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口口聲聲稱一年服役26艘軍艦,年底一查僅12艘入役,還沒大的

口口聲聲稱一年服役26艘軍艦,年底一查僅12艘入役,還沒大的

剛剛過去的2018年,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是一個非常值得高興的一年,全年服役了超30艘各型戰艦,完全實現了所謂一年打造一支艦隊的說法。與此同時,俄羅斯海軍也從被西方制載的陰影之中走了出來,也交一個不錯的成績單,2019年剛起步時,俄羅斯就公開了一個看上去相當不錯的總結。

22350

與2017年相比,情況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當然,表面上說是,俄海軍接收了16艘艦艇,僅計劃的一半,其中,主要戰艦僅3艘,最大一艘為滿載才4000噸級的11356R型護衛艦:馬卡洛夫號,不及同期我軍十分之一。

2018年的情況相對來說,已經改善了許多。可以說:有所好轉,其中聯合造船集團在受西方制裁後,首次百分之百完成年度計劃,但依舊悲摧,形勢不容樂觀。

俄軍潛艇

雖然俄方口口聲聲稱計劃在一年內要服役26艘各型軍艦,結果年底一查僅12艘新建水面艦船入役,其他要麼屬於舊艦大修,要麼屬小的沒法算數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還沒大的。

如果僅論作戰艦艇的話,最大也只一艘滿載4500噸級的22350型護衛艦首艦"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科夫」號,其他都是不足2000噸級的護衛艦,包括僅800噸級的22800型護衛艦,這在其他國家幾乎都上不了年度成就排行榜!

護衛艦

俄軍在2018年服役的最大艦艇,僅僅為一艘滿載14000噸級的補給艦,可惜補給艦往往不算在作戰艦艇之內,地位不高,再說了,個頭在補給艦中也顯得太小了。但是,這一點依然必須被關注,這是俄海軍二十多年來僅入役一艘超萬噸軍艦,就是剛剛服役的第一艘萬噸級補給艦,確切的說:「帕申院士」級綜合補給艦,又稱:23130型,俄羅斯這艘軍艦,竟然還是依賴中國造設備才能竣工,原來俄羅斯失去了研發與生產補給站設備的能力,最終只能向中國求援。

俄海軍還獲得了一艘11711型大型登陸艦首艦,也是二十多年來的首艘大型登陸艦。其餘,除了一艘18280型通訊船外,全部屬於二千噸以下的艦艇了。

小導彈艦

如此情況可謂相當的讓人失望了,如今按這樣發現下去,俄羅斯海軍將以小型水面艦艇與潛艇為主。了解了詳細情況之後,卻讓人有點失望,昔日大國海軍淪落到此,讓人心酸。

不過,我們也應注意到,俄羅斯造船工業正在改善狀態,與2015年因西方制裁,建造工作幾乎中止相比完善於許多,預計到2019年,情況會進一步的好轉!只不過好轉是相對而言,目前俄造船工業按時交付的形象,為軍方與造船廠提前修改了合同工期,把交付時間延後了,讓造船廠可以宣稱自己百分之百按期完成了合同。

目前交付的多艘艦艇屬於早應交付,已推遲很久了,這意味著,俄羅斯造船業真正走出困境依然是相當遙遠的事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浴火 的精彩文章:

中國航母以後遠行不再難:又一艘巨艦服役讓航母敢於踏上環球之旅
法國為何能把陣風賣得比F35還貴?原來這款武器在背後立大功

TAG:浴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