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西方如何詆毀蘇聯?這部電影不簡單,資深軍迷一眼識破

西方如何詆毀蘇聯?這部電影不簡單,資深軍迷一眼識破

作為一部敘述二戰期間東線戰場上的狙擊手對決故事的經典戰爭電影,自上映至今,《兵臨城下》以其優秀的質量贏得了全世界觀眾的好評——然而,在人們大多滿足於影片大場面的戰爭表現,細膩的情感描寫,以及緊張刺激的狙擊對決的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對影片中的許多情節表示了異議。

眾所周知,關於《兵臨城下》這部電影最著名,也是爭議最大的情節,就是影片中蘇聯軍隊在衝鋒的過程中由督戰隊機槍掃射後退者逼迫士兵向前沖的橋段。儘管影片中這一情節演的有模有樣,但根據考據黨們的研究,蘇聯從未在軍隊中設立過這樣的「督戰隊」。蘇聯也從未用機槍這樣大片大片的掃射「逃兵」。

諷刺的是,這樣的場景,僅在一戰中慘烈的西線塹壕戰戰場上出現過,而用督戰隊機槍掃射大群逃兵的正是影片導演出身的法國。許多人吐槽,對戰爭的認識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的法國人根本不能理解蘇聯紅軍保家衛國的意志,於是強行安排了一個督戰隊增添「合理性」。然而,影片的更多細節表明,這樣的安排或許並非無意為之。

《兵臨城下》帶給世界觀眾對蘇聯衛國戰爭的錯誤認知,遠非僅僅是一個督戰隊——在電影中,參與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蘇軍部隊極度缺乏槍支武器,甚至出現了衝鋒時兩人拿一把槍的荒唐場面。然而,歷史上的蘇軍不僅從未出現過此種連前線部隊的武器都配不齊的情況,而且還有著相當多的自動武器,許多時候步兵火力甚至優於德軍。

在電影中,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前,許多當地市民想要離開城市,卻被蘇聯軍隊阻止。可真實的歷史卻是斯大林格勒市民踴躍支援紅軍作戰,大多青壯年都留下參加了游擊隊,只有老弱婦孺在紅軍內河艦隊的幫助下離開了城市。

影片中還有更多對蘇聯軍隊的錯誤印象——譬如在巷戰中蘇軍士兵居然以密集隊形對著防守嚴密的德軍陣地強行進行衝鋒,又或是對蘇軍政委帶頭衝鋒的傳統沒有絲毫體現。如果說《兵臨城下》真的是一部嚴謹反映歷史的影視作品,那麼這樣的疏忽顯然是非常過分的。影片中對蘇聯的「為黑而黑」如今已經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反感。

有人曾經這樣諷刺《兵臨城下》這部電影:如果你想了解真實的衛國戰爭,那就不應該看這麼一部美國人投資、法國人導演、英國演員表演的「沒有俄羅斯人的俄羅斯電影」。的確,時至今日,西方在對於蘇聯形象的宣傳刻畫中,仍然是無時無刻不忘故意抹黑蘇聯,引起人們對蘇聯的反感,許多情節已經完全違背了歷史。

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欣賞其優秀的藝術表現,更應該對於其中潛移默化的精神影響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切勿完全相信電影中的情節,將電影情節等同於歷史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人之傢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俄軍再出手,印度成重點攻關對象!普京拼了,竟然什麼裝備都答應
抗日時期中國軍人條件有多艱苦?這幾張照片讓無數國人心酸

TAG:軍人之傢俱樂部 |