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混得不好,要不要參加同學會?
0
來源 | 畢老師說(ID: BiLaoShiShuo)
作者 | 逗號
1
臨近年關,你們是否也陸陸續續收到了各種同學聚會的邀約?
這不,阿浩收到了大學同學聚會的邀約。
12月1日,大學班級微信群響了起來。
「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都畢業五年了,我們準備組織同學聚會,大家商量一下時間。」
「請大家做個接龍,依次把是否參加聚會的情況做個確認。」
兩天的時間過去了,回應不是很積極,只有幾個同學接龍確認。
過了一周,有一半的同學接龍了,確定參加的有十幾個,待確定的有幾十個,阿浩正是待確定中的一個。
學裡玩得最好的同學,現在還保持聯繫的朋友小窗阿浩,「你不想去參加嗎?」
阿浩猶豫了一會兒,說:「我是真的不想去參加同學會!」
朋友問其原因,阿浩說:「不瞞你說,我怕丟人。」
阿浩畢業這五年,混得挺普通的。
工作這麼多年,還是混不上管理層,當著一名普通的下屬,每月拿著七八千的工資。
他怎麼好意思參加同學會,更何況他還聽到當年畢業的同學,有好些混得挺不錯的。
特別是當初那個在大學裡,逃課、考試經常補考的同學,都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經理了……
「去參加同學會,我怕我抬不起頭來。」
「不去參加同學會,我還可以安慰自己混得還行。」
2
網上曾有個熱門話題:你為什麼討厭參加同學聚會?
網友的回復,句句戳中心中的痛點:
@迷你壞牙
我參加過一兩次同學聚會。十年後的同學聚會本來是很期待的。
但是大家辛苦吧啦半天的,最後成了那麼兩個人的舞台,大家都被動成為捧場。
混得好好的,開心大笑;混得不好的,尷尬地笑。
同學聚會,那感覺就像是花高價,滿心期待,準備迎接一場高逼格音樂劇,最後也就是一場二人轉!
@失敗的創業者
這次回老家,就是回家看看父母和走訪一下親戚,至於同學聚會,沒有在計劃之列。
我為什麼不想參加同學會,甚至是討厭同學會。
是因為去年參加了同學聚會,感覺有點尷尬,我感覺自己在外面混得挺一般的,在同學面前實在是抬不起頭來。
看著同學們都圍著那幾個成功人士,內心有種說不出的苦。
@時光深巷
同學聚會非常虛偽,一個個都把自己吹得跟神似的,好像分開幾年就不知道你是什麼德行了。
同學聚會,根本就是為了炫耀,讓我們這些普通人情何以堪。
@輕舞淺唱
我十分討厭同學聚會,每次聚會完回到家裡,總感覺自己很自卑,自己處處不如人。
事業、愛情……簡直是戳我的心。
@日後再說
我就去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那是大學畢業兩年後的聚會。
班上的女生一個一個都在那兒侃名牌兒,最可悲的是,所有人見到我都說,你還是老樣子。
不去參加同學會,是因為討厭那裡的攀比風氣,不想自己成為別人炫耀的犧牲品。
其實說到底,無非就是自己混得一般,沒面子。
3
前段時間,一則「馬雲參加同學聚會」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
說的是馬雲去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為了減輕同學壓力,特意坐了一輛路虎,而沒有開平時價值千萬的邁巴赫62s。
同學聚會,儼然成為比拼的名利場。
怪不得有人說,混得差和混得最好的人,都不會去參加同學聚會。
混得差的人,被別人刺痛;
混得好的人,刺痛了別人。
但是大部分不願意參加同學會的人,還是那些混得差的人。
他們不想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不敢直面自己的普通。
選擇逃避,猶如「一葉障目」,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一面。
然而越是躲在自己的世界裡,卻是看不到這個世界變化有多大,別人的變化有多快。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畢業後混得普通,要不要去參加同學會?」
正方傅首爾的觀點是,雖然混得普通,但聚會是要去的。
隨後她給出的理由雖令人捧腹大笑,但句句實在,戳人心窩。
理由一:混得普通非常適合參加同學會,首先它就是一個不花錢的高端飯局,你混得普通,第一你閑,第二沒人找你借錢,你就帶著一張嘴去吃好喝好。
理由二:同學會很勵志,你越是普通,你越要去,你不去一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普通。
理由三:什麼叫混得普通,跟首富一比我們人人都很普通,就是人都是起起落落,失意時給別人捧捧場,得意時聽聽別人的掌聲,人生海海又何必在意一時沉浮。
「你越是普通,就越要去。」
正如網友所言:不去參加場同學會,你都不知道同齡人是怎麼和你拉開差距的。
在同學會上,你能看到,當年和自己坐在一個教室里的人,是怎樣慢慢拉開差距、過上與你天壤之別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你才會有危機感,意識到自己的普通,激勵自己奮發向上,不會讓你一直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停滯不前。
4
好友跟我說,他每一場同學會都會參加,即使是混得再不好,他也會去。
不為攀比,不為互助。
只想把同學會當作一面鏡子。
只有這樣,我才能知道自己和他們的差距在何處,才能夠把他們作為參照物,時時鞭策自己,提高自己。
如果沒有獅子,可能羚羊永遠也跑不快。
真正激勵一個人,不斷成長的,除了鮮花和掌聲,還有那些差點置人於絕路的打擊和挫折。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應該有一些潛在的「對手」。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任何學習,都比不得上在與對手較量的時候學得迅速、深則和持久,因為它能使人更深入地了解社會,接觸社會現實,使個人得到提升與鍛煉,從而為自己鋪就一條成功之路。
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們要感謝那些給予我們暴擊的人,正是因為他們,才加速了自己成功的步伐。
因為成功需要頂住巨大的壓力,從某種意義上是他們釋放了你的潛能。
你要記住,沒有打敗你的,都將會使你變得更強大。有句話說得好:人活到一定階段,即使外人能夠打擊,也不會形成傷害,能夠形成傷害的都是自己。
同學會的暴擊,將是你我一份最好的禮物。
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讓我們從「沉淪」中拯救自我。
哈佛商學院教授曾告誡畢業生,畢業20年的同學聚會,不管你過得怎麼樣,你一定要去。你會看到,那些堅持夢想的人和隨波逐流的人,生命將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你一定要去參加同學會?
為了看不一樣的人生,去看看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人生的長跑勝負?
同學聚會,有空的話,就去看一看吧!
本文經「畢老師說」(ID: BiLaoShiShuo)授權轉載。這裡是新一代有態度的年輕人聚集地。探討熱點時事、分享實用技能、幫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長!趁年輕,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