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啟示錄:「中國名片」需要志同道合的人才合力打造
近日,素有「科技界春晚」的第52屆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中國高科技製造業名片、無人機領軍企業大疆創新攜多款消費級無人機、手持影像、教育研發、行業應用等系列產品亮相現場,並在現場首發全新的DJI帶屏遙控器,全方位展示了大疆的技術和產品在全球無人機行業中無可取代的地位與實力。
把時間稍微往回拉一些,2018年對大疆來說無疑也是收穫頗豐的一個年頭,不僅在農機市場和行業應用領域開山闢地,消費級市場更是熱火朝天,先後推出了「御」Mavic 2、靈眸Osmo Pocket口袋雲台相機等口碑之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疆在無人機領域構築起的高牆也並非一日之勞。無論是極致創新的產品還是強勁的技術,這一切其實都離不開背後14000多名員工的努力和大疆唯才是舉的僱主文化。
一、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有價值的事
從2006年十一人的小團隊,發展到如今上萬人的企業規模,大疆的巨頭風範顯露無疑,全球無數科技人才慕名而來。扛過了創業初期「生死時刻」的大疆,逐漸成為了機械、硬體、機器人方向等研發人才的藏龍卧虎之地。
事實上,如今大疆內部學霸雲集,C9、985、香港頂尖高校的各個學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比比皆是,可以說平均學歷不亞於任何一所科技公司。大家有著相似的求學經歷和見識背景,其中不乏在校期間就已經在各大世界頂級技術比賽中斬金奪銀的實驗室大牛。
很多技術部門不僅聚集了發過多篇頂會頂刊、拿到深圳孔雀計劃的名校博士,而且還有許多工程能力強、擅於把演算法落地的技術高手。更可貴的是,大部分團隊都有不錯的技術和學術氛圍,幾乎每周都會分享和探討前沿的AI論文。
也因此,雖然是估值超過百億美金的科技獨角獸,大疆卻有著與科研院所出奇相似的氛圍——這裡推崇簡單純粹的人際環境、講究對事不對人,大家都以技術產品的極致創新為共同追求,雖然也講究投入產出,卻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鼓勵人才大膽創新。
即便身處在牛人圍繞的環境中,大家每天想的也都是如何著手解決很實際的問題,所以才有了在技術、產品上向全世界展現出的一次次顛覆與創新。
在外界很難想像,但加入大疆的高校學霸們大都抱著相似的情懷,相信中國的科技公司會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也相信科技創新能推動種種社會問題的解決、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一個社會問題的研究解決、複雜無人機產品的設計研發、一項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都難以靠一己之力推動,而一群懷揣共同夢想和價值追求的員工聚集在一起,便凝聚成了一股彌堅的合力,讓有價值的事情有了發生的可能。
新興的植保無人機市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儘管農業植保機可以幫助田間工作效率提升數十上百倍,但由於農機操作複雜性等客觀原因,整個行業的產品研發和推廣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好的東西研發出來後卻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但是很快,大疆農業團隊順勢而生,懷揣著改善農村生活的想法,由研發、市場、售後等專業知識經驗豐富的員工組成的專業團隊深入廣大農村一線,手把手地推動農業植保機普及,讓科技改善農戶的工作效率和生活。
志鵬便是其中一員,來自湖北襄陽農村家庭的他,在2016年從學校畢業後入職大疆農業,成為了售後部門的一名技術服務工程師。短短的3年時間裡,他走遍了祖國大疆南北,他帶領的團隊為超過3000名農戶解決了植保無人機服務難題,培訓了超過500名的植保無人機專業服務人員,為超過3000萬畝耕地飛防作業的植保機保駕護航。
「我和身邊許多同事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我們就是簡單地希望農戶的生活比現在過得更好、更高效」,在大疆剛剛發布完T16農業植保機後,志鵬說道。「做植保機的地推很辛苦,其實去到大疆之前,我有很多比現在更『光鮮』的選擇,但我還是選擇了大疆。進去後才發現,原來整個團隊都是和我想法一樣的人。」
二、創新就是給員工最大的發展空間
創新源自實踐。
對於優秀的人才而言,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會敞開大門、倒履相迎。但是相比起薪酬福利等外在功利的追求,人才往往更看重工作環境以及能否找到自我實現的空間。
假若有一個平台能讓他們將日思夜想的靈感親手變成現實,並讓自己的成果惠及成千上萬的用戶,所收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外在物質遠遠不能衡量的。
而這一點,大疆做到了。
大疆CEO汪滔曾經說過:「我們的經歷證明,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不去曲意逢迎、不去投機取巧,只要踏實做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們相信,那些回歸常識、尊重奮鬥的人,終將洞見時代機遇,並最終改變世界。」
其實,大疆對人才成長的重視早已形成了切實的明文制度。大疆能給員工創造多大的成長空間?——一個普通的實習生也能發起和主導千萬級的公司戰略級項目:很多人都知道,「悟」Inspire就是由在大疆實習不足三個月的實習生提出並打破常規地拿到公司重量資源,歷時兩年組建團隊、主導研發,最終完成的作品。
而與Inspire相比,推出不久的Osmo Pocket也再次證明了只要腳踏實地做事,總能取得成功、脫穎而出。
據傳言,Osmo Pocket起初只是大疆某款新型雲台的二代產品,本意原是為幾名產品經理新人創造在新項目中實踐成長的機會。出人意料的是,負責項目的幾名產品經理對項目想法豐富,時常下班後還主動找時間聚在一起討論產品設計方案。
憑藉著一腔熱情和專註投入,Osmo Pocket的研發進度甚至反超一代產品,而且在產品、技術和設計等各個方面都比一代做得更為出色。最終,經過內部多次評估討論後,原本應是二代產品的Osmo Pocket替代成為了大疆2018年度推出的重磅驚喜。
誰都沒有料想到,這個提前出世的孩子,一經推出便面臨著預購火爆而頻頻斷貨的情況,上市一個月就成為了天貓2018年最紅新品。
不少人陷在職場中迷失了方向:要麼是懷才不遇,明明有很好的想法和點子卻經常被潑冷水,要麼是在浮躁的環境中隨波逐流,總把曲意逢迎、投機取巧當作職場之道,所以慢慢就陷入桎梏,很難再得到成長和發展。
時至今日,雖然已經發展為行業的No.1,大疆卻始終以「創業公司」自居,死磕每一個創新的想法和可能,而這種鼓勵創新的環境也帶給了員工最好的回報:有能力的員工有了盡情施展才華的發展空間,有理想的人也能找到實現夢想的烏托邦。
其實說到底,技術的創新還是重視人才的結果。中國製造業想要打造出更多像大疆這樣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就需要更加重視科技人才,為人才提供利好的發展環境和匹配的回報。以人為本,才有機會實現高科技產品與技術的不斷創新,讓全世界擁抱「中國製造」。


※中國戰隊NOVA奪冠!《皇室戰爭》CRL全球總決賽完美收官
※小米Pocophone F1火了 三個月熱銷70萬部
TAG:機情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