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觀!印度公立醫院外每天八千人排隊候診,有人風餐露宿幾個月
在印度,居民排隊看病也可能造就「一道奇觀」:近日在新德里一家公立醫院外,每天約8000人在門口焦急排隊候診,他們中的大部分是來自印度各地的窮人,而一些人甚至在醫院門口風餐露宿長達數月之久……
公立醫院門口排隊候診的印度窮人
據yahoo近日消息,在印度新德里一家公立醫院外,每天一大早,來自印度各地約8000人在門診部外焦急地排隊候診。這些人大都是窮人,他們為了看病,不惜在醫院門口風餐露宿好幾個月,而來自偏遠農村的工人安薩里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10月,安薩里東拼西借了4萬盧比(約3800元人民幣),與妻子一起帶著三個月大的雙胞胎女兒,千里迢迢來到新德里為女兒治療眼睛。
安薩里一家擠在狹窄的帳篷里
一家人在公立醫院門口足足等了兩個多月,依然沒有治好女兒的眼疾。如今一家四口擠在醫院提供的一個狹窄帳篷里,依靠僅剩的5000盧比(約480元人民幣)艱難度日。
安薩里沮喪地說:「原以為首都的公立醫院會比鄉鎮醫院好些,但事實並非如此,每天我們抱著女兒跑到一個又一個醫生處,女兒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真不知道錢花光後,我們該怎麼辦。」
這家公立醫院在印度其他7個邦設有分院,但分院醫生醫術有限,導致數百萬窮苦病人被迫長途跋涉來到新德里治療重病,這才有了每天醫院門口成千上萬人排隊候診壯觀景象。
此外醫院考慮到前來看診窮苦病人太多,為他們提供容納100多人的臨時安置所,讓窮人在排隊期間有安身之所。
但帳篷有限,安置所每天人滿為患,而且大都是兩個重病患者擠在一張小床上,其餘人則因負擔不起來迴路費以及昂貴的房租,只能冒著嚴寒露宿大橋下、地鐵站等地方,甚至有的人一住就是好幾個月。相比這些人,安薩里一家還算幸運,他們至少還有帳篷住。
帶著癱瘓丈夫在立交橋下住了6個月的婦女
一名中年婦女沙利尼就帶著癱瘓丈夫在立交橋下住了6個月,夫妻倆幾乎把立交橋橋下當成了第二個家,鍋碗瓢盆、衣服等都搬了進去。
另外一名來自中央邦的母親無奈地表示:「我帶著患罕見血癌的女兒尼盧在安置所公路上附近流浪了兩個星期,一直要等醫院有床位才能為女兒治病。」
其實在印度,諸如此類的窮苦病人還有很多,他們終日在病痛與貧困中苦苦掙扎,並焦急地等待治療,卻不知等到何時是個頭……
患罕見血癌的三歲小女孩
雖然印度公立醫院面臨醫院數量少、設施陳舊、醫護人員也嚴重短缺的問題,但較之費用昂貴的私立醫院,窮人們只能被迫選擇公立醫院。為了治病,他們別說在公立醫院外排隊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他們也都必須苦苦等下去。
此前印度政府估計,印度普通家庭60%的收入用於醫療保健,而大多數窮人根本無法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再加上印度政府對醫療衛生投入嚴重不足,據2015年有關數據表明,印度醫療支出佔GDP的比例僅為4.7%,這無異於給窮人看病又增加了難度。
為更好解決像安薩里這樣的窮人看病難、看病貴的突出問題,印度總理莫迪在2018年9月正式發起一項號稱「全球最大規模」的政府醫保計劃,該項計劃又被稱之為「莫迪醫保」。
這一計劃將為印度約5億窮人提供免費醫保,尤其是在幫助窮人治療如癌症、心臟病等重大疾病上幫助極大,這對於像尼盧這種罕見血癌患者來說也可能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與此同時,隨著計劃的推進,印度二、三線城市也將建立起約2500家醫院和醫療機構,這樣既能為窮人省下一大筆路費,也能提供醫療救助,還能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可謂是一舉三得。
當時莫迪曾信誓旦旦地表示:「這項計劃將惠及印度1億個低收入家庭約5億貧困人口,這項計劃每年可以為他們提供50萬盧比(約4.7萬元人民幣)的醫保費用,用於治療重大疾病。」
公布計劃當天莫迪更是連發4條推特,稱「我們希望握緊窮人的手,與他們肩並肩追求健康」。
雖然當時這項計劃引來不小爭議,有人諷刺這是莫迪為2019年5月大選製造噱頭,想趁機拉攏人心。
露宿街頭等待看病的印度窮人
此外資金也是困擾計劃落實的最大難題,此前法新社報道稱「這一計劃預計每年將花費16億美元(約110億元人民幣),隨著需求的增加資金需求也會增加。」
即便莫迪政府能湊足資金,實現該醫保計劃,但他能否行之有效,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計劃實現之前,像新德里公立醫院外8000多人焦急地排隊候診的「奇觀」每天依舊會上演……
(老張的世界雜記編譯,僅獨家發布在騰訊平台,請勿轉載抄襲)


※蘇丹父母為8萬報酬親手將孩子「賣」到葉門,變身戰場娃娃僱傭兵
※特朗普不參加新年晚會,自稱「可憐的我獨留白宮處理政府停擺」
TAG:老張的世界雜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