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傳位皇孫很痛苦,朱棣反對為何又建制?乾隆狂損康熙的偶像

朱元璋傳位皇孫很痛苦,朱棣反對為何又建制?乾隆狂損康熙的偶像

向敬之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乾隆皇帝公開宣布已行秘密建儲之事時,說:如果「明太祖不立建文而立永樂,則……金川門之難,皆無自而起,何至骨肉相殘,忠良慘戮」(《清高宗實錄》卷一千〇六十六,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丁未)。

曾經幾次想立嫡立長也踐行幾次的乾隆帝,突然大肆抨擊「立嫡立長之說,尤非確論」,「貽害」「彰明」。

他的照貓畫虎失敗了,心有不甘。

乾隆帝在嘲諷漢高祖不立賢者文帝,而導致呂氏之禍;唐高祖不立人心所向的太宗,而造成玄武門之變,都是不明智的選擇。他直言其頂禮膜拜的皇祖康熙讚譽「治隆唐宋」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堅持立嫡立長的宗法制,導致國家內戰。

朱元璋傳位皇孫很痛苦,朱棣反對為何又建制?乾隆狂損康熙的偶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乾隆帝

明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因勞累過度,染上風寒,英年早逝。被傷過後的朱元璋也曾考慮過擇立才具兼備、很像自己的皇四子、燕王朱棣,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朱標的次子(長子已死)朱允炆作為繼承者,即自己駕崩後,由皇太孫直接繼位。

在正式明確皇太孫之前,還發生一件讓出身草根的硬漢皇帝朱元璋掩面而泣的小插曲。

朱元璋曾召集群臣在東閣會商,說:「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明史·劉三吾傳》)

他言下之意,也很明確,就是要把江山傳給有能力的皇子手中,所以他第一時間想到了選擇朱棣為儲。諸子之中,朱元璋封朱棣為燕王,駐守北平,在兵力部署上,首重朱棣。顯而易見,朱元璋很看重老四朱棣。

不料,翰林學士劉三吾挺身而出,說:「皇孫年富,世嫡之子,子歿孫承,適統禮也。即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何地?」將朱元璋擬立朱棣的建儲計劃頂了回去。

朱元璋大哭罷朝。劉三吾也被降為國子監博士,還付出了一個女婿被以坐贓處死。

朱元璋傳位皇孫很痛苦,朱棣反對為何又建制?乾隆狂損康熙的偶像

民間收藏的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認為朱棣最像自己,在立國之初應該考慮過,但還是以皇長子朱標為儲君,並賦予實際儲權,就是要給大明王朝的皇位傳承立規矩,執行一條宗法制嫡長子皇位繼承製。

而今,嫡長子已死,他本可以再給朱棣和自己一個機會,卻被自己骨子裡嫡長為規矩的宗法觀念束縛了。

從他這次冊立皇太孫起,看似乾綱獨斷,但受了儒臣的影響;看似風平浪靜,但為皇家紛爭埋下伏筆。

大明王朝的不安寧,也就由第一個皇太孫的出爐開始了。

當然,朱元璋之所以這樣做,無疑是想給後繼之君立規矩:選擇儲君,必須立嫡立長。其他皇子不得覬覦皇權,生非分之想。

這其實是儒家禮教觀念的影響,朱元璋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儒家道統文化的教育,但他要在繼承製上規範治統,以避免皇家子孫為了爭奪皇權而製造內訌。

朱元璋傳位皇孫很痛苦,朱棣反對為何又建制?乾隆狂損康熙的偶像

永樂帝

雖然朱元璋死後不久,他的兒子、燕王朱棣很快發起靖難一役,結束了侄皇帝朱允炆的四年天命,但是朱棣成為永樂帝後,曾考慮過改變立嫡立長的繼承製,把皇位傳給次子朱高煦,卻在最終還是選擇了皇長子朱高熾作為儲君。

這還得歸功於太祖舊臣解縉等,以「好聖孫」堅定了朱棣繼承立嫡立長的祖制的決心,

朱棣在永樂二年冊立朱高熾為太子後,於永樂九年冊立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為皇太孫。這無疑是朱棣,最終還是重新繼承了朱元璋立嫡立長的皇位繼承製,並傳之後世。

這種做法,創造者為朱元璋,完善者則為朱棣。

故而,在明朝歷史上,如果皇后沒有給皇帝誕下嫡子,那麼皇帝和大臣們便會主動(也有被動)議立庶長子為儲君(哪怕是貴妃所生的庶次子,也經常讓位了普通嬪妃所生的庶長子。

如發生在萬曆朝的國本之爭,持續二十多年,但還是宮女所生的庶長子贏了貴妃所生的庶次子),還不時指定皇太孫。

明神宗被迫指定太子朱常洛,但在他健在且未被廢儲時,就冊封了皇太孫,形成了太子、太孫並存的局面,即太子為第一繼承人、太孫為第二繼承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明朝國庫養不起疲軟大軍,萬曆帝拆東補西,三名將之敗嚇跑一悍將
李自成和崇禎帝,都想做一個好皇帝!愛卿說:我們能得什麼好處?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