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厚待末代清帝,蘇聯政府為何卻要把末代沙皇全家殺光
1917年,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他也是俄國歷史上最後一任沙皇。雖然在尼古拉二世退位後,當時俄國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派人對沙皇一家進行了保護。但等到十月革命爆發,臨時政府倒台,蘇維埃政府接管了俄國一切事務。
1918年7月16日,契卡成員們進入了沙皇一家人的住所。此刻沙皇家中共有11人,包括沙皇夫婦、他們的4女1子、1個家庭醫生和3名僕人。契卡成員宣稱,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沙皇一家需要儘快收拾行裝,全家轉移到另外的地方。
半個小時之後,收拾妥當的沙皇一家來到了門口集合,但契卡成員們卻把他們帶進了地下室里。契卡的負責人尤洛夫斯基告訴他們:由於你們的親屬正在對蘇維埃政府發動進攻,因此烏拉爾執行委員會決定將你們槍決。
(沙皇的全家福)
沙皇一家聽說這個消息後極度震驚,但契卡的成員們並沒有給他們思考或者辯解的時間,他們對沙皇一家進行了瘋狂射擊。沙皇一家11口全部慘死。在滅口之後,契卡成員將他們的屍體運到了郊外,並進行了焚燒,毀屍滅跡。
中國在清帝退位以後,當時的袁世凱政府選擇厚待清朝皇室,給予他們豐厚的待遇,而且還讓他們住在紫禁城裡。就算後來馮玉祥把末代清帝從紫禁城趕出來,也沒有太為難他們。可蘇維埃政府,為什麼要下令殺掉沙皇一家?
契卡處決沙皇一家,所謂的「親戚進攻」罪名,聽起來非常荒謬,但其實是有一定依據的。實際上,尼古拉二世的母親與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母親是姐妹,因此兩位國王實際上是有血緣關係的表兄弟。當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時,曾經尋求了喬治五世的幫助,他希望能到英國避難。
而喬治五世雖然一開始同意了,但由於遭到了國內眾多大臣的反對,他不得不收回保護尼古拉二世的承諾。
雖然這件事看起來是一件很正常的小事,但蘇維埃政府卻藉此大做文章。他們聲稱,英國的一支小分隊,已經潛入了蘇聯,將會執行營救沙皇的命令。因此,為了防止外國政權與白軍勾結,在蘇聯境內作亂,蘇維埃政府不得不忍痛殺掉沙皇一家,以絕後患。
(尼古拉二世畫像)
雖說蘇維埃政府殺沙皇一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理由似乎並不充足。蘇維埃政府之所以殘殺沙皇一家的,還有另外兩個原因。
一、徹底摧毀舊王朝復辟的可能。
十月革命爆發後,蘇聯各地都陷入了混亂,到處都在爆發戰爭。有很多軍隊打著保衛沙皇的旗號,想要讓尼古拉二世重登王位。其中威脅最大的,就是反蘇的白軍。這對剛剛產生的蘇維埃政權來說,實際上是非常不利的。
為了杜絕已經被推翻的王朝死灰復燃,蘇維埃政府必須要選擇除掉沙皇,徹底扼殺各地保王部隊的希望。
二、個人的恩怨。
關於沙皇之死,實際上在蘇聯國內還流傳著另外一種說法,這種說法也在後來得到了蘇維埃政府高層官員托洛茨基的印證。這種說法是,殺死沙皇,實際上是列寧下的命令。
(列寧舊照)
尼古拉二世與列寧確實是存在個人恩怨的。列寧曾經多次被尼古拉二世逮捕,還被他流放。而列寧的哥哥,就是因為參與了暗殺沙皇的計劃,結果被處死。
可以說,列寧與沙皇是有著生死大仇的仇人,因此列寧下令處死沙皇並不奇怪。
不過,鑒於托洛茨基和列寧是政治上的敵人,這一個理由,似乎也不太可靠。很可能是托洛茨基的一種個人推斷。
不管怎麼說,沙皇一家的慘死,被近代學者認為是蘇維埃政府做出的最為錯誤的決定之一,葉利欽、普京都曾先後為他們鳴冤。如今他們被葬在了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大教堂中,終於能得以安息了。
(參考資料:《俄國革命史》


※統治者都會保護自己百姓,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為何卻要屠川
※拿破崙深愛自己的髮妻,為何卻斷然和她離婚,迎娶奧地利公主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