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北故宮稱顏真卿《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符合程序」

台北故宮稱顏真卿《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符合程序」

【文/觀察者網 童黎】

顏真卿《祭侄文稿》日本展出前夕,台北故宮博物院就此專門發表聲明稱,這篇僅在島內展出3次的「天下第二行書」赴日展出「符合審議程序」。此前,這一國寶級文物出借日本消息在網路上引起了巨大爭議。

今天(15日)傍晚,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發布新聞稿稱,台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台北故宮書畫處劉芳如處長等當天下午出席了《祭侄文稿》相關展覽的開幕式。

圖自台北故宮博物院

聲明指出,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展期為1月16日至2月24日,計有展件177件,內容彙集日本多所公、私立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及私人收藏,台北故宮借出院藏2件、寄存2件,共4件文物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台北故宮出借給日本的顏真卿《祭侄文稿》16日就將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

圖自台北故宮博物院

這件文物距今已近1400年歷史,可謂「展一次傷一次」,敘述了國讎家恨和盛唐的毀滅,被專業人士稱為「顏真卿『復活』也寫不出的真跡」。有聲音認為出借文物屬於正常的文化交流,但因日本丟失借來文物的「前科」、台北故宮出借程序受質疑等問題,而引發了眾多爭議。

連台北故宮也在最新聲明中稱,此次借展「歷經幾番波折」,但博物院最終「信守承諾」將院藏珍貴文物借至東博展出。

該新聞稿寫道,相信所有觀眾都會與台北故宮團隊一樣,「以同樣珍惜的心情欣賞顏真卿這幅獨一無二的真情作品」;還期待通過這次館際合作交流,讓更多人認識浩瀚豐富的台北故宮珍寶,同時也誠摯歡迎所有喜愛文物的朋友們親臨台灣、尋訪台北故宮,領略更完整、珍奇的華夏文化。

此外,台北故宮方面還試圖說明此前備受質疑的《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程序問題。

該博物院上任院長陳其南13日卸任後,原副院長、現代理院長李靜慧宣稱,任何院藏文物外出展覽前,院內研究人員皆會謹慎評估文物狀態,且遵照「國寶及重要古物運出入處理辦法」第四條規定辦理:「『中央主管機關』應依第二條所定申請條件及前條所定應檢具文件辦理書面審查,並召集專家學者組成項目小組,就古物狀況是否適合出境進行實物審查後,報請『行政院』核准。」

台北故宮方面進一步解釋稱,2018年11月初台北故宮依上述規定發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審議。經「文資局」邀集四位專家來院召開借展文物出境審議會議後,審議結論為「古物狀況穩定,適合出境展覽」。

然後,台北故宮依此報請「行政院」核准借展,「其過程均符合專業審議與行政程序」。不過,隨即有網民要求公告審議專家及記錄。

該新聞稿同時稱,《祭侄文稿》曾於島內展出三次,分別是2001年、2008年及2011年底,每次展出不超過42天,以符合故宮限展品的展出期限,並強調最近一次展出與本次赴日展相隔7年。

台北故宮坦言,該博物院「典藏珍貴的華夏文化資產」備受世界矚目;而團隊「依據標準嚴謹的作業程序規範,進行國際間的館際文化交流,讓更多日本及國際參觀遊客深入認識書法藝術,也同時成就了博物館文明傳承與推廣教育的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台北故宮首次就《祭侄文稿》出借東京博物館一事作出說明,卻引發了新爭議。

據台灣《聯合報》去年11月報道,台北故宮當時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展出消息,不但出現推卸責任事件,還被島內網民質疑「對日本太大方」。

其社交媒體官方賬號負責人當時回應網民稱,「這是在三年前馮院長時期就談定的交流展」,隨即遭台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否認,斥責該負責人「胡扯」。

還有台灣網民質疑為何不見公開說明,就突然外借,強調台北故宮應要專業公開,「文物是大家的,不是執政者可以公器私用的」。

台北故宮社交媒體賬號對此回應稱去年7月已發新聞稿,但官網並無相關新聞稿。台北故宮又表示,此事他們正在查,會再進一步說明。

事實上,去年11月28日,該博物院才就此事專門發聲明稱,2015年12月由馮明珠前院長簽核同意出借,至2018年5月林正儀前院長雙方完成簽約。

《祭侄文稿》明日就將在日本展出,希望這件國寶能獲得妥善保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民進黨前主席促綠營反省:人民不支持意識形態
丁守中婉拒國民黨補助自掏96萬求驗票,台北市長選舉正式重計票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