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線程撕裂者奪冠!2018年硬體排行榜:GTX1060最受歡迎

線程撕裂者奪冠!2018年硬體排行榜:GTX1060最受歡迎

近日,魯大師公布了2018年電腦硬體排行榜,從全年測試數據中發掘了各類硬體的排行與佔比,來看看你的硬體有沒有上榜吧。

AMD的頂級桌面CPU,高達萬元的「線程撕裂者」Ryzen 2990WX憑藉32核64線程的怪獸級性能以46萬分登頂,超過了第二名的英特爾Core i9-7980 XE十五萬分,超出了整整三分之一。要知道在京東,i9-7980 XE甚至比Ryzen 2990WX還要貴1000元。

面對「牙膏廠」英特爾長出一口氣的AMD還有更強悍的CPU,但並沒有上榜。魯大師的解釋是,部分用戶量較小的高性能CPU例如分數高達37萬分的伺服器處理器AMD EPYC 7551,測試數據少於1000個不滿足消費級參考價值,於是從榜單剔除。

最受歡迎的處理器TOP10中AMD沒能繼續強勢,用戶最喜歡的還是英特爾的中端CPU,三代i5處理器瓜分了榜單五個名額。AMD僅有Ryzen 5 2600上榜,想要和英特爾在處理器市場分庭抗禮,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來到顯卡性能排行榜,老黃家的刀法越發精湛,NVIDIA推出的高端顯卡根據推出時間的先後和定價,性能一張比一張強,絕無性能跟售價倒掛的可能。

AMD在顯卡陣營的落後依然明顯,最新的旗艦顯卡Vega 64沒能跨過GTX1080的阻攔,離最強悍的RTX 2080 Ti的40萬分相距甚遠,26萬的成績也只能欺負下RTX 2070了,降到3000元價位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最為主流的顯卡依舊是GTX 1060 6GB,《絕地求生》的火熱帶動的這波換機潮又撞上了N卡挖礦的熱度,性能和價格處在最佳平衡點的GTX 1060 6GB成了市場的寵兒,火爆到上市兩年後甚至還能原價賣出

硬碟性能的提升可以說是穩步向前,首個採用96層3D TLC的東芝 XG6固態硬碟實現了讀取實現3180MB/s,寫入實現3000MB/s的優異成績,高居排行榜第一。不過這款產品距離大眾還太遙遠,普及這樣的性能尚需時日。

快閃記憶體廠事故後的那段日子,固態硬碟和內存的價格一度抬高到最低點的幾倍。好在現在已經回歸平常,新的技術也開始在消費級產品中普及,固態硬碟每GB售價持續下降,256GB的固態硬碟開始替代128GB成為裝機主流。

不過到廣大消費者的電腦上,硬碟的更換比起其他電腦配件有著更多的遲滯,500GB的機械硬碟依舊是用戶量最大的規格,120GB則是固態硬碟的主流

內存性能排行榜出現了奇妙現象:海盜船 DDR4 3600MHz性能甚至高過了主頻更高的芝奇 DDR4 4266MHz,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結果魯大師並未做解釋。

內存的更換上也有明顯的遲滯:單條4GB和8GB的內存依舊是用戶選擇的主流,DDR4也沒有完全替代掉DDR3內存。

內存品牌佔有率上,金士頓依舊佔據了近30%之多的份額,幾乎要超過第二名三星的整整一倍,品牌效應在內存購買中有著十分強大的力量。

從魯大師整理出的數據可以看出,在大眾消費者中,對於電腦性能的追求仍沒有止境,《絕地求生》等大型遊戲拉動的新一代電腦遊戲玩家為主的消費者,開始成為支撐中高端硬體的主流。

但在用戶開始追求滿足大型遊戲中高畫質表現,會選擇i5 8400、GTX 1060這類中端配置的同時,能意識到內存與硬碟同樣帶來性能瓶頸的人依舊是少數,仍會有人發現電腦反應變慢,卻找不到低速內存、硬碟這倆「罪魁禍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速報 的精彩文章:

谷歌Pixel 3 Lite XL跑分曝光:驍龍710確認!
自帶流量的小米 Play 新機,值得購買嗎?

TAG:互聯網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