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俄羅斯和美國都栽在它手上,這個中亞小國怎麼就這麼厲害?

俄羅斯和美國都栽在它手上,這個中亞小國怎麼就這麼厲害?

震驚世界的911恐怖事件,讓阿富汗聞名全球。而隨著美國對阿富汗發動戰爭,讓阿富汗越來越多得進入人們的視野中,而被全球關注,成為熱點新聞。

不過,美國並不想獲得如此關注,畢竟美國作為世界霸主,在這個小地方打了十多年的仗,最後撤兵退場,實在沒有顏面。

同樣的,30多年前,蘇聯也攻打過阿富汗,並推翻了當時的阿富汗政權。但這場戰爭持續了十多年,消耗了蘇聯大量資源,最終蘇聯狼狽退場。

或許大家會奇怪,全球兩大巨頭,為什麼都會栽在阿富汗這個中亞小國手中?雲石君為大家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說一下阿富汗的基本情況。

阿富汗位於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國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3000萬。其境內多山地,全國五分之四的面積為高原和山地,北部和西南部多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

阿富汗最大的興都庫什山脈自東北斜貫西南,是阿富汗與東亞和南亞的地緣分割線,伊朗高原從西向東,佔據了大部分阿拉伯的領土。

阿富汗的氣候是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較大,全年乾燥少雨。因此阿富汗的兩塊稀有平原,也都是沙漠,可開發程度非常低。

內部地緣條件糟糕,外部沒有任何出海口,四面又被高原、山脈、荒漠包圍,異常閉塞。加上與華夏、伊斯蘭、俄羅斯文明的核心區相距較遠,且地理上存在阻隔,因此阿富汗難以受到其他主要文明的輻射。內外部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使得阿富汗難以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雖然阿富汗的條件惡劣,但其在地緣格局上,卻有著特殊的意義。阿富汗身處東、中、西、南亞四大板塊的交匯地,誰要是佔據此地,就獲得了向周邊板塊拓展地緣影響的渠道,因此,阿富汗自古以來就被各大地緣勢力爭奪。

農耕時代,因為在地緣關係上相對緊密,這裡是伊斯蘭文明的範圍;近代之後,因為伊斯蘭文明的衰敗,英國與俄羅斯開始對阿富汗展進行爭奪。直到兩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退出,俄羅斯成為唯一一個對阿富汗施加影響的主要地緣勢力。

不過,因為遙遠的距離,以及阿富汗在地緣結構上的封閉特性,無論是伊斯蘭還是俄羅斯,它們對阿富汗的地緣影響都不強。

農耕時代,伊斯蘭將阿富汗納入自身範圍,但這種納入只體現在文化上。而政治上,以西亞為本部核心的伊斯蘭政權,只有在最強盛的時候,才有能力將阿富汗收入麾下。如果這個伊斯蘭政權呈現衰敗之相,阿富汗將是最早獨立的區域。

而近代之後,俄羅斯的形勢比農耕時代的伊斯蘭更加不利。俄羅斯的國土走向為東西走向,本部核心位於東歐, 而阿富汗位於中亞五國的南方,不僅相距遙遠,且地理環境閉塞,受到俄羅斯的地緣影響微乎其微。因此除非俄羅斯異常強大,否則極難將其完全掌控。

不過,七十年代的蘇聯,是俄羅斯文明最為強盛的時期。因此,才有了蘇聯進軍阿富汗,希望通過掌控阿富汗,改變西亞、南亞、東亞的地緣政治格局。不過,蘇聯雖然以強大的實力打敗了阿富汗政權,但在掌控阿富汗上卻遇到了相當的困難。

由於俄羅斯本部與阿富汗的地緣關係非常疏離,阿富汗很難接收到俄羅斯文明的輻射。加上阿富汗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因此在經濟上阿富汗與蘇聯的可融合程度並不高。這就造成了,俄羅斯不能通過經濟和文化的方式控制阿富汗。那麼,蘇聯最終能選擇的方式只有一條,那就是在政治和軍事上對阿富汗進行高壓統治。

但是,一味的在政治和軍事上對阿富汗進行高壓統治,而不是用經濟和文化的方式讓阿富汗對俄羅斯產生依賴和認同感。那麼,阿富汗民眾完全沒有理由放棄自己國家獨立自主的政治權力,而去聽從於身處遙遠東歐的莫斯科。自然,阿富汗民眾的反抗意識也得不到消除。阿富汗國土多以山地為主,阿富汗民眾可以利用複雜的山地與蘇聯進行周旋,削弱蘇聯的軍事優勢,這就加大了蘇聯掌握阿富汗的難度。

不過,只憑這兩點因素,是不可能難倒蘇聯的。再怎麼說,蘇聯也是穩坐全球第二把交椅的超級大國,而阿富汗與蘇聯之間的差距非常大,阿富汗沒有實力與蘇聯抗衡。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就算先天上有些許不足,蘇聯可以用時間換空間,最終摘取到勝利的果實。

但,世界上的強國並非只有一個蘇聯,而不希望阿富汗落入蘇聯囊中的國家大有人在,比如,美國和中國。

美國坐在世界第一這把交椅上,其實力之強悍自不必多說,雖然身處遙遠的東半球,不能進行直接干預,但能通過其他手段來影響戰局;中國雖然國力孱弱,但在地緣上有一定優勢——與中亞為鄰。

於是,美國為主,中國輔,援助阿富汗大量的武器和金錢,這些物質落入阿富汗土著勢力手中。同時部分伊斯蘭勢力也進入阿富汗,如,本拉登。

雖然,美國、中國和伊斯蘭對阿富汗的幫助非常有限,不足以幫助阿富汗擊敗蘇聯,但也可以作為一個砝碼,扭轉阿富汗的形勢。使蘇聯無法取勝,只能在戰場中不斷的消耗,最終因為實力耗盡而被迫退出。

蘇聯在阿富汗上的失利,證明了一個事實——阿富汗的特殊地緣條件,使任何一方勢力在其境內的影響都較為有限。這就決定了即使外來實力非常強大,但在與阿富汗本土勢力對抗中,也僅能保持一個微弱的優勢。即使外來勢力下了重金和血本,但只要有其他勢力對阿富汗進行些微的幫助,就能將外來入侵者拖入持續消耗戰的深淵中。

阿富汗身處各大地緣板塊的交匯處,各方勢力都盯著此處,要讓他們不插手,幾乎不可能。帝國墳場之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產生的。

不過,萬事不絕對,例外也是有的。

蘇聯被迫退場,而阿富汗由塔利班掌控。接著,本拉登以此建立基地組織,並發動911襲擊,一戰成名。不過,這也引發了美國的報復——美國攻打阿富汗。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的超級強國,實力強橫無人可擋。正是因為其超強的實力,才能使得中國、俄羅斯和伊斯蘭等周邊勢力不敢支援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最終,美國在沒有受到任何外力的干擾下經營俄羅斯。

但是,即使如此,美國在與阿富汗的戰爭中依舊相當困難,最終也是草草退場。

翻看這段過往,有幾個問題:美國攻打阿富汗僅是因為報複本拉登?打著反恐的旗號,美國想通過阿富汗戰爭得到什麼?美國為什麼最後只能草草退場?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將在下一節進行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46——阿富汗之第三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雙面特朗普——他究竟會拯救美國,還是毀滅它?
分裂一千五百年的義大利,為何在19世紀下半頁突然完成統一?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