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馬克龍公開信蘊含的三個關鍵訊息

馬克龍公開信蘊含的三個關鍵訊息

新華社巴黎1月14日電 新聞分析:馬克龍公開信蘊含的三個關鍵訊息

新華社記者韓冰

法國總統馬克龍13日晚發布一封致法國全體民眾的公開信,拉開了將持續兩個月之久的法國全國大辯論的帷幕。在「黃馬甲」示威持續發酵、馬克龍改革受到重創的背景下,這一公開信蘊含的三個關鍵訊息值得關注。

關鍵訊息之一,提出全國大辯論的主要議題。2018年12月,馬克龍為平息「黃馬甲」示威者們的不滿,提議開展全國大辯論,以建立新的「國家契約」。在13日發布的公開信中,馬克龍針對當前法國人的關切,提出四方面議題:稅務和財政支出、公共機構改革、能源轉型以及公民身份和民主建設。

在四大議題框架下,馬克龍提出30多個更具體的問題。比如圍繞稅務問題,提出「如何讓我們的稅務更加公正和有效?你們認為哪些稅應該優先降低?」;圍繞公共機構改革,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怎樣能夠更好地解決那些最困難地區面臨的問題?現行的行政區劃體系是否過於複雜?」等等。

馬克龍還特彆強調,此次全國辯論沒有禁區,什麼議題都可以討論,他希望所有民眾,不分年齡和社會階層,都參與到辯論中來。

關鍵訊息之二,表達風格變得親切平和。馬克龍自2017年就任法國總統以來,表達風格一向具有直率、堅定的鮮明特點,他的直言無忌在法國多次引起爭議。這種表達風格的設計固然是為展現他的改革決心,但另一方面也給不少中下階層民眾留下「傲慢」「高高在上」的印象,引發民眾對他的不滿和質疑。

此次發布的公開信則言辭懇切,不僅提出了法國人最為關切的問題,更注意在闡釋道理時心平氣和,遣詞造句明暢易懂,對於失業等敏感的民生問題,選擇用比較委婉的方式表達。分析人士認為,這是馬克龍就任以來發表的親民風格最為濃厚的一次公開言論,體現出經歷了「黃馬甲」之痛的馬克龍在努力重塑自我,重挽法國民眾對改革的信任。

此外,馬克龍特地將此封公開信通過推特、臉書等社交媒體平台發表,也體現出他更加重視網路「輿論場」的力量,重視吸引那些活躍於網路上、遊離於傳統主流媒體之外的受眾。

關鍵訊息之三,設置行為底線、堅定改革決心。針對日前「黃馬甲」示威期間暴力行為屢屢發生的問題,馬克龍在公開信中表示,問題需要解決,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不接受對公務人員、政府機關、媒體記者的逼迫和侮辱。「如果所有人都互相侵犯,社會將會解體!」

馬克龍明確表示,一方面他不會取消已經採取的一些旨在鼓勵投資的措施,另一方面他將努力把人們的怒火轉化為解決方案。

馬克龍的公開信在法國引起廣泛關注。記者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看到,儘管不少網民依然表示不信任馬克龍,但支持和鼓勵馬克龍的聲音同樣為數眾多。公開信為馬克龍爭取支持的作用已經初顯。

當然,法國社會中下階層和精英階層的隔閡並非一封信就可以冰釋。正如法國民調公司法國輿論研究所負責人熱羅姆·富爾凱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指出的,「黃馬甲」運動反映出法國社會如今已經類似「千層餅」,高層的人不理解下層人的訴求,下層的人不信任高層的聲音。由此看來,要想打破階層隔閡、凝聚社會共識,馬克龍依然任重道遠。

標籤:馬克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中外政商精英熱議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新活力
全國總工會:工會送溫暖要避免形式主義走過場和一陣風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