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在這場戰鬥中清軍慘敗卻贏得對手「尊重」,這完全是無聊的意淫了

在這場戰鬥中清軍慘敗卻贏得對手「尊重」,這完全是無聊的意淫了

1860年9月21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和英法聯軍在通州附近的八里橋展開一場大戰,史稱「八里橋之戰」。這場大戰的總體戰役態勢是英法聯軍進攻,清軍防守。英法聯軍取勝的話,將直抵清帝國的首都北京城,是清軍保衛北京的關鍵戰役。

這場戰役中,英法聯軍兵力七千人,清軍兵力三萬人,其中騎兵萬餘人。清軍有著很大的兵力優勢。這場戰役的作戰一個上午就結束了,英法聯軍輕鬆取得勝利,接著順利佔領北京,喪心病狂的火燒圓明園。戰鬥中,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英法聯軍共陣亡5人,受傷46人。清軍的傷亡也不大,傷亡千餘人後就完全崩潰,一鬨而散,即使這場戰役是保衛北京的關鍵戰役。

兩次鴉片戰爭清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近戰能力,遠程射擊清軍還能忍受,能衝到離英法聯軍五十米處徘徊射箭放槍,對方一旦肉搏突擊清軍立馬崩潰。滿蒙軍隊一代不如一代,弓箭拉力只有當初進關時期八旗兵的幾分之一,而且還射不準,傷害極小,許多人放棄弓箭用火繩槍,在馬上更加打不準,騎馬墜馬不稀奇。滿蒙騎兵被英國訓練的印度騎兵驅散,肉搏根本打不過。而西方國家由於前裝火器的射速慢問題,特別重視肉搏。有人說八里橋之戰清軍慘敗卻贏得對手「尊重」,這完全是無聊的意淫了。相比英國入侵阿富汗,被當地武裝打得全軍覆滅,滿清可以說是勇武差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憶灰燼 的精彩文章:

此國慶勝利再現「疊羅漢」神技,就想問一個問題「摩托車哪買的」

TAG:記憶灰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