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杜子美沽酒游春記》為王九思(明)撰,明崇禎刻本(與《中山狼院本》合刻)九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單邊。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王九思(1468—1551),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敬夫,號渼陂(měi bēi),又號紫閣山人,鄠縣(今陝西戶縣)人。弘治九年(1496)進士,由庶吉士授檢討,調吏部至郎中,以劉瑾黨被論致仕。長於詞曲,作品秀麗雄爽,名重一時。著有詩文集《渼陂集》、散曲集《碧山樂府》等。《明史》有傳。

該本為四折雜劇。雜劇為中國古代戲曲的一種重要形式。「雜劇」一名在唐代已經出現,但所指詳情已不可考。宋代雜劇泛指各種歌舞雜戲和滑稽表演。元雜劇是在宋雜劇、金院本和諸宮調等傳統戲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一般為每本四折,前面或中間有一段「楔子」,作為序幕或是劇情的過渡。一折即一幕,四折之間大多表現齣劇情起承轉合的變化。有些作者為表現複雜的內容,也會增加折數或本數。元雜劇的基本表現手段為唱段、賓白和科介,其中以唱段為核心。角色由旦或末演主角,全劇曲子都由主角一人演唱。由於元雜劇是雜劇的成熟時期,也是傳統戲曲成熟的標誌,而且留下了許多經典佳作,因此後人所說的雜劇,往往即指元雜劇及明清文人按照元雜劇形式而創作的戲曲的專名。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此書故事源於杜甫詩作《渼陂行》及《渼陂西南台》中的有關描述,敷演成杜甫沽酒游春故事。金院本有《杜甫游春》劇目,元代曲家范康亦有《曲江池杜甫游春》雜劇。本劇簡名《曲江春》,又名《沽酒游春》。首有正德十四年(1519)康海(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序。描寫了唐代詩人杜甫於安史之亂後,春遊曲江,因目睹宮殿蕭條的景象而追懷往昔,感慨時事,酒店中被鄙窮酸,又與富家子發生爭執,遂典當朝衫買酒。適逢好友岑參邀請共游渼陂,樂而忘憂,生髮歸隱之志。後來力辭入朝之詔,願「沽酒再游春,乘桴去過海」,遁世以終。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正德十四年 康海 序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本劇基於史實進行創作,劇中杜甫的說白多直引或化用杜詩,典雅蘊藉,體制上遵循元雜劇慣例,音律和諧平穩,連套精當得體,讀來有一氣呵成之感,被認為是王九思雜劇的代表作。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杜甫 像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吳梅 跋

此本鈐有「吳楳」印,末有吳梅跋,原為吳梅舊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歷代畫像精選
齊白石與《芥子園畫譜》之緣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