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家消極?你可能讀了假的《道德經》

道家消極?你可能讀了假的《道德經》

先普及一下小知識,什麼是道家?

道家一詞,最早見於《史記》,是司馬遷之父司馬談首創的一個新詞,出現在《史記 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這是關於「百家爭鳴」中的「某家」第一次出現完整的表述。

兩千多年來,人們往往把「老莊」、「道教」和「道家」混為一談。其實,「老莊」和「道家」並非一回事,「道家」和「道教」也並非一回事。

首先,道家是先秦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兩漢形成的民間宗教。

其次,道家主要從事的是學術與政治文化活動,追求的是對「道」的把握與運用;而道教主要從事的是宗教活動,追求的是修鍊與長生不老。

再次,道家分為老莊、黃老和楊朱三大流派。楊朱派因不容於世而最終湮滅,黃老派因漢武帝「獨尊儒術」而隱於民間,現在流傳的道家之說,大多為老莊派與道教。

說道家思想消極的,基本都是受老莊與道教影響,而對黃老了解不深,甚至對《道德經》都缺乏正解。因為不論是黃老還是老莊還是道教,《道德經》都是最重要的典籍之一,理解了它,才能正確理解道家與道教。

道家消極論通常有如下觀點:

1

道家消極無為

《道德經》多次提到「無為」的概念,但一直被這些人曲解成「不作為」,而完全忽略了「無為」的後半句:「無為而無不為」。假如無為就是不作為,又怎麼能無所不為呢?老子又怎麼還會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呢?

就像「曲則全,枉則直」一樣,「無為」則「無不為」。無為是一種更高效的為,更高明的為,更高級的為。

如何高效?老子推崇的是「不求而得」、「弗為而成」的自然而然,發自天性的興趣,故而可以全身心投入,而不是心懷目的,「頭懸樑,錐刺股」的一意強求。這二者之間,誰更高效?

如何高明?扁鵲有一個大哥,擅長「治未病」,別人病還未起就被他治好了,所以反而沒人知道他會治病,因此扁鵲名氣最大而他大哥醫術最高。他大哥是不作為嗎?當然不是。不過他的作為,都是作為在事物還沒有發展壯大的時候,甚至連徵兆都還沒有產生的時候,這就是高明。

如何高級?任何人的能力都有局限,不可能做到無所不為。但只要不輕易動用自身的力量,不事事親力親為,就不會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就可以做任何事——「無為而無不為」。懂得用人之力,用天之力,這就是高級。

2

道家處後不爭

有人說道家「不敢為天下先」,是缺乏上進心,思想太過保守;又說道家處後不爭,是消極逃避的表現,是拒絕進步的行為,因為根據進化論,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道德經》說「不敢為天下先」,原意是指不敢站在天下人的前面號令天下,不敢用個人意志去替代天下人的想法。不過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敢為天下先」,卻是指敢於嘗試,敢於挑戰,敢於出頭。意義雖已發生改變,但這種行為仍然是道家所忌諱的。

對於一件完全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的事情,無所畏懼而挺身犯險,這就是「敢」。這種連自己的生命都輕視的人,是不折不扣的賭徒和危險分子,是《道德經》所說的「不知常,妄作凶」。面對一條未知的路,正確的做法當然是看明了再走,而不是傻乎乎地直接上,拿人命去填。輕易拿經驗去換「智慧」,拿行動去得「教訓」,這種「敢」的行為,道家從來都是拒絕的。

至於「處後」、「不爭」,《道德經》也同樣還有下半句:「後其身而身先」,「不爭而善勝」,「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忽略了整體概念去斷章取義,這就是《道德經》為何難以理解的原因了。

另外,國人熱捧「進化論」、「弱肉強食」的心態,也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因為在過於的一百年,我們才是弱肉,才是被「食」的那一方。西方國家強勢侵略弱小得到好處,為了給自己的野蠻行為尋找註腳而提出「叢林法則」,這不足為怪。怪的是明明是個弱者,反而還要維護叢林法則,還要說這才是文明才是科學,卻不知弱小者就該被侵犯,這是哪國的文明?這分明是原始。

道家的楊朱派,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個人權利不容侵犯」的概念,既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老子認為只有這樣「不爭」的人,別人才無法與他相爭,而那些喜歡侵犯他人的人,必不能得志於天下。正是因為這種超前的獨立意識被歷代統治者所不容,楊朱之學才會盛極一時而又最終絕跡。

3

道家不仁不義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初讀可能讓人情感上很難接受,我怎麼就成芻狗了呢?聖人不是應該愛人,應該行仁義於天下嗎?那麼同樣還有下半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地,是不會特別親近誰的,它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聖人也是如此對待百姓。聽起來好像聖人過於冷漠了,沒有愛心,但恰恰就是因為他沒有那個愛心,才能成為聖人。因為「至公」,故而「能容」。

想像一下,如果你去縣太爺那裡打官司,結果去了才發現和你打官司的那個人,他是縣太爺的小舅子,這時候你是什麼感受?如果聖人對一部分人懷有愛心,那麼就會造成整體的不公平,這樣的人,又如何能稱為聖人呢?如果聖人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愛,那麼這種一視同仁和「不仁」又有什麼不同呢?

所以道家反對行仁義之政,反對儒家的親親尊尊。仁義推廣開來,只會造成互相爭鬥;孝慈推廣開來,只會造成六親失和。因為任何人,他的仁義都不可能面向所有人,最終必然會有偏向,有偏袒,有偏幫,那麼爭鬥就不可避免了。孝慈也是一樣,不可能在六親之間做到公平公正,最終必然會相互失和。因此「絕仁棄義,民復孝慈」,這是道家所認可的。

4

道家愚民而治

說道家提倡愚民,這個帽子得接著,因為《道德經》明文提出:「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不過理解《道德經》的人都應該清楚,《道德經》中的「智」為貶義,而「愚」卻含有褒義,所以才會「大智若愚」。

其實我們對比一下發達國家就知道了,中國人到了國外,常常感嘆老外真傻,缺乏靈巧和聰明,該鑽的空子不鑽,能用的漏洞不用。相較而言,老外就是我們眼中的「愚民」了,那麼是愚民的社會有道,還是聰明人的社會有道?

所以老子說:「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善於運用道來治理天下的人,不會去教民眾變得聰明,而是讓民眾保持原有的淳樸和真實,這才是國家之福啊。

5

道家反社會

有人說道家是反對社會進步的,是要一心回到原始社會,要「結繩記事」,要「拋棄工具」,要「與鳥獸居」。這種誤解主要來自《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針對這一章,其實韓非子說得很清楚:「戰車軍馬不在遙遠的道路上勞累拖垮,戰旗不在遼闊的沼澤里亂舞,百姓不會喪命於敵寇,英雄猛士不會短命於戰旗之下;豪俊傑士不會在青史上留名,不會在青銅器上記錄功勞,記載大事的史冊也是空的。」

結繩記事」,是因為無事可記;「不用工具」,是因為沒有戰事;「不乘舟輿」,是因為社會安定。一個安定的社會,大家是安居樂業的。而「與鳥獸居」,這不正是我們一直在追求卻達不到的目標嗎?出門見山水,抬頭見鳥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道家從來都不是隱士文化,而是積極應世。秦秋戰國時,黃老道家曾大放異彩,「黃老獨盛,壓倒百家」。而漢初的「文景之治」,便是黃老道家的一次成功實踐。即使被後人認為是隱士的莊子,也曾為漆園吏,給我們留下了《莊子》這樣的寶貴財富,說出「薪盡火傳」這樣充滿生機的話語。

莊子不出仕,只是因為他認為相對做官來說,治身更加重要。拿再尊貴的待遇來換我一條命,我也不幹。這其實是對生命的重視與尊敬,符合老子所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而緊隨其後的,便是「修之於家」、「修之於鄉」、「修之於國」、「修之於天下」,胸懷天下蒼生,又何來的消極呢?即便是道教,也有丘處機「一言止殺」拯救萬千百姓,有眾道士下山抗日保衛家園,為家國灑一腔熱血,又何曾冷眼旁觀?

《道德經》流傳兩千多年,其中肯定有被後人篡改的地方,有些是傳抄失誤,有些則是惡意篡改。思想之爭,學術之爭,那是手段齊出,怎樣做都不為過的。一些隻言片語的修改,就能完全改變語義。所以我們讀《道德經》,一定要了解其主旨,才不容易被細枝末節帶偏。學者當慎之又慎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從《道德經》中掌握思維法:第一章上
道家絕情?其實他們只是在修真

TAG:道家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