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順治之死爭論不休,時至今日,依舊未辯出他的真正死因,為什麼?

順治之死爭論不休,時至今日,依舊未辯出他的真正死因,為什麼?

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入主中原,同年,遷都北京。順治七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灤河,順治提前親政。順治帝,作為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本該大展宏圖、安定興邦,但卻在23歲的大好年華猝然駕崩。人們在惋惜的同時,不僅疑問,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順治帝的死亡?

關於民間說法,流傳最廣的莫過於「天花之死」,並且,此說法也得到諸多學者的認同。不過,還有不少人認為:順治曾出家為僧並圓寂於五台山。一時,順治之死爭論不休,時至今日,依舊未辯出真正死因。

近年來,隨著後世對滿清歷史的不斷解構,人們對於順治之死,有了全新的猜想。

據悉,近年現世的一本《延平王起義實錄》,其內容則交待:「順治帝是被鄭成功炮斃而死。」這與早前民間所傳的說法不謀而合。

當然,僅憑一則密啟,是無法證實該說法的真實性。但筆者覺得,既然在此之前,民間早已流傳「順治帝死因」,那麼此事絕非空穴來風,定然有其緣由。若要得知事情真相,我們不妨先從當時事件背景入手,深入分析此說法的真實性。

首先,學術界普遍認為順治帝並未到過廈門。那麼,民間所傳的「炮斃廈門」的說法自然就站不住腳。當時的背景是,順治帝剛入主中原,他既要穩固新政,又要顧忌南部的鄭成功勢力,操勞甚多。

對於滿清政府來說,盤踞海上的鄭成功部無疑是心腹大患。順治帝曾多次遣使招攬鄭成功,均遭拒絕。公元1660年,順治帝終下決心,徵調大軍圍剿鄭成功軍隊。正是在這個時間點,民間傳出順治帝死於對方炮火之下。

但是,根據正史記載,滿清圍剿鄭成功部時,順治帝並未離開京城,更別說親臨廈門了。既然如此,民間為何會把順治帝之死與鄭成功扯上關係呢?其實,裡面的原因很好理解。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在滿清調兵圍剿鄭成功時,詳細的作戰過程並未記載。即是說,當時有關於這次戰爭的記錄文獻很少,僅知的《先王實錄》、《海上見聞錄定本》等書,皆是內容籠統,缺乏嚴謹性。甚至,在這些書中,許多清軍將士的名字相互混淆,真假難辨。

比如,《海上見聞錄定本》有「昂邦章京」,《先王實錄》有「昂拜章眼紅」,看得出來,兩本書所描述的名字互有不同。但是,從文字推解上,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名字都對應著同一個人。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漢滿文化的差異,導致諸多撰文學者無法準確記載滿族人名。

如此一來,尋常百姓在觀閱這些書籍時,極可能會把其中的一個名字當成順治帝。所以,這才有了「順治帝炮斃於廈門」的說法。顯然,民間傳言多有不實,但是,話又說回來,僅憑死者名字與順治帝相似,就斷定「順治帝炮斃廈門」,未免有些草率。

後來,有學者解釋稱,民間之所以對此選擇相信,是因為:當時的確有「大人物」到訪廈門。據《清史稿》記載,廈門之戰中,曾有一批滿清貴族趕至戰場,指揮作戰。其中,有皇親國戚、國之重臣,還有一位努爾哈赤的侄子。

可見,這批「大人物」的到來,令外界揣測不斷。尤其是後來交戰中,滿清的這批貴族大多戰死,鄭成功的手下將士以為擊殺了順治皇帝,就把此消息密啟給鄭成功,從而使「順治帝炮斃於廈門」的說法就此傳開。

儘管以上兩個原因,僅是推測,但是,卻具有極高的可信度。

順治帝之死,我們已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與鄭成功無關。而且,在公元1660年交戰的時間段內,恰遇其寵妃病逝,順治帝萬分哀痛,在葬禮及道場的連番折騰下,他最終身心俱疲、倒在了病床上。據了解,寵妃病逝後不久,順治帝即患上天花,挺至次年二月駕崩。

當時,滿清朝內有一位傳教士,名叫湯若望。

此人對於順治帝有著十分良好的印象,審慎、公正、思維敏捷,是湯若望對順治帝的直接印象。不過,順治帝也有著不少弱點,如:好色、氣躁、封建迷信等。湯若望一直希望把順治帝轉化為天主教徒,不過,在不久後,兩人關係逐漸走向陌路。

最後,至於順治死因,「天花」是目前學者較為認同的,也是流傳度最廣的說法。據時任翰林院掌院學士的王熙,在自己的私人筆記《王熙自定年譜》中記載: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順治帝突然病倒,而且病情有些嚴重。第二天,王熙就被召到了順治帝當時的寢宮——養心殿。

正月初六的子夜時分,順治帝再次把王熙召到了養心殿,表示:「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擬詔書... ...」順治帝臨終前,要求自己死後按照祖制火化,並且希望由佛家人員主持相關典禮。最終,順治帝的遺體火化儀式,由順治帝生前最崇拜的佛教禪師昂溪森主持。

如今,順治帝之死,依舊是歷史謎團,若想進行破解,唯有依靠當代學者們對滿清歷史不斷剖析研究,才能獲知真相。

參考資料:

【《延平王起義實錄》、《先王實錄》、《海上見聞錄定本》、《清史稿·卷四·本紀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女人很是特殊,雖然是一個宮女,但是千年來世人對其讚賞不斷
都知戚繼光能打仗,但他還給後世留下一偉大建築,外國都佩服不已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