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茶友留言:白茶之中,秋天的壽眉茶,沒有白毫嗎?

茶友留言:白茶之中,秋天的壽眉茶,沒有白毫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今早上買麵包時,遇上了件有趣的事情,童言無忌。

在等餐過程中,前面的小女孩在問媽媽,那個叔叔是不長頭髮嗎?」

清脆的童言,劃破了周圍的安靜,那位年輕的媽媽一時間十分尷尬羞赧。

看來養個娃,也並不容易呀,話說前面那位仁兄,仔細看還是有長頭髮的呀。

在現代社會,脫髮的問題,老中青三代人都十分關心,畢竟是頭等大事,十分緊要。

想到這,不禁想起前段時間的茶友留言,白茶中,秋天的壽眉茶,是沒有白毫嗎?

秋天的壽眉茶中,有沒有白毫?有,當然有!

白毫的分布之於白茶,就如同頭髮對於人體來說,會自然的生長脫落,但並不意味這秋天的壽眉就沒有白毫了呀。

纖纖的白毫,是白茶中的顯著外觀特徵,所有的白茶中都會有分布,只數量的多與寡會有不同。

白茶中看似不起眼的白毫,實際作用可不是,今兒就來「小題大做」一番,來聊聊這個白毫毛!

《2》

白毫是什麼?

白茶芽葉上的纖纖白毫毛,是白茶中顯著的外觀特性之一,來源於茶樹生長過程中的茶毫。

在不少的茶樹品種中,細嫩的芽葉上都會常有茶毫分布,白茶制茶常用的茶樹品種中,芽葉中茶毫茸毛分布較為密集。

在福鼎白茶中,茶青原料多采自福鼎大白茶樹和福鼎大毫茶樹,即「華茶一號」和「華茶二號」。

在這兩大類的茶樹品種中,大白茶樹的特點是茸毛特多,而大毫茶樹的特點是芽頭肥壯,茸毛密集。

白茶芽葉上的茶毫,是長絹絲的植物單細胞,在茶樹細嫩的芽葉中分布,使得白茶呈現芽頭白毫滿披,似雪如銀等特點。

在白茶的茶青原料中,茶毫分布量多,再加上白茶不揉捻、不炒青的簡樸制茶工藝,使得這些茶毫得以大量的保留,呈現在白茶的成品茶上。

白毫滿披的特點,在白毫銀針中呈現得淋漓盡致,肥壯飽滿的芽頭上,不留絲毫縫隙,全都布滿層層白毫。

這纖纖蓬鬆的白毫茸毛,摸上去手感蓬蓬的,像是給白毫銀針穿上了一件白色的貂皮大衣,讓白毫銀針這一白茶女王,頗具有貴氣的輕熟氣質。

隨著茶樹的生長,白茶的芽葉逐漸舒展成熟,白毫會相應逐漸的脫落。

等到秋茶季時採下來的壽眉,一芽三葉、一芽四葉的壽眉,帶著粗大的茶梗和厚實的葉片,白毫只在其細瘦的芽頭和寬碩的葉片背後,有著零星分布。

但,若是因數量少,就說秋壽眉中沒有白毫,那可是不對喲!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白毫茸毛,受之天然。

看似外表纖細柔弱的白毫茸毛,對於白茶茶樹來說,有什麼重要之處嗎?

難道真的如三千青絲一般,只為了裝點修飾之用?

這樣想,未免就太小瞧白毫了,纖纖的白毫,除了能增加白茶外觀的顏值,還是茶樹生長過程中,細嫩芽頭的忠實保鏢。

在茶樹的生長過程中,細嫩的芽葉在冒出生長的時候,就如同一個新生的寶寶,十分嬌弱。

這時候,若遇上強烈的日光灼射或是雨水的悶積,對於芽葉的生長發育來說,是極大的影響。

這是時候,茶樹芽葉上的白毫就能發揮起關鍵作用,為芽葉阻擋過於灼射的日光和及時疏散表面的雨水,呵護芽葉的生長。

與此同時,在白毫茸毛的基部,具有腺細胞,能分泌出天然的抗蟲物質,保護茶樹的嫩芽嫩葉。

茸毛是不少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得來的守護機制,在水靈靈的桃子上,絨絨的毫毛可以保衛其傳宗接代的勝利的果實,而白茶茶樹上的白毫,則可以守護新生代嫩芽嫩葉的生長。

《3》

白毫有什麼作用?

白茶芽葉上的白毫茸毛,除了能在茶樹生長過程中,發揮其守護者的角色外,還對白茶的品質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鮮爽甘醇的白茶之中,有一獨特的風味-毫香。毫香是什麼香氣?

白茶獨特的毫香,來源自然是其芽葉上分布細密的白毫。

白毫茸毛中,散發出來的獨特芳香氣味,就是白茶毫香的由來。

毫香是什麼樣的香氣體驗?若對此沒有細緻體驗的茶友,不妨聯想以下的場景:

1、走在颯颯江畔,飄來的乾燥蘆草、蘆花的清爽氣息;

2、煮玉米時,玉米須散發出來的氣味;

3、在乾燥的穀物中,飄散的植物清香。

除了獨特的毫香外,白毫茸毛還能為白茶的茶湯帶來更多清甜的滋味體驗,白毫之中,富含豐富的茶氨酸。

茶氨酸除了是極好的人體氨基酸補充來源外,還能為茶湯帶來清甜鮮潤的口感。

在白茶之中,白毫含量越高的茶,滋味越清爽清甜,喝一口茶湯,就如啃一口青瓜一般,鮮靈清甜,滋味十分鮮爽。

由此可見,這小小的白毫,作用可不少,茶友們在沖泡品味時,對白毫可要多加留心的,可不要將其白白浪費了。

在沖泡時,白茶芽葉中的白毫,會隨著熱水沖泡,部分脫落入湯水中,為茶湯增添鮮爽滋味。

在清淺的茶湯中,可要看到大量浮游的白毫,茶友們可不要將這纖細的白毫視作灰塵雜質一類的物質,用茶濾將其過濾掉,這樣一來,對茶味來說,是不少的損失。

《4》

白毫的多寡,是判斷白茶品質的方法之一。

白茶芽葉中的纖纖白毫茸毛,可以作為檢驗白茶品質的方法之一。

對於白茶來說,白毫分布量越多,越能證明其芽葉的鮮嫩,其茶青品級越高。

白茶之中,白毫數量越多,滋味越鮮爽清甜,品質越好。

在白茶中,若是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的芽葉中,白毫分布呈現疏疏落落的狀態,那是不正常的狀態。

對於梗粗葉大的壽眉茶來說,雖然白毫分布量較少,但由於生長期長,大量的果膠物、茶多糖等物質儲蓄在其粗大的茶梗中,為了帶來甘醇的茶味。

由此可見,對於白茶來說,用白毫分布量的多寡,判斷白茶品質,需要視情況而定。

對於芽葉細嫩的白毫銀針,白牡丹來說,若是白毫分布稀疏,就如同一個青年人飽受脫髮苦惱般,需要好好的找一找原因。

那麼,什麼樣的原因,會使得白毫大量脫落呢?

一、茶青品質原因

在茶樹生長過程中,沒有得到充足的滋養,白毫難以留存,分布量少。

對於出身好,長在高山茶園,得到充足雲霧滋養,土壤和溫度都極佳適合茶樹生長的環境下,茶青品質自然出落不俗,白毫分布又多又密。

二、制茶工藝原因

白茶茶青原料採下後,需要及時薄攤在水篩上晾曬,進行萎凋和乾燥。慢慢用心溫柔的制茶,將白茶的內質物最大程度的完好保留、

在制茶過程中,若是處理不當,都會使得白毫大量脫落,白茶內質物受損,造成白毫的品質下降。

在白茶之中,白毫的多寡,可以作為判斷白茶品質的方法之一。

尤其是對於芽葉細嫩,白毫密布的白毫銀針、白牡丹來說,更是如此。

《5》

白毫,在所有的白茶中,都具有分布,秋壽眉中,也不例外。

根據白茶芽葉採摘的不同標準,白毫的分布數量有著多與寡的不同。

草長一秋,茶作為草木,在自然老去的過程中,白毫會逐漸脫落。

對於先天底子好,後天保養得當的壽眉茶來說,芽葉中依舊能有少量白毫留存。

絨絨的白毫,對於白茶來說可是一塊寶。

在茶樹的生長過程中,能守衛嫩芽嫩葉的生長;

在茶香風味上,能為白茶帶來獨特鮮爽的毫香;

在茶湯滋味中,富含茶氨酸,令白茶喝起來分外清甜。

小小的白毫茸毛,細細說來,背後的故事並不少!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哪幾種情況之下,白茶會喝起來滋味寡淡?
識別做舊白茶,除了要做外觀黨,還要懂點內涵!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