時常發生。特別是遇上坡路段,汽車經常熄火,需旅客幫助推車。有時木炭燒完,還要發動旅客下車揀柴禾、樹枝充做燃料。

木炭所含的黑色素成分不亞於煤,一趟車回來,司機成了黑人,著實令人討厭。另外還有點火發動緩慢,動力不足等缺點在中國內地,木炭汽車一直使用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被淘汰。但其作為早期運輸職工艱苦創業的標誌,卻將永久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野 的精彩文章:

找倆奶媽,老袁只喝新鮮人奶~
軍統雙面特工,黑道大哥「十一龍頭」

TAG:GO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