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大運河徭役使山東煎餅變成了魯中的主食

明朝大運河徭役使山東煎餅變成了魯中的主食

一提到山東人,很多人就會想起煎餅卷大蔥。

明朝大運河徭役使山東煎餅變成了魯中的主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煎餅卷大蔥

作為主食的山東煎餅,是用小麥麵粉和雜糧做成的。也不是所有的山東人都以煎餅為主食。以煎餅為主食的地方,主要是魯中山區,包括泰安、萊蕪、臨沂、日照、淄博南部、濰坊南部,並影響到濟南、濟寧,乃至蘇北一帶。

粗糧是比較粗糙的,但一旦做成雜糧煎餅,就成了美味主食。山東人什麼時候愛上了煎餅?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放眼五千年。

5000年前的中國北方,主食是粟,現在叫小米。小米的顆粒很小,容易加工成熟,煮煮就成小米粥。用碾子把小米碾碎,做成糊,可以攤成小米煎餅,是乾糧。中國出現了烘焙的小型化,用一個鏊子就可以完成了。中國最早的煎餅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了。

5000年前的埃及,主食是麵包,原料是小麥,先要磨成麵粉,再發酵。加工難度大和流程長。埃及是烘焙大型化,需要大的烘爐、磨坊、尼羅河泛濫。

但早期的中國煎餅並不是主食,僅僅是偶爾吃一吃。魯中山區的農村為什麼把煎餅做成了主食?

先透漏一點答案:明朝初年,魯中山區煎餅主食化;清朝時期,魯中山區玉米煎餅主食化。

清代美食家袁枚也吃過山東煎餅,在《隨園食單》中說:


「山東孔藩台家制薄餅,薄如蟬翼,大若茶盤,柔嫩絕倫」,「吃孔方伯薄餅,而天下之薄餅可廢。」

山東煎餅在流傳過程中,還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比如天津的煎餅餜子就是一例,是山東煎餅通過大運河傳到津門的改良版。餜是油炸食品,在綠豆面煎餅里裹上根油條或餜篦兒,就是最原始的煎餅餜子。

明朝大運河徭役使山東煎餅變成了魯中的主食

清朝初年的山東文學家蒲松齡,在《煎餅賦》中大力稱讚煎餅:


圓如望月,大如銅鉦,薄似剡溪之紙,色似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

夾以脂膏相半之豚脅,浸以肥膩不二之雞羹。晨一飽而達暮,腹殷然其雷鳴。

有錦衣公子過而羨之曰:願以我鼎內之所烹,博爾手中之所遺可一乎?野老憮然,掉頭不易!

在明朝萬曆年間,山東泰山一帶已經普遍食用煎餅。

1967年,在泰安市省庄鎮東羊樓村發現的一份分家契約,日期是明代萬曆年間,記載有「鏊子一盤,煎餅二十三斤」。一次性做二十三斤煎餅,可見煎餅已經是這家人的主食了。結合清朝初年山東淄川人蒲松齡的《煎餅賦》,可以說明朝末年山東的魯中山區煎餅已經非常普遍。泰安省庄到淄川蒲家莊的現在自駕路線都有120公里,古代要翻越泰沂山脈,路程更加艱辛和困難。也說明在明末之前,魯中山區的煎餅的主食化就已經在緩慢發生,並且分布範圍很廣。

中國很多地方都有煎餅麵食,但是像魯中山區一樣把煎餅當主食的卻不多。一個地區主食的變化,一定是由重大事件的發生而引起。

我們從明朝萬曆年間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永樂年間。在永樂帝之前,山東雖然經歷了徐達、常遇春北伐,山西到山東的移民,朱棣南下等大事,但這些戰亂和移民不會突然改變一個地區的飲食習慣。並且主要的戰場在運河和平原一帶,魯中山區雖有戰事但不頻繁。所以在永樂之前的動蕩年代,魯中山區不可能因為戰亂而突然改變主要飲食習慣。

明朝大運河徭役使山東煎餅變成了魯中的主食

朱棣

我們把目光鎖定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朱棣下令改造大運河山東段。

在元朝末年,因為黃河泛濫和官吏腐敗等原因,京杭大運河的山東段已經被廢棄。朱棣定都北京,帝都人口急劇膨脹,從江南運糧北上就成了大問題。永樂初年,主要是通過海運輸送糧食到北京;另一部分糧食從淮河運來後,到山東境內,要轉為陸運,驢拉人扛,運到直隸(今河北)再裝船運到北京。海運會有颱風和大風浪的危險,陸運太艱辛而且成本巨大。

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朱棣任命工部尚書宋禮為負責人,去疏通運河山東段的會通河。宋禮率領工部侍郎金純、都督周長,在山東濟寧州同知潘叔正的陪同下,先實地考察會通河段。

宋禮面臨的是一個大難題,他深知元朝這個大炮仗的崩潰,是治黃河的引信點燃的。如果沒有良好的運河治理規劃,調撥幾十萬民夫進行苦役,曠日持久,數年不能完成任務,國勞民怨之際,有人煽風點火,大明朝也有可能像一個大炮仗一樣崩掉。

宋禮沿運河一線四處尋訪治水能人,終於在山東汶上縣找到一個老人(運河民夫領班),叫白英。白英給宋禮講了一番治理運河的道理,元朝郭守敬修的運河山東段不成功的原因在哪裡。宋禮茅塞頓開,立即任命白英為總工程師。

明朝大運河徭役使山東煎餅變成了魯中的主食

白英

白英告訴宋禮,元朝郭守敬修山東會通河失敗的要點,在於沒有找到運河至高點。元朝京杭大運河的海拔最高點在山東,但山東段有450里,郭守敬沒有找准至高點。地球人都知道,水往低處流。山東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00毫米,降水量不足,運河的高處是沒有水的,沒有水的運河是廢物。運河在平原地區,山東的至高點是泰山為代表的魯中山區。魯中山區西流到平原的河水,在某一地點的上游,海拔一定比平原的運河至高點要高。但郭守敬錯誤地把濟寧當運河至高點,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魯中山區流出的汶河、泗水為水源,將兩水引到濟寧,灌入運河進行南北分流。但濟寧不是真正的至高點。

白英已經找到京杭大運河的真正的最高點,在其濟寧北方的南旺,距離濟寧一百多里。所以在濟寧分水,運河南面的水多,北面的水偏少,水不能自己往上爬啊。元朝濟寧以北的運河淺澀,只通小舟,不通大船。元世祖忽必烈看到這個結果,也只能幹瞪小眼。

白英建議,將會通河道至高點的南旺鎮作為水脊,先向南旺引水,然後在運河裡南北分流。向南旺引水,唯一可用的一條大河是汶河。白英要改建元朝在汶河上修的堽城壩,掐斷汶水南支流入洸水(洸水直接流向濟寧)。在東平縣修戴村壩,阻止汶水北支入大清河進而白白入海。最後擴展中路河道,開挖八十里長的小汶河把汶河水全部引入南旺湖。在南旺運河修建分水魚嘴,七分水向北流,三分水向南流,「三分下江南,七分朝天子」。在山東運河建三十八座閘壩,立安山、南旺、馬踏、昭陽四湖為蓄水櫃。

明朝大運河徭役使山東煎餅變成了魯中的主食

南旺運河分水樞紐

宋禮共徵調30萬民夫整理運河,其中山東段運河從山東省徵調十六萬五千多人。山東民夫多從東昌府、濟南府、兗州府、青州府徵發。

《明史·宋禮傳》記載:


凡發山東及徐州、應天、鎮江民三十萬,蠲租一百一十萬石有奇,二十旬而工成。

此處運河徭役,山東民夫佔了一大半,明朝前期徭役都是自備乾糧食物,官府不給任何報酬的。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宋禮請求朝廷減免這些民夫每人近4石糧食的租稅。

根據嘉靖《山東通志》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山東省有753894戶,5255876口人。

明朝大運河徭役使山東煎餅變成了魯中的主食

永樂九年,山東大約有80萬戶,扣除膠東的萊州和登州人口,需要服運河徭役的戶數大約為60萬戶,實際徵用16.5萬人。相當於3-4戶農民,就要抽一丁負責運河徭役。可見這個徭役涉及的山東人口面是非常廣的,一定會對山東的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濟南府東南部的泰山地區,兗州府東北部的蒙山地區,青州府南部的沂山、魯山地區,都是魯中山區,多是貧困的山民。

而東昌府、濟南府的西部、兗州府的西部,都是平原,農民相對富裕。並且這些平原地區離運河工地距離近,家人可以十天半月到運河工地看望,帶些食物和衣物。所以運河徭役對山東西部平原的農民影響較小。

永樂九年的山東運河工程,花了20旬,才完成主體工程。一旬是1天,共200天。宋禮一直在運河工地待到當年陰曆八月才回北京,向朱棣彙報項目完成情況。

對於役夫來說,長達近7個月的徭役,如果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干,還不如死了算了。所以為了徭役攤派的公平,里長安排每兩個月輪換一戶人家才是比較合理的。運河完成,山東的每家農戶基本都去運河工地幹了一圈。

魯中山區的貧困農民走到運河工地都要十幾天的時間,不得不攜帶大量的乾糧和糧食,為了兩個月的徭役期和20天的路程,至少需要帶60-80斤(1明斤596.8g)的乾糧和糧食,加上必要的衣物被子、工具等,每人至少要挑著上百斤的擔子趕路。

明朝大運河徭役使山東煎餅變成了魯中的主食

山東煎餅

窮人家麵粉不夠,就把各種粗糧磨細,加到麵粉里。在家裡事先做成雜糧煎餅類的乾糧,可以在工地上節省大量生火做飯的時間。包裹比較好的煎餅,只要不受潮,一般可以保存近兩個月不會變質發霉。如果做成饅頭,因為有水分,幾天的功夫就開始發霉。

大概先是從濟南府的泰山地區開始,有很多農民在家裡就事先準備了煎餅。到了工地,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魯中山區的農民回家後,把煎餅當乾糧的方法傳給了老鄉。

從此,凡是魯中山區的農民,只要去運河工地,就把煎餅當作標配。

明朝一代,山東修運河,不僅僅是永樂九年一年,而是經常有。因為山東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較多,運河過一段時間就需要浚通一次。

1429年,調集山東民夫半月浚通賈魯河故道。

《明史》記載的一些山東運河徭役:

其後宣宗時,嘗發軍民十二萬,浚濟寧以北自長溝至棗林閘百二十里,置閘諸淺,浚湖塘以引山泉。

正統時,浚滕、沛淤河,又於濟寧、勝三州縣疏泉置閘,易金口堰土壩為石,蓄水以資會通。

景帝時,增置濟寧抵臨清減水閘。

天順時,拓臨清舊閘,移五十丈。憲宗時,築汶上、濟寧決堤百餘里,增南旺上、下及安山三閘。命工部侍郎杜謙勘治汶、泗、洸諸泉。

武宗時,增置汶上袁家口及寺前鋪石閘,浚南旺淤八十里,而閘漕之治詳。惟河決則挾漕而去,為大害。

從永樂九年的山東運河大徭役開始,幾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運河徭役。在服徭役期間,魯中山區的農民大量用煎餅當乾糧。煎餅最終影響了魯中山區的主食習慣,並延伸到四面八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