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兒科醫生媽媽:如何讓寶寶愛上吃乳蛋類

兒科醫生媽媽:如何讓寶寶愛上吃乳蛋類

乳製品

乳製品是鈣的主要來源,也提供優質蛋白。過了輔食添加的初期階段,寶寶的輔食逐漸豐富起來,隨之而來就是奶量逐漸減少,家長會擔心寶寶鈣攝入不足,這時輔食中可以嘗試引入一些乳製品,比如酸奶、乳酪。

牛奶隱身大作戰——土豆濃湯齒留香

給1歲左右的寶寶做濃湯,可以用乳酪代替鮮奶,乳酪中的乳糖已被分解,牛奶蛋白也被部分水解。如果寶寶對牛奶蛋白嚴重過敏還是要晚些再加。西式濃湯簡單易做,可以隨心搭配食材,自然奶香總是深受寶寶喜愛。

Tips: 三歲以內避免吃未經巴氏處理的乳酪。

輔食圖片來自《蝦米媽咪營養輔食黃金方案》

酸奶外形大變身——酸奶溶豆寶寶愛

酸奶是牛奶經乳酸菌發酵而成,在發酵過程中,牛奶中絕大多數營養成分都沒有變化,乳糖絕大部分轉化成了乳酸,這就是酸味的來源。有些寶寶不愛酸味所以不愛酸奶,那就嘗試做成酸奶溶豆,沒有了酸澀的口感,奶香濃郁入口即化,造型也很可愛。

Tips:酸奶溶豆是深受寶寶歡迎的一款小零食,可以鍛煉寶寶手的精細動作。

輔食圖片來自《蝦米媽咪營養輔食黃金方案》

乳酪味道巧調整——焗面焗飯香四溢

突破思維,其實奶類可不一定都是液體,焗飯、焗面,是令無數人垂涎的美食,製作焗飯、焗面,撒上一些乳酪,聞著奶香撲鼻,吃著軟硬適中,是款全家人可以一起吃的食物。可以根據喜好搭配食材,若是合理搭配便可做到營養全面。

Tips: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適當調整,要給寶寶合適大小和質地的食材,以免寶寶發生嗆咳噎食。

輔食圖片來自《蝦米媽咪營養輔食黃金方案》

蛋類

在兒科醫生、營養師和媽媽的心目中,(雞)蛋很容易獲得,營養也還不錯,而且烹飪方式挺多,是優質的食材之一。但是一些寶寶非常抗拒吃(雞)蛋,這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

雞蛋外形大變身——秋葵燉蛋最閃亮

雞蛋最為常見的烹飪方法就是白煮雞蛋、蒸雞蛋羹,如果天天這樣吃,就算不會吃膩也會看膩。如果孩子吃/看膩了蒸雞蛋羹,可以嘗試加點新鮮感。秋葵在蛋羹里隱隱約約,就像一粒粒小星星,於是,在孩子的眼裡,這又是一道可愛的全新的美食啦!

Tips:即使是白煮雞蛋,剝殼之後放入模具一壓,卡通造型之後的白煮雞蛋又會重新受到寶寶歡迎啦!

輔食圖片來自《蝦米媽咪營養輔食黃金方案》

雞蛋味道巧調整——黃瓜雞蛋最鮮香

傳統的烹飪方式,無論是白煮雞蛋、蒸雞蛋羹,還是炒雞蛋,都會保留雞蛋特殊的腥氣,因此有的孩子不是非常願意吃雞蛋。如果讓雞蛋和其他食材混合,不僅能讓雞蛋隱身,還可以掩蓋或者削弱雞肉的腥味。黃瓜雞蛋條是款清新爽口的手指食物,黃瓜加雞蛋,口感和營養加倍,重新找回寶寶的食慾。

Tips:一成不變的烹飪方法很容易吃膩,改變烹飪方式,常能重新找回寶寶的食慾。

輔食圖片來自《蝦米媽咪營養輔食黃金方案》

微博、微信或微訪談,都只是給大家補充一些醫院以外的養護知識,不能代替醫院就診,在此提醒家長,如果無法自行處理或對寶寶的病情拿捏不準,請及時就醫!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文章皆為原創,任何媒體使用請與我取得聯繫。未經授權而刊登的任何媒體,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郵箱:fishfarocean@sina.com

【蝦米媽咪】兒科醫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著有《蝦米媽咪育兒正典》。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童保健碩士。先後學習工作於上海市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兒童保健所。媒體上最受家長信賴的兒科醫生媽媽,新浪微博十大醫療影響力大V(新浪微博:@蝦米媽咪),搜狐醫療行業最佳自媒體人(搜狐自媒體: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的精彩文章:

兒科醫生媽媽:關於流感疫苗的常識,你知道多少?
兒科醫生媽媽: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補鈣,快來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TAG: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