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寶寶遇上流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寶寶遇上流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流感,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引起的流感相對普通感冒而言,它不是小麻煩。冬季氣溫寒冷,機體免疫力低,因此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並且流感的傳染性極強,往往在一個家庭中,一個人得了流感,在疏於防護、隔離的情況下,馬上家庭中各個成員皆會中招,特別是嬰幼兒。

怎麼區分寶寶患上的是流感和普通感冒?

對於流感和普通感冒而言,有很多人都會弄混,它們之所以不好區分,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它們皆是由呼吸道感染導致,所產生的癥狀通常是流涕、咽喉腫痛、咳嗽等普通的感冒癥狀,但實際上,兩者之間又有較大的差別,普通感冒主要是由於細菌、支原體及其他病原體使上呼吸道發生慢性感染;而流感主要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發生時為急性,且嚴重時病毒可侵襲整個呼吸道。

所以當機體出現流感時全身癥狀表現較重,會出現類似高燒、頭痛、噁心、流鼻涕、全身酸痛等癥狀,且發作的速度極快,非常劇烈。例如:寶寶突然發熱,39-40℃甚至更高,並且口服退熱葯後,體溫下降也不明顯,呈持續高熱狀態,還會伴有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癥狀;且還精神狀態萎靡,拒絕進食,這時家長需馬上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如出現上述癥狀時,沒有進行及時治療,對於嬰幼兒來說,很可能並發肺炎,其發生主要是因為病毒破壞了肺部吸收氧氣的膜,比如肺泡內表面的液膜、肺泡上皮細胞膜等,且流感性病毒還會消耗肺部中抵擋細菌的免疫細胞,進而間接引起了肺炎,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

一旦發現寶寶有疑似流感癥狀,可在48小時之內,口服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注意:對於抗病毒藥物,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現在市場上的抗病毒藥物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為主的神經氨酸酶抑製劑,其對甲型和乙型流感具有有效治療效果,特別是奧司他韋,它不僅見效明顯,而且對寶寶來說副作用少,但奧司他韋並非「神葯」,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緊急時期起到緩解效果,所以還是需要進一步得到更專業的治療;另一類則是以金剛烷胺、金剛乙胺為主的離子通道M2阻滯劑,這類藥物僅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所以不推薦使用。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當寶寶出現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的跡象,就選擇去醫院要求開藥、打針輸液處理,而對於像流感這種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除了打針、吃藥,還有一種特別的治療方法——霧化治療。

口服藥物的優點,退燒效果快,且持續時間長,但是葯三分毒,一般的藥品不是使用人群具有局限性,就是會對孩子的身體或多或少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奧司他韋,不建議小於1歲的寶寶使用;還有像普通的退熱類葯,進入胃部後會對身體產生較大的副作用,特別是對於嬰幼兒來說,會在不同程度上刺激胃粘膜,破壞食慾,嚴重時容易造成胃潰瘍甚至出血,並由此導致缺鐵性貧血,損害肝臟和腎臟,所以不建議經常吃口服藥。

輸液打針是通過靜脈血液注射的方式進行治療,這種方法相比口服藥物治療,可立刻讓藥物發揮作用,並且迅速有效,可輸液打針的治療方法,它是一種對全身進行用藥的方式,在治療的過程中為了達到局部的有效治療濃度,會在治療時相對加大對所使用的藥物濃度量,這樣一來機體很有可能出現相應的副作用,特別對於流感這種病毒性感染的疾病,輸液時會加入消炎類的藥物,如果長期往血液中注射這類藥物,極有可能導致身體的細菌產生耐藥性,進而出現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白細胞下降的情況,這樣一來,越往後身體對藥物會越不敏感,所以不建議經常輸液。

相比前兩種傳統的治療類型,霧化器更深受大家喜愛,霧化治療是呼吸系統疾病治療方法中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利用霧化吸入器將藥液霧化成微小顆粒,藥物通過呼吸吸入的方式進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積,從而達到無痛、迅速有效治療的目的,不僅比口服、輸液的效果更為迅速,而且它可直接作用到病灶部位,不會對身體其他部位產生任何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使用年齡沒有局限,就連剛剛出生的寶寶都可以進行霧化治療。

比如手持微網霧化器,它的工作流程主要是在電路一定頻率的振蕩驅動下,使壓電陶瓷換能片進行諧振振蕩,從而帶動金屬網片高速振蕩,使藥液通過金屬網片上眾多微小網孔並被快速彈出,形成無數的微小霧化顆粒,經面罩或吸嘴引導至使用者的呼吸系統,進而達到吸入治療的目的,使用微網霧化器,可避免寶寶在醫院治療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方便攜帶,可隨時隨地完成霧化,不受地點限制,且工作噪音小,非常安靜,不會引起霧化體驗者的反感。Vapo手持微網霧化器的霧化顆粒在1——5μ之間,可直接進入支氣管、肺部等器官,適宜下呼吸道疾病治療(在臨床上為了明確診斷疾病的部位,通常將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把氣管,支氣管及其在肺內的分支叫做下呼吸道。)且藥物利用率高,在使用過程幾乎沒有藥物殘留,在相對的治療時間內吸入的霧化量事宜,不會造成氣管內壁粘膜發漲,引起氣管堵塞的情況。

對於沒有出現流感的寶寶來說,家長則需做好防範於未然。多喝白開水,是最常聽見的一句話了,在日常生後中,不管身體出現哪些問題,就會被囑咐多喝熱水,確實,讓寶寶養成喝水的習慣對身體有益,可水畢竟不是葯,在生病時多喝水,最多也就是補充一下身體里的水分,促進一下機體的新陳代謝,對於流感的治療以及預防,在本質上是沒有用處的,要想從實質上預防流感的發生,「真刀真槍」才是王道。

首先,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不光寶寶要接種,接觸寶寶的家長最好也接種,對於寶寶而言,滿6個月就可以接種疫苗了,在流感疫苗接種後,它可迅速在機體內產生保護性抗體,一般情況下兩周內就會產生效果,但流感疫苗並不可以完全的避免機體出現流感情況,這是因為流感病毒可以有許多種分型,疫苗的研製,是根據每年上半年流感,預測出的幾種可能在該年流行的病毒株,如果在注射疫苗後,出現的流感病毒正好是沒有被準確預測出的,那麼仍有可能感染,患上流感。但是媽媽們不要過於擔心,出現這種誤差的幾率是很低的;同時,由於每年引起流感的病毒株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在流行季前接種疫苗只是預防目前流感而已,所以建議每年都需定時為寶寶打流感疫苗。

對於還不滿6個月的孩子來說,則需要家人接種流感疫苗,這樣可給寶寶間接的保護;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可能會擔心自己還在哺乳期,接種疫苗會不會影響餵奶,這可不需要擔心,處在哺乳期的媽媽是可以正常接種流感疫苗的,不會對孩子產生不利影響。

其次,需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對於習慣觸摸口鼻的寶寶,因為手掌在觸摸外界物品時,極有可能沾上病毒,之後在觸摸口鼻時會造成感染。最後,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疾病流行期間,需減少在流感高峰季節人群密集的地方駐留,如果到這些地方逗留可考慮戴口罩。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現實生活中,家長總是喜歡過於「親近」寶寶那張天真無邪的臉,動不動就會送上「香吻」一枚,其實這是不對的,流感病毒傳播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典型的就是唾液,但也不排除鼻腔、眼睛等黏膜間接接觸傳播感染,所以在流感爆發季節,建議家長需做到以下幾點: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面部有一個部位叫「三角區」,具體位置為,以兩側嘴角為點,找到兩眼中間部位,三點連成線,所得到的等腰三角形則為三角區域,由於這個部位的肌膚裡面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血管,可延伸通向身體的各個部位。一旦有流感病毒從中闖入,那就不僅僅患有流感那麼簡單了,很有可能隨血液循環倒流到機體各個器官,進而引起其他疾病,所以,建議家長不要隨便親吻寶寶。

如果想要親吻寶寶,也要選擇額頭、面頰等比較安全部位,最好是避開口鼻區域以及手部;在出門歸來後,需先洗乾淨手和臉後,再親近寶寶;在餵奶前也不要用嘴試溫度;家長與寶寶在吃飯時,最好是選擇分餐制,讓寶寶擁有自己的餐具,避免感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嘉健康 的精彩文章:

鼻子上長痘痘是怎麼回事?正確處理很關鍵

TAG:嘉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