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識字敏感期」,我們可以做點什麼?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路
1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認字?
孩子要不要在讀小學前認識500個字?
怎麼給孩子認字?
這幾個問題,經常有媽媽問魚爸。
關於認字,有一種觀點認為,小孩子不應該過早認字識數,因為過早認識文字會失去對圖像的領悟力,會阻礙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還有一種觀點卻認為,孩子識字越早越好,因為錯過了那個識字期,孩子將來再去識字就太晚了,要花上十倍的努力才行。
其實,我對上面的兩種觀點都不是很贊同。
因為,識字是孩子一個必然經歷發展的過程,早和晚的界限本身就很模糊。
比如6歲識字或者5歲識字區別並不會很大,但是要一個一兩歲的孩子去識字,未必也太操之過急了。
還有很多父母骨子裡並不贊成給孩子識字,因為覺得孩子不要過早背負太重的學習壓力。
可這往往也是想想而已。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包括我,還是希望能在這殘酷的環境下,為孩子披上一層堅強的外殼,還有快樂而有韌性的內心。
因為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我知道自己還沒有能力讓孩子離開學校回家自己教。
所以我能做的就是讓孩子邊玩邊學,養一個好的興趣和學習的習慣。
另外找到孩子的識字敏感階段,給孩子快樂的識字啟蒙。
2
孩子不僅僅要有快樂的童年,也要有快樂的學習。
這是可以兼顧的,只要你願意去思考及嘗試。
如果能夠讓所謂的「學」變成「玩」,是不是你想要的,也是孩子喜歡的。
在玩的過程中,孩子輕鬆地就學會了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就拿認字來說。
上小學前要不要識字?
幼兒園期間要不要認字?
如果孩子不想去認字,你每天逼著他去認字,那就不要去認字。
因為我個人不反對給孩子識字。但真心不提倡這種填鴨式地衝刺認字。
大家都知道我在平台一直提倡不要讓孩子過早的去託管,不要過早的去逼孩子去識字、畫畫。
如果孩子某一天展示了自己對文字的興趣,那你會不會把握住?
是聽一些專家說的,不要認字,只要開心地使勁玩就行了,還是遵循孩子的天性,去給他有趣地認字呢?
我一直覺得一個生命的成長,都有一些關鍵的節點。
比如禾苗,某一天它就抽穗了,而到了某一天,它成熟了。
還有青蛙,小蝌蚪每幾天就變一個樣,就在某一天,它變成了真正的青蛙。
假如在孩子該讀繪本的年齡沒有開始閱讀,在孩子進入識字敏感期的時候又沒有把握。
把一切交給學校,那孩子上學就非常吃力。
很多孩子因為不得法,失去了學習興趣。
如果老師和父母沒有給予積極地引導和鼓勵。那孩子就慢慢從其他方面來找尋自己的優越感,比如打架,展示自己的力量,比如逃課,展示自己的勇氣。
3
所以,在關鍵的時候,做關鍵的事。
教育家蒙台梭利說的是孩子的敏感期。其實沒有那麼玄乎。
真正的敏感期完全靠父母去觀察,因為每一個孩子不一樣。
他們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有自己成長的節奏。
當孩子開始關注身邊的文字時,就可以開始給孩子進行文字的啟蒙。
有一天,小小魚拿一本書給我,很認真地跟我說「爸爸,我要讀字。」
「你讀圖就好呀!」
「不行,我要讀字」
我心中竊喜,小子開始要認字了啊!
等了這麼久的識字敏感期終於來了。先不去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突然提出這個要求。但是在他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我可以開始著手給他認字了。
於是,我開始給他有意識地指讀,讓他發現字與字之間的不同。認識一些他喜歡的字,比如「一」、「土」、「水」、「木」等等。
這是在假期,我跟小小魚一起用小石頭拼一些簡單的字,然後他能邊玩,邊識字。
當然,你在紙上寫下來,或者從書上找下來,指給孩子讀,他的興趣就減弱了。所以怎麼給孩子一個有趣的「認字啟蒙體驗」是一個讓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
後來我就想到去黑板上畫,效果真的不錯。
因為我們中國的文字本身就是從形來的,早期的甲骨文就是文字的起源。
所以我就去看一些甲骨文的形狀,再對著自己的一些想法給孩子畫出來,他馬上就有興趣了。
後來,朋友給我寄來一套非常好玩的漢字書,還有一套專門通過甲骨文進行漢字啟蒙的識字卡片,從圖形中來識字,從玩樂中識字。
認字隨時隨地,娃一個人在客廳就能玩很久
用孩子自己的話講,就是自己有了一堆字,好像每個字都是他的朋友一樣。
孩子天性是愛玩的,只要在玩著,學著就會有趣而輕鬆。
一切是自然而然的,沒有目的,不帶任何強制。我覺得這就對了。
當我們捕捉到了孩子成長的需求,那就去把握住。
如果孩子識字的噴發期來了,那就趕緊做好準確迎接。
如果孩子還沒有展現,那就不要去強迫。
每個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出現的時候都不一樣,有早有晚,一般在4-7歲出現。但是有些孩子3歲就開始出現了。
因為0-3歲的時候,親子閱讀多的孩子,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比如字的讀音,字的意義。會比從來沒有閱讀的孩子早一些。
其實在孩子沒有認字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去有記住書本了,只是沒有記住文字,而是記住了圖形。
孩子識字的過程:
小孩子認字只是把它當成圖畫,要通過閱讀來訓練他的視覺:先「閱讀」黑白色彩,再大一點兒,通過真實圖片,而後才過渡到看圖識字。
記得小小魚剛剛三歲時,我沒有去測試他能認識幾個字,但是很奇怪,他能認得所有他讀過的書的名字。
現在家裡幾百本圖書,只要他讀過的書,他基本能知道名字。
而且能說出書名和大概的故事情節,而實際上我沒有教過他字,他應該是靠記住圖形記住了那些字。
特別是那幾十種恐龍,不僅僅是名字,爪子的多少,尾巴的長短,毛或者護板的位置,他都一清二楚。
那只是他右腦圖像記憶的結果,任何孩子,都有這樣的過程。
實踐證明:在識字敏感期階段,孩子會本能地產生對識字的迫切需求,而且記憶能力特別出色,識記速度快、數量多、記得牢,識記過程也特別輕鬆。
他們在識字中能自然而然地尋找到快樂的感覺,這非常有助於從小就培養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
4
繪本和生活體驗能夠幫忙。
孩子正式接觸文字元號之後,會對文字有一些概念性的理解,從字形、代表意義等方面有了自己的認知方法,他們會將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喜歡從繪本中找自己已經有印象或認識的文字。
就好像兒子認識了」人「」手「、」母「這些,讀繪本的時候,他馬上就會指出來,說認識這個字,當時那個興奮勁。
將文字放進具體的故事和語境之中,讓孩子對文字產生一個再認識,再消化之後,那這個字基本就裝進口袋了。
此時期的教育建議是:可以給孩子閱讀一些經典繪本,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不識字,就不給他閱讀,而是要多閱讀,讓孩子從宏觀上認字。
另外在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東西,也可促進孩子對這些事物的認識,對孩子已經認過的字,可在報紙上、街頭廣告上、電視屏幕上讓他尋找,這樣可提高孩子的識字興趣。
所以,不管是認字還是學習。都要全面地去進行,不要只抓住一點。就好比金庸筆下的高手,內功和技法兼備才行。
關於識字敏感期,我們不要迷信,而是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成長規律來,尊重孩子的行為。
因為任何違背孩子發展規律的事情都是做不得的。
我們要做引導者,而不是規劃者。在孩子識字的道路上,請站在孩子身後,遵循著他自己的規律發展,相信孩子會愛上閱讀。
打開手機淘寶,搜索"涵妮媽媽發紅包",領限時紅包福利,領到的小夥伴記得使用哦~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