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一座深藏青海湖40年的秘密發射基地

中國一座深藏青海湖40年的秘密發射基地

金銀灘是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地方。這裡曾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今天,人們開始用「原子城」來稱呼這片已經完全解禁的土地。

1964年10月16日晚上,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傳到青海湖畔的金銀灘草原時,整個世界為之讚歎。但那些投身原子彈研製工作多年的人,竟然不知道他們身處何方。如今,221廠七分廠,僅剩下蒼涼的斷壁殘垣。

自1958年建立至退役,221廠一直處於保密狀態中,僅有非常了解青海和中國核武器史的人才知道它的確切所在。那時金銀灘草原,四周群山包圍,只有從西寧過來的一條路、一個出入口,非常適於保密。

北京一對夫妻分別接受任務都到了221廠工作,但他們都沒有告訴對方自己去了哪兒。他們給對方寫信時,信件都得從北京某地轉一大圈兒後才能遞到對方手中,所以兩人飽受相思之苦。在原子彈成功爆炸之後的慶功晚會上,他們驚喜地發現了對方:原來他們工作的地方僅僅隔著一堵牆……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誕生前的所有模擬爆炸和冷試驗,都是在靶場完成的。這數十次試驗在隱蔽體厚度近10厘米的鋼板上,留下了深深的彈痕。

一大群羊在靶場上緩緩移動,步態雍容。它們享受著金色草場,同時驗證著這片土地的安全性。圖中外殼為鋼板的建築就是隱蔽體。

在隱蔽體內,為了發展旅遊,當地旅遊局用蠟像復原了當年221廠人的工作現場。這是其中的總控機房,在六分廠進行試驗時的核按鈕就在這個小小的房間里。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了,這朵漸漸升起的蘑菇雲是那個年代多少中國人的夢想!

這個消息還引起了世界的震驚,因為這顆當量2萬TNT的原子彈採用了向心聚爆技術,這種技術在當時還沒有幾個國家能夠掌握。這顆原子彈和後來的中國第一顆氫彈都是在金銀灘上的221廠設計製造出來的。

保密制度,儘管只是一張紙,但在221廠人的心中是必須遵守的紀律,久而久之還形成了習慣;手搖計算機可是寶貝,當年跟兩彈相關的所有數據差不多都是用它搖出來的;防毒面具,是那時最好的核輻射防護工具了,一般的車間並沒有配備……這些都是今天的西海鎮兩彈博物館裡收藏的珍貴文物。

時光倒退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地處青海湖北岸的金銀灘草原上,近千平方公里的草原戈壁突然被封閉起來,此後數十年間,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陸續抵達這裡,組成了一個幾乎完全與外界隔絕的「神秘家園」。

1958年,中國決定研製核武器,並選址青海湖北岸的金銀灘草原為廠址,當時的選址理由初步認為,一是這裡四面環山,中間平地,宜於建廠;二是這裡人口稀少,地域寬闊,便於疏散;三是這裡邊遠閉塞,利於保密。(一開始叫「國營綜合機械廠」;年代初期改叫「蘭字839部隊」,隸屬國防科工委;年代中期才改為221廠。另外,為了保密的需要,國務院批准了青海礦區辦事處,對外稱「青海礦區」。)在這裡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試驗和生產基地——221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的沙漠深處爆炸成功。兩年零八個月後的1967年6月17日清晨,中國第一枚氫彈在大漠深處成功炸響。兩聲巨響至今仍讓中國人揚眉吐氣。

1993年7月,基地經過環境治理並通過國家驗收符合國家環保法規後,海北藏族自治州將州府遷入這裡並將基地重新命名為「西海鎮」。

1995年,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已全面退役。從此,這個秘而不宣的地方「化劍為犁」,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向世人展開了真實面容。

200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退役後的中國「原子城」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7年4月28日,中國「原子城」地下指揮中心正式解密對外開放。

這裡,就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的誕生地。

這裡,就是「西部歌王」王洛賓歌曲里唱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這裡,也是曾經在此把青春奉獻給祖國的國防事業的成千上萬名「基地人」魂牽夢縈的故鄉。  如今,這個昔日秘而不宣的地方已「化劍為犁」,這塊神秘禁地已敞開了它那封閉的大門,一步步地揭開其神秘面紗,向世人展現其真實面容!

「原子城」基地佔地11 平方公里,它級別很高,跟省會城市西寧平級,公檢法司一應俱全。雖然當時的生活條件簡陋而艱苦,但它卻擁有18個廠區和4個生活區,建築面積達56.4萬平方米。裡面設有學校、醫院、郵局、文化宮、圖書館、電影院、公檢法、污水處理站、甚至澡堂、理髮店等。廠內還建有38公里的鐵路專用線,瀝青混凝土標準公路有75公里,參與核武器研製的專家、技術人員、後勤保障、安全保衛各類人員達1.5萬人之多。這裡雖然地處偏遠,它卻直接歸屬北京指揮。

基地分為甲、乙兩個區。甲區是基地政治、科研、生產、文化中心,距離青海省會西寧市103公里,乙區在海晏縣城附近,主要是生活區。甲區內有當年視為"禁中之禁"的辦公樓、科研樓;有建於1964年,面積為5500平方米,當時堪稱西北第一的影劇院;有第一顆原子彈零部件啟運上車的"小"火車站。圍繞基地作為掩護的牧場中散建著7個分廠,分別負責供電供熱,核物理及放射性化學研究,加工鈾部件和無線電控制系統,爆轟試驗和核武器總裝等工作。

其實,在分散的各個廠區之間,並沒有明顯標誌,所以我所記得幾分廠幾分廠並不一定對,有清楚的幫我更正。

去的時候,因為冬天沒有遊客,開放的景區也封閉了起來,只留有留守看門的人。好說歹說,看門人才放我們進去。其實這些散落在草原上的房屋很分散,並不集中,而且大都已經損壞嚴重,一派破敗的景象。即使如此,這些建築依然向人們訴說著那並不十分遙遠的事情。

這裡的樓房很有特點,有這種三面夯土牆圍起來的一棟棟樓房,也有很多半掩埋式的建築。半掩埋的房屋很好理解,為了隱蔽、保暖等等,但這種三面土牆包圍的房屋是什麼意思還真是搞不清楚。

這是半掩埋式的建築。

房子都很破舊,門窗都被人拆掉了,至於一個框架在支撐著房子不到。走進去會看見那個時代的痕迹。

這裡應該是當時最核心的一個分廠,建築比較多,車間廠房也很高大。

五分廠位於二二一基地以西10公里處。原為基地供水廠,最大設計供水量為2萬m3/日,1993年整體移交海北州利用。

這裡應該是當時的辦公區域,有食堂、宿舍和禮堂之類的建築,不過都看不到原來的模樣,在破磚爛瓦中依稀猜得出來。

三分廠,也叫「221廠火車站」,它在當時是整個核基地的交通樞紐,由38公里的鐵路專線連接其他分廠。核基地退役後,這個廠曾停運過一段時間,從2005年起又重新投入使用,現在它是青藏鐵路的焊軌基地,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分廠是個半掩體的建築物廠房,大多數廠房都是建在地下的。在空曠的廠房周圍都豎起了高聳的避雷針,這裡原是組裝原子彈的地方,即核武器的總裝車間。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在羅布泊沙漠深處成功爆炸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就是在這兒組裝完成的。

四分廠為火力發電廠,負責基地的供熱水、供暖、供電。該分廠是二二一廠退役時唯一被海北州整體接收利用的廠。有兩台60年代上海和蘇聯製造的1.2萬千瓦的火力發電機組,目前仍在運行中,負責西海鎮的「三供」任務。

路過一分廠,當年這裡是進行核部件機加工、無線電控制系統和特種材料研製與生產的地方。「一分廠」作為負責核部件機加工、無線電控制系統和特種材料研製生產基地,當年對這裡的警戒同樣是「密不透風」。生產車間多數都是在地下,這裡實際上是一個地下工廠,裡面密布著錯綜複雜的秘密通道,現在這些地下車間並沒有對外開放。

原子城紀念館,全稱為青海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紀念館,是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項目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位於青海省海晏縣西海鎮。

紀念館前的廣場上,有一座最醒目的標誌——主題雕塑《聚》。它豎立於入口東側,以鮮明的主題形象,表現出原子城的歷史。這個《聚》,既有核聚變的寫實,更有集納聚合全中國人民力量、譜寫宏偉詩篇之意。螺旋上升的形象則象徵著中國人民凝心聚力、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而《聚》選用的耐候性鏽蝕鋼,源自模擬核武器研製基地獨有的半掩體建築的外保護材料。

去的也許時間不對,這裡找到了卻沒有找到看點的人,最終只在這外面停留了一下,很是遺憾。

「原子城」地下指揮中心,它曾經是中國「原子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通信支撐和保障為基礎的地下掩體,距地表下9.3米處,全部用純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工程隱蔽、堅固、保密性強,有極強的防禦能力,可保證地面設施受到攻擊時,仍能穩坐在掩體內坐鎮指揮。  在海北州郵政局大院內有一幢三層樓房,從外表上看這幢樓與普通的樓房並無二致,紅專砌的牆,木框架的玻璃窗,與現在新建起來的樓房相比顯得低矮,大院內樹木成陰,已把這幢三層小樓遮掩了一大半。然而,誰會想到這樣一個極普通的樓房下面,竟然隱藏著一個規模龐大的通信指揮樞紐——中國「原子城」地下指揮中心。

這裡正式解密對外開放後,在這幢樓的牆壁上多了一塊銅匾,上面寫有「原221基地地下指揮中心」幾個朱紅大字。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這裡曾經是戒備森嚴、連地圖坐標都不標出的神秘禁區。

六分廠又叫靶場,它是當年核基地的爆轟試驗場。爆轟試驗場是一座「堡壘式」的建築,裡面有五六個房間擺著各種測量儀器設備,當年一系列的爆轟試驗數據檢測收集工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爆轟試驗場的正前方有一面厚達1.3米的鋼板隔離牆,歲月的侵蝕使這面「牆」變得斑斑駁駁。「牆」上布滿了坑坑窪窪的小槽,這是當年做爆轟試驗時核彈衝擊波「雕刻」留下的痕迹。爆轟試驗場的堡壘式建築,即使是發生強烈地震,整個建築也是安然無恙。

這是歷史的豐碑。

時光的腳步總是那麼匆忙,一轉眼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從草原世居的一千七百多戶牧民舍家為國,隱姓埋名默默奉獻,悄然打造一把曠世奇劍,足以照亮整個世界的光芒。

(圖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呂布死後,曹操為何沒趁機佔有貂蟬?令人深思
「國學熱」:偽國學、假國學風行,真國學令人堪憂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