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恐怖 > 《祭侄文稿》背後的故事

《祭侄文稿》背後的故事

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什麼作品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它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距今1261年

然而

此真跡卻被台北故宮博物院外借給日本

要知道,「紙壽千年絹五百」

每次一展出都是一次損傷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

關於《祭侄文稿》的背後故事

在書法界,有「天下三大行書」的說法,《祭侄文稿》位列第二,那麼第一是誰呢?

王羲之《蘭亭集序》。很可惜,已經失傳,有說被唐太宗帶進墓中了。

既然第一已經看不到了,那麼「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就變成我們目前能看到的第一了!

《祭侄文稿》,顧名思義,是一篇祭文,背後是一個長者對於晚輩的哀悼。

當時,顏真卿的堂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安史之亂叛軍。次年叛軍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顏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

敵軍勸降,顏杲卿不從,叛軍砍下了顏杲卿兒子顏季明的頭。

儘管如此,忠國忠軍、鐵骨錚錚的顏杲卿並未膽怯,破口大罵,誓死不降。

敵軍無奈把顏杲卿的舌頭割下來,文天祥正氣歌里所說到的「為顏常山舌」的典故由此而來。

一年以後,顏真卿收復常山,在廢墟之中發現了侄子顏季明的頭顱。面對著他的頭顱,顏真卿悲痛地寫下了這篇《祭侄文稿》。

從此在中國書法史上奠定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

書法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技法,而是感情。

比如你看這觸目驚心的一捺:

「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正期望(季明)能夠得到幸福和作個好官,誰想到逆賊(安祿山)乘機挑釁、起兵造反。

「爾父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我們看到了整篇文稿中用筆最重的兩個字「尓父」,尤其是「父」,最後一捺觸目驚心

我們可以感受到顏真卿與顏杲卿的兄弟情深,大概寫到這裡,想到他的哥哥,他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如果你對書法感興趣,一定要去看。

因為這輩子,你很可能只邂逅它這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異社區 的精彩文章:

旅遊古鎮現民國冤魂索命!
雪域途說:關於起屍之二事

TAG:靈異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