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在這顆星球上發現了幾個巨大橢圓白點,它們會是什麼?

科學家在這顆星球上發現了幾個巨大橢圓白點,它們會是什麼?

太陽系是地球生存的家園,它有八大行星,而地球只是其中之一,也是太陽系唯一的智慧文明星球。太陽系因為有了人類而變得不同。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有一個巨無霸,它就是木星。其它七大行星加起來也沒有一個木星大,是真正的行星老大。

事實上,太陽系的環境能夠如此穩定,能夠誕生地球這樣的生命和文明星球。除了恆星太陽的功勞之外,還有一個功臣那就是木星。由於木星龐大的體積和質量,它的引力自然也是非常強的,很多從太陽系外靠近太陽系內陸的小行星,星體等都要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要麼墜入木星,要麼成為木星的衛星。

木星周圍那麼多的衛星,大部分都是通過自己的引力捕獲而來,如果沒有木星,這些小行星和星體都會向內陸行星撞來,那個時候地球,火星,金星等都會遭受到小行星的不斷撞擊。如果是這樣,地球能否誕生生命還是一個未知數。

木星的體積雖然龐大,但它的質量卻並不是特別大,主要是因為它是一顆氣態巨星,它不僅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同時也是自轉速度最快的行星,木星大氣成份主要由氫氣和氦組成。如此龐大的氣態巨行星,科學家自然不會放過對它的研究和探索,而且木星的其中幾個衛星很有可能存在地下液態海洋,可能還會有生命的存在。

為了探測木星的情況,科學家先後發射了兩艘飛船前往木星,第一艘是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它於1989年發射,1995年到達木星軌道,隨後對木星進行了初步的探測,人類得到了有關木星的第一手探測資料。第二艘飛船是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類的太空科技已經有了巨大進步。

朱諾號是當時人類科技的結晶,是當時最先進的太空探測器,它於2011年發射,經過不到5年的時間就到達了木星軌道,然後圍繞木星進行探測研究。由於木星是氣態巨行星,它大氣的厚度遠超我們的想像,以人類現在的科技還無法深入木星內部進行探測。

朱諾號對木星的探測器主要是每一次的低空穿越,這樣可以近距離捕捉到木星大氣的一些情況。而在2018年10月29日,是飛船對木星進行的第16次低空穿越。這一次,朱諾號飛船捕捉到了難以置信的畫面,原來在木星北緯40度附近的溫帶區域出現幾個橢圓形大白點,它們正以普通風暴的相反方向旋轉著。美國宇航局將這幾個大白點稱之為「龍眼」。

科學家也不清楚,為什麼木星上這幾個反向旋轉的氣旋暴與其它正向旋轉氣旋暴顏色有所不同。因此還有待後面對木星的進一步探索。朱諾號到達木星工作才2年多的時間,已經拍攝到了不少有關木星壯觀的景象。而木星的神秘可能要超出原來科學家的預料。

木星的大氣到底有多厚,木星內部到底是什麼情況?是否有像地球一樣的陸地表面?這些都還是無法解開的謎團。木星的探測是比較困難的,它不像火星可以直接登陸表面進行探測,人類現在的探測器還無法深入木星大氣內部,只能在低空軌道上進行觀測。

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未來的探測飛船必然會更加先進,相信總有一天,我們能夠進入木星內部,去看看木星厚厚的大氣層之外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不少科學家認為,木星雖然是氣態巨行星,有非常厚的大氣覆蓋,但是木星內部有可能也有陸地一樣的存在,而在如此厚的大氣層保護之下的木星內陸又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情景?會不會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科學家已經探測證明木星的幾個衛星內部大概率會有液態海洋的存在,有海洋代表著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就會很大。而作為主星的的木星,會不會內部也有液態海洋的存在?要知道木星如此巨大,再加上有如此厚的大氣層保護,它內部環境溫度未必就一定會非常寒冷,有可能還是一個溫暖的環境。

不過,木星還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遭受過的小行星撞擊次數是非常多的,如果木星有陸地表面,是否被小行星撞擊破壞得厲害也是一個未知數。這一切的謎團想要揭開,還是必須要穿越木星大氣層進入其內部才能搞清楚,天文望遠鏡等觀測設備是無法穿越大氣層看到內部情況的。我們期待著未來有一天能夠揭開木星內部的奧秘,如果它內部真有一個溫暖的陸地表面,或許人類的移民星球就找到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天天見 的精彩文章:

新視野號飛船從64億公里外,再次傳回新圖片,展示了精彩的世界
未來的電池技術會有哪些重大突破?反物質電池強大到你無法想像

TAG:快樂天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