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劉洪彪:字古式新 文心藝質

劉洪彪:字古式新 文心藝質

歷來「書畫同源」,看我們的前輩如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李可染等等,往上來說,任何一個畫家都是書法家。當今書法家水平比前賢們低多了,古人的綜合素養如琴棋書畫等相當高,書畫家們都是大官,詩詞書畫只是他們的業餘愛好、餘事,隨便弄弄就很好,「涉筆成趣」。藝術最重要的是解決關鍵問題,學習理念、方法,所以我提出了八個字:「字古式新,文心藝質」。

字古

書法學習要儘可能的接近古人,要有追求方向、明確的思路和想法。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當中,分析古代的書法大家,他們的身世、地位、經歷,他們的藝術主張等等,分析之後就發現一個問題,只要在史上留名的書法大家,無不是具有很高的地位,很響亮的身份,很淵博的學問,很綜合的素養。比如,李斯是宰相,王羲之是右軍將軍,顏真卿統領過20萬人的軍隊,趙佶是皇帝,蘇東坡、董其昌、王鐸等是禮部尚書。單純寫幾個字,臨個帖,然後漂漂亮亮、對稱、點畫到位就成了書法家了?那是不可能的!

▍ 《萍鄉》180*97cm 2010作

所以,對歷史上的書家的認識,加上長期生活的磨鍊,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是想做一個真正的有點意義的書法家,除了書法之外,還要去關注、涉獵許多東西,才能使得你這個內心更充分,更豐富,才能使得你的創作有更多的辦法,你的筆下有多樣的景觀。

目前,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科技高速發展,變化日新月異,使得當代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思維方式和書寫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節奏極快,古代的「千里眼」、「順風耳」、「神出鬼沒」、「一日千里」等等傳說在今天都變為了現實。而古人天天讀書、作文,天天思考,內心極為安靜,從容不迫,娓娓道來,慢慢書寫。

▍ 《當謀要做聯》246*31cm*22016作

寫字要儘可能的接近古人,「古則雅」、「古則文」,要「與古為新」。臨摹古人必須「取法乎上」,追蹤溯源,往真、草、隸、篆行五體書法的高峰上去尋找。哪怕在歷代一座一座的書法高峰旁邊,壘積起一個土包,一個山頭,即便我們不能與前賢並駕齊驅,那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書法藝術的一個標誌,是我們對書法史的一個貢獻!

式新

古人書法以實用為主,隨意寫字,沒有任何裝飾、修飾,所以「涉筆成趣」!相比今人,古人不如我們現在的經濟發達、工具材料豐富、美術藝術意識理念新穎,我們應該把現在的優勢和古人的素養、理念,全部運用在書法創作、展呈上,所以,我提出了「當代書法尚式之說」。

▍ 《飛溫州驅車龍泉》136*68cm2014作

當代書法的尚「式」之風,這是我們這代人需要在這方面有所創造的一個方面。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將來讓後人看就是形式感強。。但是,所有的形式創新和發明,都應該建立在合情合理之上。有些作者沒有做到合情合理,盲目地搞形式。不擇手段,越花哨越變化越複雜越好,這都不對。這些人對色彩、材料,對古和新的關係缺乏很好的思考和研究。有些作品形式是不可以用的,或者是比較忌諱的。比如說書法作品,它本身就有字法、章法、墨法、筆法,印章蓋在什麼地方?蓋多大印?這屬於內部章法的構成,它本身就含有很多審美要素。你如果藝多,知識多,審美情趣高,美學理念先進,又不斷地更新,你的作品就會不斷地調整和完善,就能讓受眾不斷地接受它,認同它。

▍ 草書 簡訊二則 69cmx69cm 2012年作

還有,用什麼形式,用什麼材料,去裝裱、裝飾、裝置書法作品,就要對材料、色彩、形式構成等等有研究。再說一個展覽,不管是個展,還是綜合展,都會牽涉到很多東西,比如說總體策劃、宣傳、出版物、設計、對整個展覽的形象塑造等等。有時展覽要多次舉辦,第一次與第二次,再與之後的下一次,既要有內在的聯繫,又要有不同的形象塑造。所以,懂節奏,懂旋律,懂色彩,懂環境的營造,懂格局的建構,等等,就可以遊刃有餘。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左右你決策的對錯和方案的好壞。

▍ 《賀友人書法作品展》120*120cm 2016作

但是在當代,用毛筆寫字實用價值不大,主要是審美價值,書法已成為一個純粹的藝術品類。所以我們每個人拿毛筆寫字就是當作品去創作。它要掛在牆上,要掛在展廳里,要被收藏、被審美。古代書法和現代書法的性質都變了,功能都變了,所以現代書家必須講究形式,改變單一的古舊的形式。並不是說舊形式不好,但是它單一。如果整個展廳里二百、五百件作品都一個模式,那會很乏味!何況我們當代搞書法,又搞比賽,又搞評獎,競爭很激烈,如果作品樣式弄的都一樣,那麼評委面對幾萬件作品時,看都看煩了。坦率地說,古舊形式的書法作品在一定條件下是沒有競爭力的。於是,當代書家才想方設法把古人的那些不經意間的東西進行放大,並充分運用,合理的整合。所以仿古、做舊、拼貼、劃線、打格等各種手段都出現了,所以現在書法作品的形式就比較豐富。

▍ 自作詩《題梅花圖》246*100cm 2016作

不管你怎麼落款,怎麼變色,怎麼留空,都要合情合理,這是我的一個原則。不要不入情理,搞形式主義。我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看到過我寫的大幅草書,我經常在作品裡面用朱液落小款,在作品的某一個部位,把整個作品的正文、款文用朱液楷書全部寫出來。這是我的一種做法,當然現在已經很普及了。

文心

古代書畫家無一不是文人、士人:秦代李斯的「書同文」是一種書寫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體現,蘇東坡的詩詞、文章、書畫包括印章哪一樣都非常的好,歷史上有「蘇黃」、「蘇辛」、「唐宋八大家之一」等各種稱號,還有康里巎巎、董其昌、王鐸既是「禮部尚書」,又是大文豪、大書畫家,他們都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

▍ 《閱世讀人》自序 節選246*124cm 2016作

書法進入當代已經有了很大轉型,實用價值被嚴重削弱,成了一門純粹的藝術,這是跨時代的轉變。書法成為以審美藝術功能為第一功能的一個學科,一個異種,一門專業的藝術。但是中國書法的核心、本質沒有變,就是書法的文化、內涵。只有具備「文心」,飽讀詩書,儒雅書寫,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氣息,才會有一股「書卷氣」。學書法不能有「僥倖」心理。當代書家的錯別字、繁體字、捏文造詞、語意不通等現象非常嚴重。寫字就是「行文」,要合乎邏輯、合乎文法、合乎道理,自然的書寫。

▍ 草書 戴叔倫《題天柱山圖》73cmx109cm 2012年作

中國人的書法審美習慣是雙重審美,一是對筆墨技法、黑白構成的藝術審美,是書法本體的審美;二是對所書詩文的審美。中國歷史上,每一位書法家都是文人,每一位書法大家都不會熱衷於去抄寫別人的文章。他們抒發自己的情感,寫自己的詩文,發自己的言論。我們可以寫流傳下來經典詩文,但如果連文章都不會寫,沒有思想,沒有觀點,沒有字外之功,沒有字內之意,那還怎麼能稱得上是書法家呢?

藝質

藝質就是作為一個文人或書畫家,要想自己的作品進入美術館,呈現一些景象、一些場面、一些情緒、一些精神,讓世人看了以後有些感觸,就必須要有一些藝術的意識、藝術創作的能力,要關注書法以外的門類,藝術以外的各個學科,要學習各學科以外的自然世界,就是要「觀照世界」。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打開電視、瀏覽世界、翻閱典籍、涉獵百科、伏首書齋、思連古今、置身床榻,興來乾坤。

▍ 草書 簡訊二則 69cmx69cm 2012年作

創新,是每一個藝術家面臨的問題。沒有創新,沒有變化,就沒有藝術。變化和創新,是藝術的生命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每一位藝術家都需要在某一個方面或是多個方面有所創新,來建立自己的藝術語言,尋找自己的表達方式,塑造自己的藝術形象,這是必須的。現在,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在跟風,老師怎麼寫就怎麼寫,別人寫得好就跟著學,靠模仿別人的外形外貌過日子、討生活。只有百分之二的人,在極力地尋求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這些人是了不起的,這些人是推動中國書法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些人是要載入史冊的。創新,是每一個藝術家需要面對的,但創新並不是坐在屋子裡憑空琢磨一個藝術形象,然後去設計,去製作。創新要建立在紮實的基本功上,要建立在對書法藝術的深入認知上,而不是想當然的標新立異。

劉洪彪,字後夷,號逆阪齋主,1954年生於江西萍鄉,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草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院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研究員。首屆中國書協「德藝雙馨會員」,2006年度「中國書法家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2007年、2011年蟬聯中國書壇蘭亭雅集「蘭亭七子」稱號。自學書法40餘年,兼涉諸體,尤擅行草,作品參加國內外諸多高規格大展,並多次獲獎。作品被中南海、故宮博物院、毛主席紀念堂、中國美術館、軍事博物館等文博單位收藏。30餘次出任全國電視書法大賽和全國、全軍書法展覽評審委員。多次出任全軍美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委員。曾先後出訪日本、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進行文化藝術交流。

搜索公眾號「陝西省書法院」添加我們。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主編大人是誰 的精彩文章:

論「中國古代書法的筆法傳授譜系與觀念」
陳振濂:書法最高境界應該是「反慣性書寫」

TAG:主編大人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