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娃都不敢生,你拿什麼跟別人爭?

娃都不敢生,你拿什麼跟別人爭?

有人能生不想生,有人想生生不起。

前兩天,《人口與勞動綠皮書》預測,如果中國繼續保持平均一個婦女生1.6個孩子的水平,2027年中國將提前進入人口負增長。

更有甚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員易富賢與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聯合發布報告,稱2018年是清朝中期以來出生人數最少的年份。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近14億人口居然還沒清朝的3億人能生。

娃都不敢生,你拿什麼跟別人爭?

清朝以前,中國的人口從來沒有突破過1億。到了清朝,人口突飛猛進,不是那時的人們更喜歡為愛鼓掌。而是明末清初,有一個最強物種從墨西哥遠道而來,在中國紮下了根。

這個物種,學名叫番薯,我們那裡叫紅薯,蒸炸燒煮,都自有一番風味。

農民們發現,再沒油水的地,種上番薯,都能結出累累碩果。男人吃了有力氣,女人吃了面色紅潤。來年開春,娃娃們一個個瓜熟蒂落。乾隆皇帝一聲令下,號令全國推廣番薯。貧下中農們第一次嘗到了飽和暖是什麼滋味。

從乾隆六年(1741年)到咸豐元年(1851年)的110年間,中國人口從一億到四億,足足翻了四倍。

「中國人民生活的根本問題是由於太多的人,過分密集在太少的土地上,從而使人們為了維護生命,耗竭了土地資源以及人的智慧和耐力。」費正清在《美國與中國》這樣寫道。

費正清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他這個中文名還是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起的。1937年他來中國學習漢語,研究中國國情,從此成了西方最權威的中國通,《美國與中國》第一版的出版時間是1948年。

根據新中國195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當時全國總人口為6.02億。

二戰結束,少年參軍的二營長們放下義大利炮。回到家裡,開始了另一場炮火連天,全球迎來了一波戰後嬰兒潮。

而中國的嬰兒潮,有兩波。一波是戰後,另一波是五十年代末。糧食產量在報紙上頻頻突破生物極限,「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多生娃才有機會「趕英超美」。

娃都不敢生,你拿什麼跟別人爭?

到了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時候,人口已經突破了十億。

西方普遍懷疑,我們以世界上區區7%的耕地,到底能不能養活世界1/5的人口?1994年美國流傳一篇文章《誰來養活中國?》,文章預言,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中國糧食產量將進一步減少,到時候中國龐大的人口會導致全球的糧食危機。

然而,我國的糧食產量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一路突飛猛進,從1978年的3億噸增長到2013年的6億噸。糧食產量翻了一番,靠的是「兩平」。第二個「平」是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讓水稻和地瓜一樣開始了野蠻生長模式。

按照袁隆平最新的研究成果,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可以達到1200公斤。大約相當於目前實際畝產的三倍,也就是說中國糧食產量至少還有三倍的增長空間,老外們擔心的糧食危機大概永遠不會到來。

危機度過去了,紅利滾滾而來。改革開放以後,原本龐大的人口負擔,變成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口紅利。

外國的生產線拉過來,源源不斷的消費品運出去,中國製造至少要比外國消費品便宜30%。老外們一隻眼盯著龐大的廉價勞動力,另一隻眼盯著中國龐大消費潛力。他們爭相湧入,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以中外合營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一直到特斯拉在上海開了第一家獨資工廠,外資汽車企業才算真正拿到了中國市場的鑰匙。而此時,四十年來從無到有,中國製造早已漫山遍野,填滿了外國家庭的犄角旮旯。

外貿產業的瘋狂增長,直接催生了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巨頭之一——阿里巴巴的誕生。

人稱「杭州英語第一人」的馬雲,把中國廠商的信息用英語翻譯後放到網上以供海外客戶瀏覽,建成了第一代阿里巴巴網站,搭上了外貿產業增長的快車道。

娃都不敢生,你拿什麼跟別人爭?

到2003年,淘寶網問世,馬雲才算真正嘗到了中國人口紅利的甜頭。淘寶比亞馬遜晚了八個年頭,但是淘寶的用戶量卻可以是亞馬遜的兩倍。

最過分的是拼多多,僅僅用了三年用戶量就趕上了亞馬遜。要知道亞馬遜很早就開始了全球擴張戰略,早已覆蓋了全球十幾個國家。拼多多上市的時候,老外們驚掉了下巴。

互聯網扁平化的優勢在中國發揮得淋漓盡致。羅胖在跨年演講中說,2017年春晚的流量打了淘寶一個措手不及,一點都不誇張,春晚把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到同一塊屏幕前面,試問世界上還有什麼節目能夠做到這樣的效果?!

但是一談到人均消費就蔫了,2015年,中國人均消費支出僅為2401美元,只有美國人均35525美元的十四分之一。而一個亞馬遜的營收大概相當於600個拼多多。如果中國人真的要達到美國的消費水準,按照目前的生產水平,整個地球都支撐不了多久。

所以,不少互聯網企業,講流量時一個比一個能忽悠,一旦談到變現全都偃旗息鼓。

四十年,有的地方跑得快,也有地方跑得慢。

在中國上過大學本科的人只有約5%,很多人以為中國大學生多,是因為大學生真的很多。按照14億人口來算,5%就是7000萬,7000萬足以超過全球大多數國家的人口。

我們看權健,都說權健太荒唐,但是事實上權健不僅養得起明星球隊,還能冠名高鐵。因為人口基數大,哪怕他們能忽悠0.01%的人,就足夠他們牟取暴利。

前幾天流傳過一個段子:「你爺爺喜歡權健火療,你奶奶穿足力健,你爸爸炒A股,你媽媽買P2P理財,你聽羅輯思維,你老婆看咪蒙。」很多人留言都說太真實了。

娃都不敢生,你拿什麼跟別人爭?

知識網紅們一直在講中產階級崛起了,其實不僅僅是中產階級,老年群體、小鎮青年……你能定義的所有圈層都在崛起。

事實上不是他們崛起了,而是整個社會正在快速對人群進行分類。以前能夠平等對話的人,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代溝。我們不互相理解,我們只認同自己群體的觀點。

到了後半場,你不用取悅所有人,只要你能圈住一部分人,就拿到了人口紅利時代的生意經。

當然佔了最大便宜的還是房地產。過去四十年,中國的城鎮人口增加了6.3億,這6.3億人要安家,還得從開發商手裡買房子。

而中國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44人,同比之下美國的人口密度為35人,還沒中國的零頭多。同樣是一塊地,中國開發商能賣的房子比老美多太多了。

所以拿中國的房地產和美國比較是不理智的,房子在一個人口密度如此之大的國家,天生就是稀缺資源。

「房價才是最好的避孕藥」這句話非常真實,因為在資源稀缺的狀況下,搶得到資源才算真正拿到了准生證。

不想生娃,是個人觀念的進步。養兒不一定防老,養人民幣才防老。

不敢生娃,則是優勝劣汰的結果。這個世界上資源永遠都是有限的,教育資源、糧食資源、住房資源,有些基因天生能夠拿到更多的資源從而流傳下去。

當然對於個人來說,永恆的課題是如何過好這一生,而不是考慮自己的基因到底行不行。

從不讓生到不想生,再到生不起,人口負增長就像暗夜裡的犀牛離我們越來越近。人口留給我們的最後一波紅利是養老產業,君不見多少地產和保險大佬跑步進場。

只是和養老產業並行的是沉重的養老負擔,不過永遠不要低估這塊大地的能量,我們能用紅薯和雜交水稻養活14億人,自然也能挺過老齡化這道難關。

未來我們面對的最大的威脅不是國際環境,不是通貨膨脹,也不是養老負擔,而是人變少了。人變少了,外貿、房地產、互聯網各類產業,將再也沒有草莽英雄入場的機會。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仍然站在紅利的尾巴上,80後還沒老去,00後剛剛長成。圈層分化帶來的機遇遠遠沒有走到盡頭。

趁著太陽還沒下山,不去造作一把,你又如何歡送這個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書Mr 的精彩文章:

心情不好?去這四個地方,會改變你的心態
莫文蔚的腿、楊麗萍的背、許晴的臀:永遠別小看一個自律的人

TAG:知書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