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對孩子從不發脾氣的媽媽,才真可怕

對孩子從不發脾氣的媽媽,才真可怕

源於益智學堂

有多少人以為,做一個好媽媽,只要做到這三條就夠了:

第一:對孩子不發脾氣;

第二:對孩子不發脾氣;

第三:對孩子永遠不發脾氣;

如果實在忍不住想對孩子發脾氣呢?

第一:藏著

第二:掖著

第三:憋著

有寶媽如臨大敵地說:「怎麼辦?在孩子面前發火了,我知道不應該,這樣對孩子不好,可我實在忍不住了,感覺不發泄出來就要原地爆炸了!可發完火立馬後悔,也不知道孩子會不會有心理陰影啊?」

我們生怕對孩子發脾氣,是因為生怕孩子有個悲慘童年,有一顆帶有缺陷的心靈,繼而過一個陰影重重的人生啊。

可後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我們的疑問也越大:心理健康的孩子,真的是靠大人「不發脾氣」養成的嗎?

對孩子從不發脾氣的媽媽,才真可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對孩子從不發脾氣的媽媽,才真可怕

說個我經歷的故事吧。鄰居有個小男孩叫安,現在4歲。因為父母都工作,平時都是奶奶照顧他,只有周末休息,媽媽才會帶著他。

據安的奶奶說,安本身性格比較暴躁,不順心時一口氣哭上來,直到臉紅脖子粗,喘不上氣。

安一歲多時開始打人。再大一些就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打遍小區無敵手,周圍小朋友都不跟他玩,見到他就躲得遠遠的。

安的媽媽一直覺得,兒子這樣,是因為沒有自己親自帶孩子導致的。她對孩子總是有愧疚心理。

於是安的媽媽決定要給孩子做一個「情緒平穩」的好榜樣。她想,如果把負面情緒表現出來,就會讓孩子很受傷,要是有了心理陰影,更是不好收拾。

所以,不管安怎樣鬧,媽媽都克制著自己的情緒,忍著不責備孩子,也不表現自己的焦慮,力求在孩子面前表現得雲淡風輕。

可是,這並沒有讓安越來越好,相反,他的脾氣越來越差,稍不順心,就躺到地上打滾哭鬧,還用頭撞地板,撞牆,表現特別極端。如果手邊有什麼東西,他會推倒摔掉砸爛。有一次在公共餐廳,就曾一把把餐桌上的食物都打翻在地。至於打人,更是嚴重,他情緒激動時,媽媽抱住他,他會撕扯媽媽的頭髮,對著媽媽的頭和臉一頓捶一頓抓撓,還把媽媽的眼鏡抓下來摔到地上。

安的媽媽經常紅著眼圈,一邊向被安打了的小朋友家長道歉,一邊訴說她的崩潰,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都憋出內傷了,一直在服中藥調理身體

」。

對孩子從不發脾氣的媽媽,才真可怕

可是,安三歲多上幼兒園之後,情況開始好轉。我們都明顯感到他脾氣慢慢好了起來。比如,他的手都伸出去要打人了,但在半路停下縮回來。

這樣的轉變,源於安碰到一位很有智慧的幼兒園園長。

這位園長告訴安的媽媽,孩子發脾氣本質上是在向大人求救,他心理不舒服,但不知道如何表達、排解,就會用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

她說,大人對孩子最好的情緒教育,不是「從不發脾氣」,而是教會孩子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1. 與其讓孩子心裡七上八下的沒底兒,還不如向孩子坦誠自己的情緒現狀。比如,媽媽很煩躁,媽媽很生氣,媽媽心裡難受,媽媽傷心,等等。2. 接著,可以通過一些不傷害孩子也不傷害自己的方式,在孩子面前把情緒排解出來。可以適當尖叫、摔不易損壞的東西、獨自靜靜,任何適合自身情況的方式,都可以。3. 發泄完情緒,跟孩子說:「每個人都有壞情緒,媽媽也有。發泄出來,就好了。」4. 還可以這樣告訴孩子:「當我不高興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身體累了,可能是因為心理為什麼不舒服,總之就是我沒有能量了,希望這個時候你能拉著我的手,給我一些能量。」

安的媽媽照做了。不知道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但從那以後,再有情緒時,安的媽媽不再強忍,會發泄一番,當然極端情況下也有對孩子說話重的時候。但當初那個脾氣暴躁舉動激烈的安,不但不再歇斯底里,反而能比較冷靜地看著她,有時還問「媽媽,你是不是沒有能量了,把你的手伸出來,我給你一些」。

安的媽媽跟我們說,把情緒表達、交流並發泄出來的方式,比藏著、掖著、憋著強多了,整個人通暢了不少。孩子也明顯輕鬆、陽光多了呢。

可能是自己會發泄情緒以後,才真的體會孩子倒地打人、撒潑耍渾時的心理狀態。她說:「身體里有情緒發泄不出去,真的能讓人喪失理智,從而有激烈極端的行為,會犯很多不計後果的錯誤。」

現在的安,不但脾性溫和了不少,還多了很多朋友。安的媽媽總是感慨說,當初如果繼續忍著憋著,不但大人憋壞了,把孩子也徹底耽誤了。

對孩子從不發脾氣的媽媽,才真可怕

對孩子從不發脾氣的媽媽,才真可怕

再講一個故事。

初中時同桌,寒假時我去她家寫作業,從進門到離開,她爸媽就一直熱情地照顧我們,不但送零食端水端飲料到房間,還時不時問冷不冷,需不需要拿張毯子蓋腿。她跟我說,她父母從不吵架,從沒發過脾氣,對她一直這樣。

講真,當時我實在羨慕她,因我自己的父母不但不能照顧我如此到位,還常常因為瑣事在我面前吵架拌嘴,弄得房門「哐」一聲響,柜子門「咣當」一下。

可是,開學後,我們無意中聊起這個話題。同桌說,她並沒有覺得父母那樣對她有多好,她也知道家裡的事並非事事順心,父母也不是什麼時候都高興,他們也有自己的不順利和苦惱,不過是父母強撐著在她面前表現得那樣。

我說:「那樣多好啊,他們在乎你,才這麼撐著啊。多少爸媽不避諱,在孩子面前發泄出來啊。」

只見同桌頗顯憂鬱地搖頭,說:「你知道嗎,不管發生什麼,我爸媽都在我面前保持笑著的狀態,讓我覺得他們很假。

「他們對我太關照,總是客客氣氣的,讓我覺得渾身不自在,覺得自己是個外人。這讓我做什麼都小心翼翼,什麼喜怒哀樂,也不敢表現出來,覺得表現出來就破壞了家裡的氛圍,所以就什麼都壓在心裡。」

「爸媽總覺得我性情溫順,其實我也只是不在他們面前表現,我對他們跟他們對我一樣,刻意、客氣。」

事後我想了很久,情緒被父母保護的很好的同桌並不快樂,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年歲漸增以後才明白,家,是人最後的歸屬感,是一個人最真實狀態的落腳地,而一個人的真實狀態就是喜、怒、哀、樂、驚、恐、悲各種情緒。

如果家人過於刻意,是不是真的像同桌說的那樣,「感到自己是外人」,那這個家是否也就失去了它最本質的意義呢?連對家的安全感和歸屬感都沒有,那孩子何來心理健康呢?

想想,還是自己這種家裡有說有笑又哭又鬧,來得更真實自然。

對孩子從不發脾氣的媽媽,才真可怕

好吧,其實我是對孩子發脾氣找找借口的。

父母要做孩子情緒管理的訓練師。這個角色的關鍵就在於父母不害怕、不避諱在孩子面前表露每個人本來就有的這些真實情緒,在孩子面前可以傷心,可以驚恐,可以生氣。

這些都沒什麼大不了,重要的是,父母要給孩子展示,我們如何更好的應對這些負面情緒,讓孩子能正視負面情緒的存在,模仿並慢慢內化父母應對負面情緒的方式。

打開手機淘寶,搜索"涵妮媽媽發紅包",領限時紅包福利,領到的小夥伴記得使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這個9歲小男孩改寫了法律?只因為他擁有未來最具競爭力的能力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